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文档网 >方案大全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6篇

认真撰写教案能够有效避免课堂内容的遗漏,确保教学顺利进行,教案的准备工作能够让教师更好地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顺风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结合课文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再朗读中体会课文地含义。

学生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丰富,口头表达欲望强烈,活泼好动

善于表演,普遍对生活中的事感兴趣,和生活中的人、事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课后“读”“说”中的景物,在生活实际中,只要引导得当,容易唤起学生兴趣。

设计理念

力求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题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景,注重双向互动,让学生在“看中说”、“说中创”、“读中想”,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学生喜欢看图画形式为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角色朗读课文──用语气助词“呢、啊”练习说话──课后“读、说”为主线,贯穿全课,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流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初次见面想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他。

生:想。

师:不过,要想认识这位新朋友,必须闯关才能和他见面,听说一(3)班的同学们可聪明了,这儿有一些比较难的词,看谁最聪明,认识的字最多!

师:而且能用这些词说一句话。(分别出示色彩鲜艳的梅花,花瓣上分别写着:都是

房间

这些

搭积木

平平。花叶上写着:很美

往下

没有

好啊。花茎上写着:还有一间呢?)。

生:我们房间真漂亮。

生:我会搭积木。

生:这朵花很美。

生:今天的天气真的好啊!(老师提示)

(认识词的同学带着大家一起读,巩固识字)

师生:好,同学们的这一关闯的可好了!我们就来见见好朋友吧!

(出示课件1: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平平,我可会搭积木了,你们想和我比一比吗?)

生:想。

(利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每个同学都跃跃欲试)。

师:平平喜欢用积木搭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13课《平平搭积木》。

板书:ping

ping

da

ji

mu(生齐读课题)哪位同学会写这些字呢?(生摇摇头)拿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好吗?(师指导写第一个“平”字,并说出笔画名称)同学们会写了吗?(生:会写了)好,你们就来写第二个“平”字好吗?(生书空并说笔画名称)。后面的字请同学们认真看,看看你们还认识哪几个字。(师写生答)

师:老师教给你们一种识字方法,这样识字可快了,看搭积木的“积”左边是什么字(盖住右边的“只”)谁认识?

生:禾苗的“禾”

师:再看右边是什么字?(盖住左边的“禾”)

生:一只、两只的“只”。

师:真好!两个认识的字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新字,同学们以后就按照这个方法去识字,一定会认得很多很多的字,同学们顺利地闯过了一关,

我们就进行下一轮的比赛吧!

过渡:现在大家齐读一遍课题(生齐读)。

二、朗读活动,理解课文

过渡:平平用积木搭了些什么?我们快快到书中找一找吧,看谁找的最快。

(一)初读课文(生翻书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生:搭房子。

生:平平用积木搭房子(师表扬生说了完整的话)。

师:平平用积木搭了几间房子?

生:四间。

师:谁来读一下这两句话?(生举手读)

平平搭这么多的房子会给谁住呢,奶奶呀最关心这个问题了,谁来读读奶奶说的话!(请生读)

师:因为奶奶特别想知道平平搭的这些房子给谁住,同学们一定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请生读,对读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师:老师做奶奶读给大家听听,听教师读好吗?(师读的声音声情并茂)

全班同学照着老师的样子再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同学样读得真好!(师由衷的赞扬)师:我们再来听听电视中奶奶是怎么问平平的(出示课件2)(声音同时出现,激发兴趣)。

师:照着奶奶的样子自由读一读(生自由读,学生进步奶大)

过渡:些房子给谁住呢?平平把答案都藏在课文里,我们帮平平找一找吧!

(生继续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生: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

师:你真聪明,一下子就帮平平找出了答案,老师把这朵漂亮的大红花奖给你!

过渡:平平搭了这么多漂亮的房子高兴吗?

生:高兴。

师:平平又自豪又高兴,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平平说的话呢?

生:自豪的语气。

生:高兴的语气(你们俩说得真好)。

好,我们就按他们俩说的语气来读一读(请生读)。

师:你们读的真不错。平平是不是这样想的,这样做的呢?我们来听听电视中的平平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出示课件3,三人画面依次出现并配音朗读,平平说的多好啊,哪位同学学学平平的语气再读一读)。

(生踊跃举手读)。

师:同学们读的真棒,可是,还有一间房子给谁住呢?

生:给没有房子的人住。

生:穷人。

生:爷爷、奶奶,因为他们住的是破房子。

生:给自己住,我们家还没有楼房。

生:给教师住(老师真高兴能住上你搭的房子,教师谢谢你)。

生:给灾区的人住。

师:是的,前不久,山丹和民乐的交界处刚刚发生了一次比较大的地震,许多房屋都倒塌了,那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没有地方住,这么冷的天,可让他们怎么过冬啊?同学们替他们想想办法吧!

生:让解放军叔叔给他们盖房子。

生:给他们捐些棉衣。

生:给他们捐钱。

生:让他们到我的家里来住。

师:你们真是一些既聪明又懂事的好孩子,老师真喜欢你们,平平听到地震的消息,心里可着急了,他是怎么想的。看课文最后一段,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生齐读最后一段)

三、游戏活动,动手操作

师:平平准备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你们想不想动手搭几间房子呢?

生:想。(异口同声回答)

师:老师这儿有许多搭房子的材料,不过看谁爱动脑筋。遵守纪律,不吵不闹老师才让他上黑板搭房子。

(请四位同学上黑板完成板书)

其它同学快快拿出自己的材料盖房子吧!

活动活动你们全身。(合作搭积木,放松学生同时动手操作)

师:这四位同学搭出的房子多漂亮啊!

平平也和同学们一样,心里想着别人,他也是一个既懂事,又聪明,关心别人的好孩子。(师边说边完成板书:关心别人)

四、拓展活动,口语训练

过渡:刚才同学们和平平比赛搭房子,你们比平平搭的还好,他呀还想和你们比一比谁读的好,同学们请听。

(出示课件4,很高很高的山,很清很清的河水,很绿很绿的树,很……)(课件范读)

师:我相信同学们读的比平平还好,谁来读?(生举手读)

师:还有一关,平平很想闯过去,不知道同学们想不想闯呢?

生:想。

(出示课件5,师叙述,多美的一幅画呀!

你观察到了些什么?说出来好吗!)

生:很红很红的苹果。

生:很绿很绿的`树。

生:很蓝很蓝的天。

生:很漂亮很漂亮的房子。

生:很美很美的花。

生:很长很长的路。

师:你们的眼睛多亮,小嘴多巧,说的多好啊!

老师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孩子们且个个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师:你们在这间教室里还发现了什么?(孩子们四处张望后回答)

生:很多很多的老师。

生:很多很多的人。

生:很白很白的墙。

生:很大很大的字。(墙上贴的标语)

生:很亮很亮的灯。

生:很好看很好看的电视。

生:很美很美的花。(黑板上张贴的梅花)

今天,同学们闯的关比平平还多,搭的房子比平平还漂亮,表现非常好,那老师就把这朵漂亮的花奖给一(1)班的同学吧!

(师带头鼓掌,孩子们热烈的鼓掌。)

五、实践活动,巩固提高

师:最后,老师还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用不同的色彩画一些漂亮的、不同形状的房子,看谁画的,拿出你们的彩笔,开始画吧!

(师巡视指导,掌握学情)

师:这位同学画的房子多美啊!

(边说边放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学生作品,其它同学看后仍在津津有味地画着)

师:好,时间过的真快,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我们和平平说再见吧!

(出示课件6,画面:平平说:同学们,再见!)

孩子们也不由自主地说:平平,再见!

师:好了,该休息了,谢谢小朋友们,下课。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2

活动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角、分的换算。

2、知道爱护人民币和合理计划、节约用钱。

3、初步培养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一台,打有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硬币的胶片一张,大红花10朵。

学生准备: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的硬币。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用投影仪出示打有5分2枚、2分5枚、1分10枚的硬币图,边指图边说:“今天,老师要看看同学们,看谁上课时最爱动脑筋,最爱交流汇报,老师就给最聪明的同学戴上大红花,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争取。好吗?”

生:好的。

师:用图上的硬币,你能用几种方法凑成一角?能说一说,并写出算式吗?

师: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5分、2分、1分硬币,像老师这样,按图在书桌上排列。(图略)

师:同学们摆好图后,看者图上的硬币,摆一摆,能说出很多种凑成一角的.方法吗?看谁最聪明?

二、引导探究,动手实践

1、小组活动:每4个同学为一组,小组协作活动,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议一议,动手实践,合作研究,解决问题。

2、汇报(讨论)结果:把各种汇报情况,让每组指名一位代表说一说怎样摆?算是怎样写?

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板书:

(1)2个5分就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为:5分+5分=1角

(2)1个5分、2个2分、1个1分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为:5分+2分+2分+1分=1角

(3)5个2分就是10分,等于1角。

算式为:2分+2分+2分+2分+2分=1角

3、深化研究:师:除了以上的三种凑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先摆5分的,再摆2分的,最后摆1分的。

师:好的,你真聪明。(师给他戴上一朵大红花)。你能具体说出摆的方法和算式吗?

生:1个5分的、1个2分的、3个1分的。

算式为:5分+2分+1分+1分+1分=1角

三、交流论证,学以致用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先摆5分的,再摆2分的,最后摆1分的。那么,5分的摆完了,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5分的摆完了,那么可以用2分的、1分的来摆,凑足10分就是1角。

师:你真了不起。(师给他戴上一朵大红花)。现在照这位同学说的,再进行小组讨论,说出凑的方法,写出算式。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自由讨论,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师:数一数,用图上的硬币凑成一角的方法共有几种?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生:共有10种方法。没有其它的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动手摆一摆、说一说、议一议、交流论证、归纳总结,写出了10种凑法和算法。戴上大红花的10名同学为这次活动课的“智慧之星”。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2个5分、5个2分、10个1分凑成一角的10种方法。希望同学们把这节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方法用到以后的学习中,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3

设计说明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人民币,所以对人民币并不陌生。在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然后根据教材提供的关系图,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兑换。

2.在教学时,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人民币的作用,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就是爱护我们国家的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从小养成存款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教材使用)

学生准备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教材使用)

教学过程

⊙出示情境,导入新课

1.铺垫。

课件出示教材52页4幅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说说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购买文具、买票、买报纸和存零钱)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人民币)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要用到人民币。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爱护人民币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国家。同时我们也要合理使用人民币,养成存钱的好习惯。

2.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看看它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列举出使用人民币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你们能认出几种?是怎样识别的?

学生说出这些人民币的名称和识别的依据。

(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等可以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认识。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能否对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分类,汇报交流。

预设

生1:按质地分,可以分为硬币和纸币两种。

生2:元的是一类,角的是一类,分的是一类。

生3:还可以按上面写的`年份分类。

……

学生汇报完毕后教师小结:用纸张做的钱币叫做纸币,用金属做的钱币叫做硬币。(板书:纸币、硬币)按照人民币的单位分类可以把钱币分为三类,即分别以元、角、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板书:元、角、分)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等值的,1角和5角的纸币和硬币也是如此。

3.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师: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老师要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

师(出示一张5角纸币):如果你用1角纸币来换老师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5张)

师(出示一张1元纸币):如果你用1角硬币来换老师的1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枚1角硬币?(板书:1元=10角)

师:还是换老师的1元纸币,请你选任意面值的人民币来换,并分别摆一摆,看用几张纸币或几枚硬币。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摆出几种情况之后,教师小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所换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也就是1元。(出示教材例2中的左图)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8,会认8个生字。

2.明白“跳礅上的歌”是什么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品质。

4.激发兴趣,导入情境,从“快乐”引申帮助理解课文,通过分析、比较进行思想教育。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领悟“跳礅上的歌”的含义。

2.体会最后一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准生字,记住字形。

2.初步熟悉课文内容。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有一群农村小朋友,他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条小河。小河上没有桥,要过这条小河只得踏着河里的条石排成的跳礅儿。晴天过河还好说,阴雨天过河麻烦就大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跳礅上的歌》,看看这些农村小朋友是怎么过河的。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留意课文中的生字。

2.老师范读课文,请学生们将生字标上记号,标出自然段序号。

3.用自已的话说说读完课文后懂得了什么。

三、读准字词,记忆字形

1.自由交流: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该怎么分辨?

2.“朝”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zhāo”不读“cháo”。“涨”也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ǎng”。“映”和“更”不要误读为前鼻韵母“yìn”和“gèn”。“深”是前鼻韵母,不要弄错读成了“shēng”。

3.我们一起把这些易读错的字音读一读。

4.识记字形,交流各自记住字形的方法。左右结构:朝、映、踏、深、渡、船。左中右结构:涨。独体字:更。

四、认读生字,巩固识字

1.出示卡片。

dūn jiàn cóng hún zhuó xuán wō

礅 键 淙 浑 浊 旋 涡

2.用上面的拼音辨析它们的读音。

3.小组读、男女生竞赛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五、自由读课文,熟悉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跳礅上的歌”是什么意思。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品质。

一、检查生字,复习巩固

1.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2.请学生分别说出“朝”“深”的不同读音。

3.学生互助纠错,老师重点指导易错字。

二、导入新课,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揭题导入:“跳礅”是什么?

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

过跳礅的时候,大哥哥、大姐姐(或老师)会有什么表现?他们会说些什么?趟过小溪后,我们是什么心情?会怎样表示感谢……

4.自学最后两个自然段,再与第2自然段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虽然时间、天气不同,过跳礅的方式不同,但师生之间团结互助的情谊始终不变。

5.读第4自然段中“唱着一支赞美的歌”,体会蕴含的感情。

三、朗读指导

1.让学生反复读,自读自悟。

2.老师导读,重点答疑。

3.小组竞读,整体提高。课文第2至4自然段在情感上步步推进,朗读时要读出讴歌、赞美之情。

四、课堂小结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过跳礅的时候,大哥哥、大姐姐(或老师)会有什么表现?他们会说些什么?趟过小溪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会怎样表示感谢……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和运用词语。

2.字、词、句子的训练。

一、识字加油站。

例:云+ 力=( ) ( ) 日+( )=( ) ( ) 纟+ ( )=( ) ( )

阝+( )=( ) ( ) 亻+( )=( )( ) 礻+ ( )=( ) ( )

二、选字填空。

深 升

1.太阳慢慢( )起来了。

2.小河的水真( )啊!

在 再

1.你现( )还好吗?

2.( )见了,朋友们。

三、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朝 { 涨{

四、照样子填空。

例:一( )小溪 一( )跳礅 一( )黑色的琴键

一( )渡船 一( )赞美的歌 一( )有趣的故事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说一说数的组成。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写作:24读作:二十四)

(三)新课:

1、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42读作:四十二

2、(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43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读作:四十三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过九的数:39,49,59,69,79,89,99、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4)巩固练习

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6

教学内容:课本93——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器、小闹钟学具(学生人手一个)。

教学重难点:

学会看钟表上的半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 出示丽丽上学、读书、运动、复习的图片。

2.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丽丽还没有学过钟表的表示法,你能帮帮它吗?你能正确的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丽丽早晨7点半去上学。

师:他在什么时刻读书呢?

生:9时半读书。

师:下午丽丽他们有一节体育课,你知道丽丽做操是在什么时刻吗?

生:4时半他在做操。

生:6时半复习

揭示课题:丽丽是个很守时的孩子,他每天7点半去上学,9时半读书,4时半做操,6时半复习。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半时。(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课件出示3时半钟面。

师: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刻吗?请用你的学具钟表,依照图上钟面拨一拨。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主汇报:时针指向2和3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2半。

3. 依次出现2时半、8时半、10时半

请小朋友们观察,并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2时半、8时半、10时半它们的分针都指向6。

师:半时和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整时它的分针都指向12,半时它的分针都指向6。

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4. 引导学生观察半时的写法。(讨论)多个半字

整时有几种表示法?想一想半时的电子表表示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归纳: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三、实践应用

1.想一想你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完成小英的作息表。

2.游戏活动

师: 教师说出几个时间,让学生用钟表学具拨一拨。

师: 同桌合作,一个说时刻,另一个拨出来,相互交换。

3.让学生任意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一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后,鼓励同学们上台讲一讲自己最喜欢在那一时刻干什么?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知道了时间是很宝贵的,希望小朋友们像明明一样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五、拓展创新

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六。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一年级下册语文工作计划推荐6篇

2023一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一教案通用7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一教案7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一教案模板5篇

小学一年级开学安全教育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心理教育教案7篇

小学一年级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加与减教案7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加与减教案推荐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5737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