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文档网 >方案大全

酸和碱的性质教案优质8篇

优质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扰,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详细的教案能够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顺风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酸和碱的性质教案优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酸和碱的性质教案优质8篇

酸和碱的性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教师提问复习.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二)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4.5∶2.7 10∶6

教师提问: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三)教师小结

4.5∶2.7和10∶6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两个比是相等的,因此它们可以

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4.5∶2.7=10∶6

二、新授教学.

(一)比例的意义(课件演示:比例的意义)

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1.教师提问: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相等)

2.教师明确: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

80∶2=200∶5或 .

3.揭示意义:像4.5∶2.7=10∶6、80∶2=200∶5这样的.等式,都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关键:两个比相等

4.练习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 (2)20∶5和1∶4

(3) 和 (4)0.6∶0.2和

5.填空

(1)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 )比例.

(2)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 )的.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演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师以80∶2=200∶5为例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

2.练习: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10∶6 6∶10=9∶15

3.计算上面每一个比例中的外项积和内项积,并讨论它们存在什么关系?

以80∶2=200∶5为例,指名来说明.

外项积是:80×5=400

内项积是:2×200=400

80×5=2×200

4.学生自己任选两三个比例,计算出它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5.教师明确: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加上“和基本性质”,使课题完整.

6.思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教师板书:

7.练习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组成比例.

四、巩固练习.

(一)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二)填空.

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 )×( )=( )×( ).

(三)根据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9和9∶12 2.1.4∶2和7∶10

3.0.5∶0.2和 4. 和7.5∶1

(四)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3、4和6

五、课后作业.

根据3×4=2×6写出比例.

六、板书设计.

省略

酸和碱的性质教案篇2

(一)激趣引思、提出要求

同学们,你们听过阿凡提的故事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则阿凡提的故事。让我们一一看!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呢?

有一些同学知道,还有一些同学不知道。不过没有关系,等我们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之后,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回答。你们有信心吗?恩,好,那我们就开始上课了!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例1的四幅图。

我们先来看一道题目。分别用分数表示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1)谁来说第一个?

全部答完后问:这里的1/3谁来说说它表示什么含义呢?3/9呢?

同学们,你们比较比较这几幅图的阴影部分,想想看,你发现了什么呢?也就是说,哪3个分数是相等的呢?

(2)师:这里有个1/2,你能说一个和1/2相等的分数吗?

2/4、4/8、8/16......还有吧,是不是还可以说出好多好多啊?

那,这些分数是不是相等呢?咱们口说无凭,咱们来做个小实验证明它门是相等的,好不好?

先别急,先来看看有哪些实验要求。

咱们这个实验的目的上一什么?验证什么?

咱们实验的方法有哪些呢?

实验有什么要求?操作有序什么意思呢?要听从小组长的安排

1、实验目的:验证猜想

2、方法:折一折、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

3、要求:小组合作,明确分工,操作有序

我们要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实验既快又好。一会儿,我们把他的作品展示一下。好,开始!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结果。

咱们刚才通过做实验,发现这些分数的大小怎样?也就是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些分数的大小相等,可是它们的分子、分母变了吧!怎么回事呢?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你发现了什么?能不能告诉老师。

把你的发现先和同桌交流交流。

生1:我发现由到,分子被扩大了2倍,分母也被扩大了2倍,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师:还有谁想说说你的发现?

生2:我发现由到,分子被扩大了3倍,分母也被扩大了3倍,所以它们的大小相等。

师:换一组数据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由到,分子、分母都被缩小了3倍,它们的大小不变。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发现,想想看,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应该怎样变化就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了呢?

师:为什么要0除外?

师: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说看,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

生: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大小不变。

我们一齐读一遍。

师:这个分数的基本性质跟咱们以前学的什么知识有点相似啊?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还记得吗?

同学们想想看,这两个性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在除法当中有商不变的性质,那在分数中也有它的基本性质。

师:好,那现在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又说了哪些话呢?

师:2/6到3/9分子分母怎样变化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了1.5,呢也就是说这里相同的数不仅可以指整数,还可以指小数。

(三)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好,那下面咱们就用今天学的知识来做几道题,好不好?

1、把书翻到61页,练一练第一题,请你涂一涂填一填。我看谁的动作最快。

集体交流。

2、下面我们来填空补缺想理由。(出示练一练第二题)

他们这样填是根据什么?

3、出示练习十一第二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作业,运用知识

练习十一第三题

(五)课堂,认识自己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酸和碱的性质教案篇3

教学目的: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了解它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较好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板书有关习题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指名说一说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填的?

二、课堂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先独立做,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题目中的线段,指名让学生板演。

在直线那些分数用同一个点表示是什么意思?(就是问哪几个分数相等。)

怎样找出相等的分数?

让学生自己找。集体订正是要求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找出相等的分数的?

然后要求学生在书上把这几个相应的点找出来。指名板演。

2.自主练习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指名说一说你的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填的。重点要求学生说清楚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进行填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几个题目进行板书。

3.自主练习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注意差生中出现的问题。

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几个题目进行板书。

4.自主练习第7题。

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求有困难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个别指导。

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教师注意要求学生说清楚计算的根据和理由。

5.自主练习第8题。

学生先独立做。

集体订正时,教师先要求学生说一说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哪种方法最好?

酸和碱的性质教案篇4

设计说明

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因此教学时要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本课时的教学通过分饼这一故事情境来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听教师讲完故事之后,学生能说出三个孩子分到的饼的大小是一样的,并能非常流利地说出三个孩子分别分到每张饼的,,。接着教师提问设疑,导入新课。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新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的.过程,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若干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 彩笔

教学过程

⊙故事引入

1.教师讲故事。

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分饼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想)三毛家有三兄弟,三兄弟都特别爱吃饼。一天,妈妈买回3张同样大小的饼,准备分给他们三兄弟吃,妈妈先把第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取出其中的一份给了大毛;二毛看见了,说:“太少了,我要吃两份。”妈妈点点头,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四份,取出其中的两份给了二毛;三毛连忙说:“我最小,我要比他们多吃一些,我要吃四份。”妈妈又点点头,把第三张饼平均分成八份,取出其中的四份给了三毛。

大毛、二毛、三毛都满意地笑了,妈妈也笑了。

设计意图:借助故事给学生创设一个温馨的学习情境,自然导入新课,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验证。

(1)提出猜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兄弟之间到底谁分得的饼多吗?

生:同样多。

师:这只是大家的猜想,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呢?下面就让我们当一次小数学家,一起来验证这个猜想吧!

(2)验证猜想。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模拟一下妈妈给三兄弟分饼的情境。

①折一折:把每张圆形纸片都看作单位“1”,分别把它们平均折成2份、4份、8份。

②涂一涂:在折好的圆形纸片上分别把其中的1份、2份、4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③剪一剪:把圆形纸片中的涂色部分剪下来。

④比一比:把剪下的涂色部分重叠,比一比。

师:通过比较,结果是怎样的?

生:同样大。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猜想、自主验证、自主发现,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剪一剪、比一比、说一说的实践活动中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经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

3.揭示课题。

师:三兄弟分得的饼同样多,那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他们的要求并且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师板书,生齐读课题)

⊙探究新知

1.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

师:三兄弟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怎样的呢?(相等)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三兄弟分得的饼和剩下的饼同样多,都是一张饼的一半。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分子、分母变了,大小没变)

师: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样,大小却相等,这其中到底蕴藏着什么奥秘呢?

(课件出示:比较它们的分子和分母)

①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②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师:我们从左往右看,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我们从右往左看,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你们能把这两个发现合并成一句话吗?[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数为什么不能是0?同桌之间讨论。(因为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并且在除法里,0不能作除数,所以这个数不能是0)

(3)教师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

酸和碱的性质教案篇5

㈠课时目标

1.熟悉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2.能理解离心率的大小对双曲线形状的影响。

3.能运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或图形特征,确定焦点的位置,会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㈡教学过程[情景设置]

叙述椭圆的几何性质,并填写下表:方程性质

图像(略)范围-a≤x≤a,-b≤y≤b对称性对称轴、对称中心顶点(±a,0)、(±b,0)离心率e=(几何意义)

[探索研究]1.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探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双曲线的实轴、虚轴、实半轴长、虚半轴长及离心率的定义。双曲线与椭圆的几何性质对比如下:方程性质

图像(略)(略)范围-a≤x≤a,-b≤y≤bx≥a,或x≤-a,y∈r对称性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中心顶点(±a,0)、(±b,0)(-a,0)、(a,0)离心率0<e=<1e=>1

下面继续研究离心率的几何意义:(a、b、c、e关系:c2=a2+b2, e=>1)

2.渐近线的发现与论证根据椭圆的上述四个性质,能较为准确地把画出来吗?(能)根据上述双曲线的四个性质,能较为准确地把画出来吗?(不能)通过列表描点,能把双曲线的顶点及附近的点,比较精确地画出来,但双曲线向何处伸展就不很清楚。我们能较为准确地画出曲线y=,这是为什么?(因为当双曲线伸向远处时,它与x轴、y轴无限接近)此时,x轴、y轴叫做曲线y=的渐近线。问:双曲线有没有渐近线呢?若有,又该是怎样的直线呢?引导猜想:在研究双曲线的范围时,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解出:y=± =±当x无限增大时,就无限趋近于零,也就是说,这是双曲线y=±与直线y=±无限接近。这使我们猜想直线y=±为双曲线的渐近线。直线y=±恰好是过实轴端点a1、a2,虚轴端点b1、b2,作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x=±a, y=±b所成的矩形的两条对角线,那么,如何证明双曲线上的点沿曲线向远处运动时,与渐近线越来越接近呢?显然,只要考虑第一象限即可。证法1:如图,设m(x0,y0)为第一象限内双曲线上的仍一点,则y0=,m(x0,y0)到渐近线ay-bx=0的距离为:∣mq∣= ==.点m向远处运动,x0随着增大,∣mq∣就逐渐减小,m点就无限接近于y=故把y=±叫做双曲线的渐近线。

3.离心率的几何意义∵e=,c>a, ∴e>1由等式c2-a2=b2,可得===e越小(接近于1)越接近于0,双曲线开口越小(扁狭)e越大越大,双曲线开口越大(开阔)

4.巩固练习求下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并画出双曲线。 ①4x2-y2=4 ②4x2-y2=-4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x±2y=0,分别求出过以下各点的双曲线方程①m(4,)②m(4,)[知识应用与解题研究]例1求双曲线9y2-16x2=144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焦点坐标、离心率、渐近线方程。例2双曲线型自然通风塔的外形,是双曲线的一部分绕其虚轴旋转而成的曲面,如图;它的最小半径为12m,上口半径为13m,下口半径为25m,高为55m,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求出此双曲线的方程(精确到1m)

㈣提炼总结

1.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a、b、c、e的关系。

2.渐近线是双曲线特有的性质,其发现证明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3.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与椭圆的几何性质类似点和不同点。

酸和碱的性质教案篇6

【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1页。

【教材分析】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是一个学生自发探究的过程,因此,要让学生经历“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猜想——自主实施验证——自主归纳结论”的过程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本课的设计旨在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设简洁、开放的情境,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学会探索方法,体验数学思想,发展数学素养。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 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评价设计】

1、通过练习1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练习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练习1、2、4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练习3检测目标4的达成。

【学习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复习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成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6:15和8:20 0.5:0.4和2:25

2、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4:5=8:10 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4、5、8、1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4和1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5和8”叫做比例的內项。

3、你能说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

(1)1.4: 1 = 7 :5

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数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12∶□=□∶2”,不过它的两个內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如1和24,2和12,……)

(2)追问:正确吗?为什么?(求比值判断)

(3)还有不同答案吗?

(4)你能举出项不是整数的例子吗?

(5)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2、猜想

仔细观察这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內项的位置可以交换……)

3、验证

(1)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举例验证)

(2)应该怎样举例呢?你有什么好方法?

示范:①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②求出比值;③根据比值写出另一个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④组成比例;⑤算出外项的积和內项的积。

(3)合作要求

①前后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

②每个同学写出一个比例,小组内交换验证。

③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4、归纳

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5、完善

(1)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ad=bc或bc=ad)

(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0:3=0:4,可以吗?3:0=4:0呢?

(3)比例中两个比的后项都不能为0。

6、如果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这怎么相乘?(交叉相乘)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示范:6:3和8:5

先让学生尝试判断,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可以吗?(将学生分两大组,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判断)

(3)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如果知道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內项的积,你会写比例吗?

某同学根据“2×9=3×6”写出了比例,猜猜他可能是怎么写得?请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追问:你为什么写得那么块?有什么窍门吗?(强调有序思考)

补问:根据这个乘法等式,一共可以写多少个比例?

3、如果a×2=b×4,则a:b=( ):( );

如果a:b=4:2,则a=4,b=2。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那么a、b还可能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

4、猜猜我是谁?

6:( )=5: 4

延伸:如果把 “( )”改为“x”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解比例。

四、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

(1) 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

(2)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酸和碱的性质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教具准备:

学习纸“小魔术”纸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小魔术)

1、师:同学们,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作为礼节,我给大家表演个魔术——数字的变化。看这是数字1?等会你们一起小声喊:1,2,3,大,老师就可以把这个数变大了。信不信?

生:1,2,3,大。

师:把1变成10,10和1比扩大了10倍,……

2、老师还有一个数0.1,我们再来试一试。

引起学生的冲突:到底变大了吗?

(设汁意图: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游戏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学例1

1、师:0.1米、0.10米、0.100米,他们到底会不会相等呢?

师:请拿出你的学习纸把第一题完成。

汇报:请学生上台展示。填空、比较发现一样,从而得出0.1米=0.10米=0.100米。

教学中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

(0.1米是一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有1个1/10,也就是说0.1米=1/1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分,1份就是1分米。所以0.1米=1分米。

0.10米是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有10个1/100,也就是说0.10米=10/1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0份是10厘米。所以0.10米=10厘米。

0.100米是三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0,有100个1/1000,也就是说0.100米=100/10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0分,1份是1毫米,100份就是100毫米。所以0.100米=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师:0.1米=0.10米=0.100米(板书)这三个长度是一样的,都是以“米”为单位,我们就可以把数抽象出来0.1=0.10=0.100。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仔细观察这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的眼光真锐利。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现在有个疑问,其它的小数也有这样的特点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学习纸,根据方格图,自己想一组小数把它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交流汇报。

课件展示。

(教师在学习研究中要加强指导)

2、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题目中的小数,你能说出几组和它们类似的小数吗?

学生说说。

师:能说出这么多组,你们一定发现了什么规律吧?(交流,汇报)

总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3、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如: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二)小数性质的应用

1、教学例2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性质,那么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小数进行改写。

电脑演示:化简下面的小数。0.70=105.0900=

教学0.70=0.7

问:①你是怎样化简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②0.70与0.7它们的大小不变,但意义相同吗?

(不同,0.70表示70个1/100,0.7表示7个1/10)

教学105、0900=105.09

问: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大小改变。师要强调末尾)

2、教学例3

电脑演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4.08=3=

师:你是如何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3如何改写成三位小数?这个小数点不点的话可以吗?

注意:

a、在小数的末尾添“0”。

b、当这个数是整数时,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师:应用小数性质时,应注意什么?(小数、末尾)

三、巩固练习

课本59页的做一做。

2、开火车的形式回答59页的做一做。

问:你是怎样化简和改写这些数的?

四、全课小节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但是通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0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数字。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板书:小数的性质

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酸和碱的性质教案篇8

内容:p15、16例1、2 ,练习四第1-3题。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正确理解与分析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圣”分桃:

话说大圣从王母娘娘处偷来的蟠桃分给众猴。猴儿们好生欢喜。几日之后,所剩不多了,只见大圣那儿留着一个特大的蟠 桃准备独自享用。不料,它最宠爱的一只小猴还馋着要分享。大圣说:好吧,咱俩平分各一半。小猴小嘴一厥,不好不好,太少了!大圣把桃切大小一样的四块:“给,2块!”“不好不好还是太小了”,小猴还是不满意。“真难缠,还嫌少啊?”于是大圣把桃切成了大小一样的8块,扔给小猴4块:“再嫌少,本大王就不给了”小猴一看,4块,比1块多了3块!好极了!嘻嘻,谢大王!小猴欢天喜地地走了。同学们你们说,小猴真的比第一次多拿了吗?

二、师生共研、发现规律。

师生共同揭秘“分桃”内幕。

人分桃的全过程,我们可将“齐天大圣”的分桃秘招公著如下:

1÷2=1/2=2/4=4/8

从上面这三个分数的`相等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从左往右看:

1/2 = 1×2 / 2×2 = 2/4

从右往左看:

2/4 = 2÷2 / 4÷2 = 1/2

1/2的分子、分母同乘2,分数大小不变;2/4的分子、分母同除以2,分数大小不变。

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同时归纳小结。

学生试,验证自己提出的观点是否正确。

小结: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数学小报,再次验证。

1.指导阅读,并参照课本进行折纸(按小组活动)注意4张报纸要大小相同。

2.将折得的小报中数学趣题版用阴影显示出来。

3.将四张的折叠结果重叠,得出数学趣题版面大小。

4.针对式子进行口头表述。

四、理解性质、简单运用。

例2的教学

(1)出示例2:把3/4、15/24化成分母都是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请同学们理清题意,然后进行转化。

(2)反馈。

(3)质疑

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化对分数大小不变的要求的理解。

(4)议一议

由于分数与除法的密切关系,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与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是一致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用。

五、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1.课堂活动

2.提取第一题的结果,进行深入思考:

当我们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都除以一个非零的桢数时,大小是不是变了,分数单位呢?

结论:大小不变,分数单位要变。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人们又发现了分数的什么奥秘?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听,还有什么要和老师及同学们说的?有问题吗?

七、作业:

练习四第1-3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绘画幼儿园教案优质8篇

力的幼儿教案优质8篇

美丽的伞教案优质8篇

圣诞帽美术教案优质8篇

五年级语文桥的教案优质8篇

蒙氏认识数字教案优质8篇

数字1到5的教案优质8篇

关于手的健康教案优质8篇

数学+1的教案优质8篇

人教版四年级观潮教案优质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554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