顺风文档网 >方案大全

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

一个有创新的教案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编写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顺风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

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从作战的全局着想,而牺牲“小我”的精神。

3.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炮手与将军间的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

1.什么是炮手?看插图,图中的哪一位是炮手?

2.质疑: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3、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找出文中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词句,理解、体会炮手心情的变化,学习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牺牲自己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独立识字学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测。

(1)认读词语。

攻击服从瞄准低沉原谅瞭望财产苍白煞白惨白滚下汗珠流下热泪农舍喝彩打颤

相机指导认识多音字:舍 喝 颤

(2)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课文讲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法国。

故事发生法国巴黎郊外一个村庄。

相机出示资料:地图,理解“侵入”

小结:德国军队侵入法国巴黎郊外,法国人民为了不让自己的国土被侵略,奋起反抗。这是一场正义的,保卫家园的自卫战争。

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三、合作读议,解决疑惑。

1.明明知道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开炮?

师创设情境:出示图片同学们,这间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满的家啊,他从小在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让他亲自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内心怎么能平静下来呢?我想,他肯定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

2.合作读议:炮手明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房子开炮?

(提示:①找出课文中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②想一想各种神情变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③读一读,体会炮手心情的变化。)

细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表现炮手脸色变化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3、汇报交流

(1)生交流找出的词句。

(2)指导点拨

①炮手脸色为什么是苍白的?煞白的?惨白的?

②什么原因造成脸色发生这样的变化?

③结合将军和炮手的对话:当将军用望远镜瞭望河对岸的小村时,当将军特指那间红瓦白墙的房子时,当将军命令炮手向房子开炮时,炮手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④指导朗读,炮手矛盾、痛苦的心情。

⑤炮手也是一个普通人,他的内心矛盾着,痛苦着,寒风中

出示课件:这时,裹着大衣的军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他服从了命令,仔细瞄准目标,开了一炮。

学习对比写法:炮手和将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滚落的汗珠更加突出了什么?

这是一种对比的写法,寒风中的不同表现,更加突出了炮手内心的矛盾。

⑥随着一声炮响,炮手的房子消失在浓浓的硝烟中。

出示课件:将军连声喝彩,回头微笑着看看炮手。

可是,他吃了一惊:炮手的脸颊上流下了两行热泪。

读这两段话,你能发现什么?

仿写练习:你能用这种方法说两句话吗?

出示课件:

面亲自炸毁自己的家园,我会犹豫不决,可炮手却()。

战争胜利了,战友们都(),而炮手却()

(3)小结,感情朗读。

是呀,炮手,一个普通的士兵,这间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满的家啊,从小在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要他亲自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内心怎么能平静下来呢?他的神情告诉我们,他也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他的回答又是清晰果断的,他的动作又告诉了我们他知道一名军人的职责,他把对祖国、对家园的爱、对敌人的仇恨化为行动:他仔细瞄准目标。开了一炮。

分角色朗读课文2-10自然段,再次体会士兵的心情。

四、总结升华,读写迁移

1、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炮手?

(以国家利益为重、忠于职守的战士;牺牲小家保卫国家的战士)这就是奉献精神。

2、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人你还知道哪些?把这些名言送给我们心中敬仰、爱戴的他们。

3、读写迁移:将军会说什么?你想对炮手,对将军,对这些英雄,或者对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说些什么呢?写一写吧。

4、积累关于奉献的名??

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9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握特点,用好、用活资料袋,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注重整合,让资料袋“物尽其用”

本册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整合”的课程理念,资料袋不是“单纯的资料”,而是课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研读教材之后,分析每一个资料袋的作用,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就能引导学生用好资料袋,使其“物尽其用”。

?案例】 《奇怪的大石头》一文之后的资料袋为学生提供了李四光经过长期研究,为祖国摘去“贫油国”帽子的资料。学生通过这个资料,反过来再读课文,就能够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时候善观察、爱提问是分不开的。《我不能失信》之后提供有关宋庆龄简介,《孔子拜师》之后提供的关于孔子的介绍,都属于类似的安排。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料,可以课前预习,为学习课文做铺垫;也可课后延伸,让孩子感悟伟人的成功与儿时的因果关系,增强自身的学习动力,觉得自己“也可以那样”。

整合的课程观,还要求学生将资料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丰富语言积累,从而“一物多用”。

二、鼓励创新,让孩子成为资料袋的.主人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利用资料袋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可以这么用”“也可以那样用”,还要引导思考“怎样用最好”。在本册的九个资料袋中,由于资料内容的差异,使用时方法应该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案例】 《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课后的资料袋,为孩子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场景,生动的画面可以丰富他们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幸福体验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同胞在做什么,也可简要涉及,让想知道的同学课前查阅其他资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动听的葫芦萧,傣族姑娘挑起可爱的竹篓等等。只要孩子们感兴趣,也可结合课文进行“我想和(什么族)的小朋友(做什么)”的说话训练,激发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孩子说说“我还知道……”。

在引导孩子学习使用资料袋的过程中,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有意鼓励创新并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把资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养习惯,让资料袋不断充实

培养学生使用资料袋的良好习惯是很重要的,对于用得好的同学一定要适时表扬,树立榜样,力争让收集资料、合理使用资料袋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教材上提供的资料袋其实不多,这为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资料袋提供了空间。

?案例】 《赵州桥》一文课后并没有提供资料袋,但是如果学生养成了积累资料的习惯,加上教师的引导,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地通过课外书、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祖国灿烂悠久的“桥文化”,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这种学习的过程也是对孩子们自身资料袋的补充。如果孩子们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速度加快了,丰富资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数课文学习之前或之后自觉主动地进行。至于本身就有资料袋的课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鼓励通过查阅课外书或网络等形式,进一步丰富资料袋的内容,只是教师关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识本身,而是应关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和资料的使用。

建议老师们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资料积累专用本,课外资料、妙词佳句都可纳人。教师对孩子自身资料袋的关注,就会激励孩子收集整理资料的热情,长此以往,孩子的语文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尊重差异,让资料袋焕发个性光彩

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对于资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异,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师应多做“正面引导”,树立榜样,而尽量不要“强行要求”,打击弱势。如果收集整理资料、运用资料袋变成教师强制要求的行为,就使得原本很快乐的学习过程变得索然无味,令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费力低效。

?案例】 《给予树》课后关于圣诞节的资料,《“东方之珠”》课后关于香港的资料,孩子们一定都非常感兴趣,但这些资料比较少,许多孩子或许已经知道,于是“想知道”,这时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孩子查阅资料,然后共同交流。对于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也可让他们尽力而为,告诉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在与同学资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励学生自身资料袋在内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应尽可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条件允许的话,那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资料袋就可以成为一个缤纷的展台,让孩子们在展示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体验成功。

拿到新教材,我们需要统揽全局,把握教材的特点,把资料袋这一种新的形式放到整个语文课程资料中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在资料袋的使用上灵活自如,不致顾此失彼。

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3

语文园地??

知识目标:

1、完成习作。

2、准确区别区别的不同读音。

3、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情感目标:熟练背诵古诗。能力目标: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趣与大家分享。

2、生分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评议

(1)看学生他们的课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内容充实)(2)选拔优秀,颁发小奖品。(3)生谈交流后自己的打算。

二、习作指导

1、导入。

2、生选择写作题材

游戏娱乐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课余辅导训练: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 个人爱好:小收集、小饲养、小种植、小演奏家…… 家务劳动家庭帮手: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3、写法指导:

这篇文章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

4、生拟定提纲、评议。

5、生起草。

6、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7、生各自修改。

8、誊写文章。

三、日积月累

1、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横着诚。

3、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齐读巩固。

四、读读认认

1、生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意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的共同之处。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

五、读读背背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六、展示台

1、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

2、了解展示准备。

3、举行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优秀展示组。

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认识“饶”等11个生字。会写“富”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一张中国地图。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彩色挂图。

3.小黑板三块,或投影片四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你就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生字新词。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深蓝懒洋洋披甲划来划去威武拣贝壳形状渔业工人肥料祖祖辈辈富饶岛屿山崖栖息鸟粪

a.指名读,注意正音。

b.开火车练读,齐读。

c.重点指导难认难写的字:懒威武拣辈

d.学生练写生字。

3.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a.从地图上指出西沙群岛的具体位置。

b.根据学生的回答,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三、朗读感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2.小组交流。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小组同学听,相互评价。

3.全班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原因。

4.重点感悟。

a.出示句式。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b.朗读体验。这两段话写了什么,你觉得写得怎么样

c.仿照句式写话。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四、课后拓展。

1.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

2.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3.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

①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如:

?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

②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二、积累语言。

1.学生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听写刚才抄写的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

3.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三、拓展延伸。

学生把自己心中的西沙群岛用绚丽的色彩描绘出来,办一期《可爱的西沙群岛》画展。

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5

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合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难点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

一、提出问题 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初读感知 学习生字

1、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合作学习

(1)我来考考你:一人指生字,一人读出读音。

(2)运用各种方法交流识字。

(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课件出示)

(1)指名抽读生字。

(2)请小老师领读词语,其余同学跟读。

(3)开火车读词语:

玩耍 使劲 绒毛 假装 这些 朝向

钓鱼 观察 花瓣 合拢 手掌 有趣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盛??

注意:“假、朝”是多音字,分别给多音字组词。

(4)分节读课文 随机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 寻草地之趣

(1)解疑: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2)师: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美丽、可爱、有趣、好玩、快乐、神奇……)

(3)课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称赞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的呢?请找出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5、学生质疑

归纳: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呢?

从哪里可以看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

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在我的眼睛里却是那么可爱的、有趣的?

师: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解决,接下来,我们先来写几个生字。

四、书写生字

1、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耍、绒、瓣、掌”

“耍”上半部分是“而”不要写成“西”;“绒”的右半部分是“戎”不要写成“成”。“假”“察”关键笔画提醒。

2、学生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合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给我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3、初步体会、学习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体会。

一、读题引入 揭示目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请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2、今天,我们不但要读懂这篇课文,还要初步学会读自己的书,读出自己的.体会。要想学会读自己的书,首先得掌握一种本领——读文字,想画面。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轻声再读几遍课题,看看在你的头脑中会闪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3、引导学生读出自己不同的体会。

师:只要你展开想象,就能读出自己的味道,读出你自己的书!

二、熟读深思,品草地之趣

(一)学习课文二自然段。

1、自读感受:

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呢?(请你展开想象,有滋有味地读读)

2、熟读精思:

那咱们把这有趣的情景演出来怎么样?

(1)分角色,自读自悟

谁来演哥哥,请读课文的这些句子,试一试怎样读才能骗得过弟弟;没举手的同学起立,请你们自己读读描写弟弟的句子看看怎样读才能骗得过哥哥。

(2)引导读,入情入境

①指导朗读:你是怎么“骗”住“哥哥(弟弟)的”请你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课件出示:“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联系上下文理解“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词句。

将自己独特的体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不同的表情、语气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或轻、或重、或急、或慢)。

②合作朗读:

全班起立,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的时候请想象当时的情景,加上自己的表情、动作。

③从同学们兴奋的笑脸中我理解了这句话,一起读读吧!

(课件出示“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板书:带来快乐

(二)学习课文三自然段。

1、看,(出示课件:配音朗诵“有一天……这是为什么呢?”同时出现画面草地颜色随课文内容变化)

2、探究合作:

(1)默读课文思考“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2)请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讨论时请注意三点:

①选择一种方式可以画图、做动作……把自己的想法讲得更明白。

②仔细听别人说,看看能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③还有什么不明白请和大伙再讨论、讨论。

(3)汇报: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谁来说一说,注意听,没明白的地方再向他提出。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三、多元解读 悟作者之情

1、初读欣赏,整体感知

让我们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怎样的感情呢?(喜爱、喜欢、爱……)

2、潜心品评、多元解读

你认为那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爱,就请你好好地读一读。

①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a.老师将这两句话改了改。听我读读这两组句子你认为哪一组更能表达“我们”对这片草地的爱?

(课件出示:a、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b、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b.再读读第一组。作者对这片草地的爱是深还是浅?是浓还是淡你体会到了吗?

c.是呀,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它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谁再来读读。

②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a.请同学边读边体会,作者只是把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对待吗?(当作人来爱)

b.自己再读读,你能体会到“我”把蒲公英当作什么人来爱呢?读懂了吗?(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朋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的伙伴、当作自己的姐妹、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人、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c.是呀!作者那里是把它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爱呀!他分明是把这金色的草地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爱!把这份爱好好地读出来吧!(指名读)

3、动笔修改,创意阅读

a.读读这句话“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如果让你改一改(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 )你会怎样改?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人、我们的伙伴、我们的姐妹、我们最要好的伙伴……)

b.谁来读读自己修改的句子,比较比较你更喜欢那一句,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 升华感悟

学到这,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在我的眼睛里却是那么可爱的、有趣的?”仅仅是因为草地给我和弟弟带来了快乐吗?(板书:爱)

是呀!正是因为我对草地这片爱,才能让我感受到草地给我带来的快乐,正因为这些快乐使我更爱这片草地。就让我们再读读自己修改的这一段,再次感受人与自然间和谐的爱吧!

五、板书:

我 们 (爱)——(带来快乐)金色的草地

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6

[情景描述]

教材是个例子,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会学.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会学习课文的方法,再让学生学会自学课文第三段,体现语文教学中的收放结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

教学实录]

一,复习.听写词语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请一名同学上台听写,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写.

设计 横跨 坚固 创举 图案

师:问:你认为哪个字最好写错,请提醒大家.

生:我认为"举"下面容易多一横,它的下面是两横,要注意.

二,学习课文,品读感悟

1,自读汇报.

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赵州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众生:(自由读课文)

汇报:

生a,我知道赵州桥很雄伟,很美观.

生b,我知道赵州桥是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生c,我知道赵州桥距现在有1300多年了.

生d,我知道赵州桥很坚固.

生e,我知道赵州桥是在河北省赵县.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收获真多!赵州桥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生:赵州桥很雄伟.

生:赵州桥很美观.

生:赵州桥非常坚固.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一下子把课文的重点都找出来了.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雄伟,坚固,美观)

2,学习课文第二段,体会雄伟,坚固

师: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雄伟

找出课文中有"雄伟"的句子 画下来.

生:赵州桥非常雄伟.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个句子在这一段中有什么作用

生:这是一个中心句.

师:说得很好.在习作时,我们也要学会在句首使用中心句,围绕中心句来写作.

再看看哪个句子的描写最能体现赵州桥的雄伟 用波浪线画出来.

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师: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赵州桥雄伟的 (由词到段再到句到词的训练)

生:五十多米,九米多宽

师:通过这些数字我们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这种写法叫列数字.(在一旁板书:列数字)

谁想来读读这个句子,让我们感受一下赵州桥的雄伟

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师: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在读的时候是怎样在读的,才让我们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

生:他在读的时候把数字读得比较重.

师:对!把数字读重一点儿,更能体现赵州桥的雄伟.

师:在1300多年能建造这么雄伟的桥,实在值得我们赞叹.来,带着我们的赞美之情齐读这句话.

众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出示课件)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看一看真正的赵州桥.看图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桥长 米,有 宽.中间行 ,两旁 .

师:哪个同学来回答上面的填空

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师:都记住了吗

众生:记住了.

师:齐读一遍,再次感受赵州桥的雄伟.

3,体会坚固

师:赵州桥坚固的这一特点,课文中没有直接写,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生: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答得很好!赵州桥的坚固是因为它的设计不一般.默读课文看屏幕填空,在书上用——画出答案.体会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师:(出示课件)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 砌成,下面没有 ,只有一个 ,大桥洞顶上的 两边,还各有 拱形的小桥洞.

生: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显示答案)

师:这位同学填得很正确,现在我们齐读这段话,掌握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众生:(齐读)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是怎样设计的

生:赵州桥是用石头砌成的,中间一个大桥洞(手势),两边还各有一个拱形的小桥洞(手势).

师:真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描述得真好!掌声鼓励!

众生:(鼓掌)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设计的.

师:哪位同学能把赵州桥画下来.

生:(上台画赵州桥)

师:其他同学在下面画.

师:大家看,你觉得这位同学的赵州桥画得怎样 请你给他提提建议.

生:他画的大桥洞不够拱.

生:他画的小桥洞不够上.

师:同学们,在美术课上一定要好好学习画画,学好各种本领才好.哪位小设计师能上去把他的赵州桥修改一下

生:(上台修改)

师:现在的赵州桥能够和书上的媲美了.

师:赵州桥从建造现在有1300多年了,它经历了风风雨雨,依然那么完好,确实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坚固.现在大家给"坚固"找一个近义词.

生:结实

师:还有吗

生:牢固

师:大家想想,在建造赵州桥以前,有没有人设计这么雄伟坚固的桥

众生:没有.

师:所以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

众生:创举.

师:结合课文说说什么是创举

生:第一个创造出来,

生:原来没有的,现有创造出来了.

师:赵州桥是一个创举,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

生: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师:(课件出示)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师:这种设计有几个好处

生:两个.一个是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另一个是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师:这种设计真好!齐读

众生:(齐读)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师:这句话,作者用了一个关联词"既……又……"把赵州桥的两个优点都写出来了.哪位同学能用"既……又……"说一句话

生:小花既会唱歌,又会跳舞.

生:小明既是班长,又是组长.

师:大家回想一下,刚才我们在学习赵州桥雄伟坚固这一特点时是怎样学的

生:先找出中心词"雄伟,坚固"

生:看看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桥雄伟,坚固的特点.

生: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给你们归纳了一下.请看:(出示: 学法指导:先找出能概括赵州桥特点的"雄伟,坚固"这两个词,再找出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再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4,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桥的美观

师: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的美观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找出文中有"美观"的句子,齐读.

众生:(齐读)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师:你们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好处

生:这个句子写出了赵州桥的两个特点.

师:对!写了哪两个特点

生:坚固,美观.

师:哪段具体写了坚固

众生:第二段.

师:哪段是写美观

生:第三段.

师:这个句子既概括了前面的内容,又引出了下面的内容,我们叫它过渡句.

(出示:这种句子叫过渡句.它既概括了前面的内容,又引出了下面的内容.)

师:这个句子作者用"不但……而且……"把桥的两个特点写出来了,现在练习用"不但……而且……不但……而且……"说话

生:小红不但爱学习,而且爱劳动.

生:小花不但会唱歌,而且会跳舞.

师:说得真好!这位同学用"不但……而且……"造出的句子和前面同学们用"既……又……"造的句子一样,他很会灵活运用.其实这两个关联词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课文第三段,完成填空练习.(课件出示填空)

生:(口头填空,师显示答案)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 游动),真像( 活了)一样.

师:从这一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赵州桥很美观.

师:这么美的桥,谁想来读一读

生:(读)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 游动),真像( 活了)一样.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样

生:他读得声音较大,值得我们学习.

生:我认为他读得不够优美.

师:你认为怎样读更优??

生:(优美地读)

师:她读得很美,你体会到她是怎样读得了吗

生:把能够体会龙的特点的词读得比较重一些.

师:体会得很好.想读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众生:(齐读)

师:在刚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你还学会了什么

生:"双龙戏珠"是两条龙在玩弄珠子.

生:"回首遥望"是回过头来向远处望.

师:怎样是回过头来向远处望 你能做个动作给大家看看吗

生:(表演回首遥望)

众生:(掌声)

师: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有三种龙,有双龙戏珠,有相互缠绕的龙,有两条飞龙.

师:文中用"有的……有的……有的……"把几种龙都写出来了.现在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生:下课了,有的同学看书,有的同学跳绳,有的同学下棋.

师:多美的桥啊,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课件欣赏龙的图片)

三,拓展延伸

师:学习了赵州桥,谁想来夸一夸赵州桥

生:赵州桥真雄伟啊!

生:赵州桥真坚固啊!

生:赵州桥真美观啊!

师:赵州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中华子孙,你感到自豪吗

众生:自豪!

师:带着我们的自豪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众生:(齐读)赵州桥表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师:现在我们乘坐时光机,去见见李春,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李春,你真聪明!

生:李春,你真伟大!

生: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师:为了保护赵州桥,人们吸取李春的设计优点,改造了赵州桥,请看现在的赵州桥.(课件出示赵州桥图片)

师: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很有智慧和才干的,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东东西.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古代建筑或其它中华传统文化,准备在综合性学习中汇报展示.

[反思与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本着落实基础,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在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两个方面的新观念:

1,本节课容纳了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演,画等语文素养的训练,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得到应用.理解赵州桥坚固的特点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通过让学生找,读,说,演,画变换方式反复训练,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引导学生学完第二段时,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为学生自学第三段牵线搭桥,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 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时由于个人爱好,兴趣,基础,习惯等不同,教学时尽量让学生选其所好,发挥个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只是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时多次采用自学汇报和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7

?奇怪的大石头》原文

李四光是我国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哪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图片、童年故事。

2、生字、新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

2、过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

3、李四光简介(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李四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各自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情况。

(1)认生字: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生字书写: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应该怎样写。

(3)教师点拨下面的词语。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3、教师播放课文范读,学生听读,思考: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三、自由朗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作业设计

1、教师点击课件,学生随堂完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巩固新词,朗读课文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2、分组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体悟

1、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一起前往现场,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请大家自学第二自然段,要求如下: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

(2)李四光和伙伴们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3)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这是为什么?

2、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是怎么问的?老师是怎样回答的?李四光听后是怎么想的?同桌之间对问对答。

引导学生思考:听了老师的回答,李四光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3、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最后这个疑问得到解决吗?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交流: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巨石之谜的?

教师主要引导: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8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 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 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 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案8篇

2023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质8篇

2023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8篇

2023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8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备课教案5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6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6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优质6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最新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039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