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文档网 >方案大全

植物的花教案优质6篇

我们的教案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进行规划,教案是教师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的重要体现,以下是顺风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植物的花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植物的花教案优质6篇

植物的花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旅、蒲”等字。会写“已、甲”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4、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旅、降、察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植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2、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课题中的妈妈指谁?

4、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朗读这首小诗,并一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二、创设情境,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弄清楚,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4、检查初读效果:请学生说一说图中是哪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呢?

三、自主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一定有好多办法来记住这些字。咱们比一比,看谁记得多,记得快,并且把你的好办法告诉同学们,好吗?

﹙1﹚、游戏“你读我贴”。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一名同学随意读这些生字,另一名同学与他合作,按他读的顺序把卡片贴到黑板上。

﹙2﹚、游戏“读字猜词”。

师:这些卡片背后都有一个词,你们想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词吗?大家来猜一猜好吗?

﹙3﹚、师:刚才我们读了很多字,又组了词,你们想不想用它们说几句话?

四、再读课文,纠正字音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4、看图有感情的复述课文,可以加动作。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引导观察。注意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试写,感悟交流。先描红,再试写,并且圈出自己写得满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学习。老师深入学生中间,挑选典型性作业展示并评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读第一小节

(1)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

(2)谁有办法让它“离开妈妈,四海为家”?他用了什么办法?

(3)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风往哪里吹,种子就往哪里飞?

多有意思呀!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

(4)说句子,蒲公英准备了( ),靠( )传播种子。

4、小组合作朗读第二、三、四节,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只要合情理,都给予鼓励。)

5、植物妈妈的办法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要想得到更多的知识该怎样做呢?

(1)齐读第五小节。

(2)“那里”指什么?(大自然)“它”指什么?

5、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6、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课文。

7、学生自由练背。

8、朗诵表演。边读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三、读读说说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四、课堂拓展

1、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传播种子方法。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们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2、同学们懂得的知识可真多,把你知道的画下来,写下来好吗?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风(吹)

苍 耳 带刺的铠甲 动物皮毛(带) 传播种子

豌 豆 豆 荚 太阳(晒)

植物的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初步掌握生活垃圾分类。

2、培养幼儿不乱扔垃圾,树立环保意识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事先布置好的情境:干净整洁的小兔家和脏乱的小熊家。

2、动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标志ppt。

3、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电池等。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4、四只自制垃圾分装桶,贴上4种标志。

重点:

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

难点:

初步学会垃圾分类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乖乖兔和胖胖熊邀请我们去他家参观,一起出发吧。(教师先带领幼儿参观乖乖兔的家)教师:乖乖兔的家看起来怎么样?幼儿:很整洁很干净。

2、老师:和乖乖兔再见,去胖胖熊家吧。(带领幼儿来到胖胖熊家)胖胖熊家看起来怎么样?幼儿:很脏很乱,垃圾到处都是。小朋友,如果经常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身体会怎么样?幼儿:生病。

老师:我们来做环保小卫士吧,帮助胖胖熊把这些垃圾送到垃圾回收站。

老师:胖胖熊的家变得真干净,他非常感谢你们,黄古力也来了看一看他是怎么手垃圾的,请小朋友回到椅子上。

二、播放视频、引出垃圾分类

老师: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垃圾应该分类处理。垃圾一共分几类?幼儿:四类(教师出示4个垃圾箱)都有什么?垃圾桶都是什么颜色的?(逐一说出)

老师:每种垃圾分类都有不同的标志,这是可回收垃圾标志(出示幻灯片可回收垃圾标志)上面有什么?看起来像什么?可回收垃圾包括哪些些?幼儿自由发挥回答问题。

老师:看一看图片,可回收垃圾有什么?

教师逐次带领幼儿认识剩下的3个垃圾分类标志,并提出相应问题。每说一种就放一张幻灯片。

三、实际操作垃圾分类、检查

老师:生活中的垃圾需要分类,接下来你们的任务是做垃圾分拣员,将回收站里的垃圾重新归类分拣到4个垃圾箱中,要认真仔细完成。教师随机指导。

老师:分拣员的工作真辛苦,回收站的`叔叔奖励给你们一个环保小卫士的标志。(教师将标志贴到幼儿胸前)要仔细看好你的标志颜色。

老师:请到前面找到和你标志颜色一样的垃圾箱,请检查你组垃圾箱中的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发现放错的垃圾要把它送回正确的垃圾箱中。

幼儿检查垃圾箱中的垃圾,教师随机指导。

四、小结:垃圾分类的意义

老师:今天的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把垃圾都送回了家,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呢?(节约资源,可回收垃圾集中到一起,通过综合利用,制造出新的生活用品,污染环境,有害垃圾随意扔掉会污染环境,要进行统一处理。减少垃圾处理量,减轻环卫工人的负担。)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保护环境,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垃圾分类,还要记得洗洗小手,虽然今天的垃圾老师已经处理的很干净了,可是回去之后还要把手洗干净,保证身体的健康,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环保小卫士。

五、结束活动

播放录音(小朋友,我是山羊公公,听说你们的工作很出色,想请你们到我家,帮助我收垃圾。)我们去帮助山羊公公吧。

植物的花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验观察和分析,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了解无土栽培技术。

(2)认识植物生长中需要量最大的三种无机盐的作用及其缺乏后的一些症状。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实验观察和分析,说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回顾上一章学的海尔蒙特的给柳树浇灌雨水的实验。由学生叙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土壤中减少的60g物质是什么?

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无土栽培的录像和图片,

据此了解到:什么是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有哪些优点?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应用?进而提出问题:没有土壤,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生长?

一、来自土壤中的养料

师、生共同分析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这是一个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三种不同的培养液,即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营养液、蒸馏水。

实验通过三种培养液中青菜植株的生长情况的对比,以及对三种培养液中成分的检验来

探究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

引导学生对该问题作出假设。

学生先自学实验的方法、步骤,并在自学中尝试思考本实验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了解实验的过程,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由于植株生长状况的变化需要有一星期左右的时间,因此实验分课前和课内两个阶段进行

针对问题,学生小组在课堂上进一步进行实验,检验三种培养液中各含有什么物质。

实验方法:(1)把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营养液和蒸馏水,分别装入编号为a、b、c的三支试管中。(2)取三片洁净的载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分别滴一滴a、b、c的三支试管中的液体。用酒精灯将玻片烘干。(3)观察、对比三片玻片上留下的痕迹。

可看到,滴有土壤浸出液和无土栽培营养液的玻片上留下了明显的白色结晶物质,而滴有蒸馏水的玻片上则没有。

实验注意事项:

(1)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用灯帽盖灭火。

(2)防止玻片爆裂。

玻片离外焰2-3厘米。

先均匀预热,再集中水滴处加热。

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展示一组植物缺乏无机盐症状的图片,揭示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

适当介绍氮、磷、钾这三种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的作用和一些微量元素的作用。

各小组展示课前做的实验的实验结果,进而根据实验的现象提出问题: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是什么?

根据上述实验的现象,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1.实验中3株植物出现生长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实验中,哪些溶液中含有无机盐?

3.你认为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得出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和讨论,得出相关结论。这个结论不是由教材直接呈现的,而是由实验的探究获得,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现了课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授后小记:

第三节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2、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原因。3、举例说明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无机盐及其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2、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原因。

难点:

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2、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原因。3、举例说明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无机盐及其作用。。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1)提前一段时间做65页的实验5-6。(2)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索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方面的资料。2、教师准备:(1)准备“外界溶液深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的材料用具。(2)准备进一步探究的实验:两个新鲜萝卜,中央挖两个同样大小的洞,分别加入盐水、清水。(3)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索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方面的资料。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农谚吗?“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这句话的意义。

[复习提问]:回忆一下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为什么?

[小结]:根尖中,成熟区的根毛扩大了根吸收水分和无

从字面能理解出:水和肥料(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齐声回答:根尖的成熟区。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1、探究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

机盐的面积,因此成熟区的吸水能力最大。

[举例]:一株黑麦具有1381万条根,约有15亿条根毛。

[提问]:你知道水对植物体有什么作用吗?

[小结]:(1)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2)植物的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需要水的参与;(3)水有助于维持植物体一定的形态。

[讲述]:满足植物对水的需要,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有很大差异。要根据植物的需求,给予适量的水。

[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

课前准备好带根的幼苗若干根(每四人小组一根),用清水洗净根部土粒。打上课铃时,将幼苗的根部插入20%的食盐水中。做实验时,将幼苗发下。

[观察]:发下的浸入食盐水中的幼苗根部,有什么现象?

[实验]:将幼苗迅速放入自来水中,过一段时间,茎和叶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想一想]:(1)盐水和自来水相比有什么区别?(2)幼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提问]:自来水是溶液吗?

惊叹根毛的数量,更直观地理解了成熟区的吸水能力。

同座位互相讨论。

在书上勾划下相应内容,并加以理解。

观察发现放入盐水的幼苗出现萎蔫现象,根变软,根尖下垂。

迅速放入自来水中一段时间后,幼苗的根变得硬挺了,茎和叶重新伸展开来,幼苗恢复正常。

能回答出盐水比自来水的浓度高。

大部分同学不能确定。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根吸水、失水的原理

[解释]:盐水是加了食盐的水,称为溶液。水中溶解的盐的多少,可以用浓度的高低来表示。自来水中溶有极少的无机盐,所以也是溶液。

[小结]:外界溶液浓度大小直接影响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补充]:在此实验中,自来水和盐水存在于植物细胞的周围,所以称为“外界溶液”。

[提问]:细胞内的细胞液是溶液吗?为什么?

[实物投影仪演示]:取两个新鲜萝卡,中央挖两个同样大小的洞,分别注入清水和盐水,并使液面等高,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清水、盐水液面的变化。

[思考]:(1)液面是否有变化?怎么变的?(2)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

[讲解]:拔河是绳子会向人数多的方向移动,同样的道理,水流动的方向是从浓度低向浓度高。

[播放flash]:植物的吸水与失水过程。

[总结]:细胞失水的原因是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的原因是细胞液压浓度大于外界深夜浓度。

[讨论]:(1)糖拌西红柿后,盘中有何现象,为什么?

(2)家中腌咸菜的缸内,过一段时间后,缸内的水面有何变化?

(3)为什么发蔫的青菜放在清水中会硬挺起来?

理解溶液的含义。

对第2题进行小组讨论,认为盐溶液浓度大,根细胞会失去水分,所以幼苗萎蔫;自来水溶液浓度小,根细胞吸收了水分,所以幼苗硬挺。

肯定细胞液是溶液,因为其中溶解有许多物质。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盐水的液面升高,清水的液面下降。

认同:注入盐水的萝卜,水分从细胞内流出所以盐水液面上升;注入清水的萝卜,水分进处细胞内,所以清水液面下降。

概括出细胞吸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根毛吸水的道理二、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1、关于氮、磷、钾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师补充:提出问题:

(1)一般情况下,根毛吸水还是失水?(2)吸水的条件是什么?(3)水分如何进入液泡中?(4)烧苗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补救?巡回指导,组织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推理出氮、磷、钾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如果缺少有何症状。课堂小结: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根毛吸水的道理-------合理灌溉。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合理施肥。

学生4人一组。(1)出示“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水”剪贴图;(2)根据剪贴图总结出根毛吸水的道理。学生4人一组。(1)观察课前准备的两株植物,对其生长趋势进行比较。(2)浇自来水和既浇水又浇含氮无机盐,植物长势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4人一组。(1)学生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幼苗,并出示实验记录;(2)根据实验记录以甲瓶为对照,比较甲、乙、丙、丁瓶内的幼苗的生长情况,有何异常?五、板书设计:

第3单元第5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第三节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2课时)

一、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二、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1、探究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1、关于氮、磷、钾对植物生长的作用2、根吸水、失水的原理

3、根毛吸水的道理

六、课堂作业:

一、填空题

1.植物的根不仅能吸收________________,还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都有水的参与,水还能有助于

维持植物体正常的________________和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

3.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根吸收水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进行。

4.当根毛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__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就吸水;当根毛的细胞液浓度

__________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就失水,这就是给植物施肥过多会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的原因。

5.植物生长不仅需要含________________的无机盐,还需要含________________的、含________________的无机盐等。此外,植物生长还需要含__________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无机盐等。

二、选择题

1.在根尖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是()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2.土壤中的水进入根毛细胞的途径是()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液泡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

c.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液泡

d.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液泡

3.请你推断,当植物细胞处于周围溶液浓度大的环境中时,液泡将会出现()的变化是

a.缩小b.胀大

c.消失d.正常

4.水稻生长的后期,为防止灌溉后倒伏,应多施()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钾的无机盐

c.含磷的无机盐

d.含锌的无机盐

三、简答题

1.用糖拌番茄或用盐拌青菜,盘子里为什么会出现许多水?把发蔫的青菜泡到清水里,青菜为什么会硬挺起来?

2.有人认为多施肥可能会污染环境,但农业丰收更重要.这种观点对不对?

七年级生物上4.2绿色植物的`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新版苏科版2)

4.2绿色植物的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2、能说出细胞吸水的原理

3、了解根吸收水分的无机盐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植物的生长是需要水和无机盐的,那么水和无机盐是怎么进入到植物的体内的呢?

我们这节课来探究一下。

(一):根的作用:

1、固着植物体使植物能挺立

2、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3、有些植物的根还具有储藏,繁殖的功能

结论: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从土壤里吸收来的

(二)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

放入浓盐水的萝卜条体积缩小、变软,是由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比浓盐水的浓度小,使萝卜细胞向外渗透水分的结果。放入清水中的萝卜条体积增大、变硬,是由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比清水的浓度大,萝卜细胞向内吸收水分的结果。这个实验说明,植物体的细胞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

看图p63图4-15、4-16

说明植物的根的作用

观看视频

观察实验

想一想,两个萝卜条发生不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

溶液浓度与植物吸水的关系

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吸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三)观察根毛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

根尖尖端处稍带黄色的帽状结构是根冠;根冠内部一团稍稍发暗的部位是分生区;分生区以上白色、表面光滑的部位是伸长区;伸长区以上长有根毛的部位是成熟区。在成熟区的上端,还可以看到已经枯萎的根毛。

根毛吸水的条件: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土壤溶液的浓度

水(土壤)——根毛细胞——内层细胞导管——茎——叶——气孔

根吸收水分的过程——根主要依靠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总是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土壤里的水分就通过根毛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渗入到液泡里。根据这个道理,水分经过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再向表皮以内的细胞逐步渗入,最后进入导管。水分进入根的导管后,再由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看图4-18根尖的结构模式图

提问:根毛的作用是什么?

植物的花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关心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关注新技术在常见蔬菜培植中的运用。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

幼儿种植实物、照片、记录表、录像

活动过程:

一、交流种植植物的方法:

1、前一段时间我们在自然角里种了大蒜和洋葱,小朋友们都非常关心这些植物,为植物做了许多的事情,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么种这些植物的?

2、幼儿自由交流介绍

预设:

(1)容器的情况:大蒜和洋葱需要适宜的容器(实物和照片结合)

a、 (幼)可以用可乐瓶种洋葱,把洋葱架起来再放入水,这样洋葱的根就能往下生长了。(可能追问:问什么要架起来,有什么作用)它的根就能很好的吸收养料了(动脑筋)

追问:洋葱除了可以种在水里,还可能种在哪里呢?

b、种在土里的容器,下面要打个洞,这样浇水太多可以从洞里流出来,大蒜不会烂掉。

小结:原来植物可以种在水里,也可以种在泥土里。你们是用什么工具来种的呢?

(2)使用工具情况,各种工具的名称和不同用途(照片)

a、(幼)我是用钉耙把土耙松种下大蒜的,我天天都去浇水现在大蒜都长高了。钉耙是用来刨土的,可以把泥土弄松,方便我们种植植物。

b、(幼)我是用铲子扒土种下大蒜的。(合作)追问:你是用大铲子还是小铲子,它们用起来有什么不一样?(根据幼儿回答情况)

(幼)大铲子可以挖很多的土,小铲子只能挖一点点的土。

追问:你们觉得用大铲子方便还是用小铲子方便?(大的地方需要大铲子,自然角的盆子小,用小铲子方便。)

小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适合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了工具的帮助让我们种植更方便。

二、交流分享植物生长的'情况:

1、小朋友们这么关心我们的自然角中植物的生长,还做了记录呢。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2、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用多种形式:幼儿介绍、问小朋友等)(照片、观察记录、实物)

a、(幼)我发现洋葱先长根然后再长叶子。(观察的真仔细)(图画式记录)(也可请别的幼儿解读)追问:还有什么植物也是这样呢?

b、(幼)我发现洋葱的根比大蒜的根长。(照片式记录、幼儿的比较)洋葱的根有 长、大蒜的根有 长。(多种记录方法)(小棒、尺)

师:是吗?我来比比看,真的,5厘米比2厘米长,有3厘米呢。(根据具体情况)

c、(幼)我发现种在土里的大蒜,浇水的长的很好,不浇水的就死掉了。(幼儿绘画做品)

师:原来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d、放在水里的洋葱生长比较快,但是没有营养很快就会长得不好了。

师:那有什么办法呢?(加营养液、怎么加的)(会用量杯,学会看刻度了%26#8226;%26#8226;%26#8226;)

师:原来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e、没有阳光照射,洋葱发芽后叶子是黄黄的。

提升:光合作用。(找资料)

小结:小朋友本领真大,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和营养,这样这些植物才能生长的好。那么除了这些,你们发现植物的生长还有什么秘密?

f、(幼)我发现放在暖棚里的洋葱和大蒜比放在阳台上的长得快。

师:这是为什么呢?

(师):暖棚的温度比外面高,我们天天都测量温度,水里都结冰了很冷-1度,暖棚里温度也能保持5度,这样就能保持植物生长的温度了,那你们在哪里还看到过暖棚?

(照片和观察记录)(坚持性)(合作搭暖棚?)

三、观看录像:

(1)花匠伯伯是怎样搭建暖棚的?(无声、背景音乐录像)师和幼儿边看边交流怎么搭的。

师;为什么要搭双层暖棚?

师:是这样吗?让我们听听花匠伯伯是怎么说的?

(2)花匠介绍。

(3)师:我有个问题,到了晚上太阳下山了,天气很冷,暖棚里的温度就下降了。你想设计怎样的暖棚可以一直保持暖棚里的温度?

小朋友相互讨论,简单交流(搭双层、放小电珠、加热等)

(4)师:你们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在材料箱中投放了很多材料,我们可以去试一试,让我们自然角的植物在冬天也能生长得很好。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植物的花教案篇5

一、课前透视。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词语积累。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四、信息资料

1、教师准备有关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五、教学时数: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引入:

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

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对话平台。

1、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

2、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3、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4、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1、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2、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4、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二)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三)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四)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教师,指导重点。

4、学生再练写。

写字是学生的重要技能,尝试之后,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增强写字效果。

植物的花教案篇6

培养目标(含探究问题)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12个生字,学习一个新偏旁,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识字、背诵课文,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质疑,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指什么?她有些什么办法?

二、初读课文:

1、自读全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自主学词学字。

3、同桌互查生字的读音。

4、教师抽查生字读音。

5、听老师范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三、读悟课文:

(一)自荐读第一节:

1、说说“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在本课中的意思。

2、练习背诵这一节。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三、四节,讨论交流。

1、诗中讲了哪几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2、出示蒲公英、苍耳、豌豆,让学生认识它们。

3、实物演示,理解“轻轻一吹、纷纷出发”。

4、引导学生理解“铠甲”,分发苍耳让学生摸一摸,体会“带刺的铠甲”

5、边读边用动作演示,体会豌豆妈妈办法的巧妙。

6、引导小结。植物传播种子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身的条件,二是外界的条件。

7、引导学生抓住这三节诗结构相似的特点,强化记忆,有感情地背诵这三节诗。

(三)齐读第五节诗。

1、说说自己对“观察、那里、它”等词语的理解。

2、围绕“很多很多”,、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再说说这些知识是怎样获得的。

3、把这节诗背下来。

四、总结全文,引发观察求知兴趣。

五、拓展作业:收集关于植物传播种子方式的`图片、资料与同学们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课文。

2、说说蒲公英、苍耳、豌豆分别用下面办法传播种子。

二、读一读,演一演:分角色朗读二、三、四节,配上动作表演。

三、指导书写生字。

拓展活动: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大自然中观察,收集植物的种子,也可以根据图片资料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把它们传播种子的办法说一说,再写一写。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植物的根和茎教案5篇

会飞的花读后感优质8篇

观察植物的作文优质7篇

我的花作文200字6篇

最令我心动的花作文6篇

最美的花作文600字6篇

绽放青春的花演讲稿6篇

我最喜欢的花作文300字6篇

植物展活动方案6篇

作文我最喜欢的花600字最新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339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