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文档网 >方案大全

中班整理教案7篇

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清晰地设定教学目标与预期成果,我们要明白教案不只是教学流程的罗列,还得有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定,​,下面是顺风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整理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整理教案7篇

中班整理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知道要保持房间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齐。

2、 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能按物品的种类有序地摆放物品。

活动准备:

1、 请家长提供幼儿房间的照片。

2、 故意弄乱的`教室或活动室。

3、 练习册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进入活动。

——教师:你有自己的小房间吗?你的房间里有什么?爸爸和妈妈的房间里有什么呢?(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2、教师出示照片,让幼儿猜测这些分别是谁的房间的照片。

(1、)教师:猜猜这是谁的房间?照片上的房间让你有什么感觉?

(2、)幼儿猜测并回答。教师小结:照片中的房间有的比较凌乱,有的比较整齐。

3、引导幼儿讨论使房间整齐的方法。

(1)教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房间整整齐齐呢?

(2) 幼儿讨论交流。

(3)请房间整洁的幼儿说说自己或父母整理房间的经验,如按照物品归类,将物品有序地摆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等等。

4、让幼儿学习按照有序的方法收拾教师里的用品。

(1)教师:你们看,我们的教师很乱,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收拾教室吧。

(2)幼儿开始动手分区收拾教室。

5、幼儿间交流将教室收拾整齐的方法。

中班整理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分清衣服的正面和反面,会将衣服翻正、有序放入衣柜中。

2、通过主动探索、同伴学习等方式,寻找整理服装的方法。

3、在游戏的情景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衣柜一个、幼儿服装若干(开衫、套头衫、裤子)、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体验,自如展现自己整理服装的能力。

1、“老师这里有很多衣服,谁愿意帮助老师把这些衣服叠整齐,放进衣柜里?”

2、幼儿自选一件服装进行整理,并放进衣柜里。

二、经验分享,区分不同服装正、反面,探寻翻正服装、整理服装的方法。

1、师生共同寻找服装正、反面的不同。

“你觉得这条裤子整理得好?为什么?”

(没有将裤子翻正、裤子是反的)

“裤子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呢?”

(口袋、小花、毛毛的边,……)

“这件开衫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呢?”

(口袋、小花、毛毛的边,……)

“这件套头上衣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呢?”

(口袋、小花、毛毛的边,……)

2、师生共同探讨将服装翻正的方法。

“这些衣服都是反的,谁来想办法把它们翻正呢?”

“怎样将裤子翻正呢?”

(将手从裤腰进去,到裤脚处伸出手,抓住裤脚,将手从裤管里退出。)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翻过来?”

(自主探索将开衫和套头衫翻正的不同方法。)

3、师生共同总结整理服装的方法。

“我们应该怎样整理衣服呢?”(翻正,扣纽扣、拉拉链,叠整齐)

三、动手实践,自主尝试翻正服装的`方法,并有序放入衣柜中。

1、幼儿整理服装,并放进衣柜。

“老师这里还有一筐衣服,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把这筐衣服整理好、放进衣柜,再把原来放进衣柜的衣服检查一下,看看这些衣服整理好没有。”

2、幼儿相互检查,体验成功的快乐。

“请小朋友检查衣柜里的衣服整理的好吗?”

活动延续:

1、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每天自己穿脱衣裤、整理服装。

2、在班级健康区设立“整理小衣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整理服装。

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可以最大限度地迁移幼儿的已有经验,大大促进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孩子们大胆想,勇敢做,气氛轻松活跃,玩得尽兴,体现了老师的快乐教学与幼儿的快乐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身心也得到了健康发展。

中班整理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正确叠被子,整理床铺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己做事的图片,小床,床上用品等。

活动重点:

掌握叠被子整理床铺的方法的方法。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看一组图片,播放录像。

提问: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自己吃饭,自己叠被子等)

那么你们平时在家里,都有那些事情是自己做的?让幼儿畅所欲言。

二、请两个在家里自己叠被子的幼儿演示一下,自己在家里是如何叠被子的。

三、教师示范叠被子的正确方法:先将被子铺开,自己站在长的一边,将长的两边都向中间对折,再将短的两边对折,这样被子就叠好了。

四、游戏:比比谁最棒

每组选两个幼儿进行比赛,教师进行小结。

五、刚才我们学会了叠被子,那么怎样让我们的床铺变得更整齐呢?

六、出示一个比较乱的床铺,应该怎样让这个床铺变得整齐?请一名幼儿整理并说出自己是如何整理的.?(玩具放在玩具柜,书本放在书架上,衣服叠整齐,被子放在床的一边,合起来的一边朝外,枕头放上去等)七、那么自己在家里应该如何做呢?(如:不乱放东西,自己整理自己的床铺等)

活动延伸:

家长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幼儿的进步要及时的表扬。

对能力较差的幼儿,要多鼓励。并让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差的,让幼儿自己体验整理床铺。

中班整理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幼儿园生活即将结束,幼儿要进入小学接受正规的学校。这要求幼儿在习惯养成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要提高幼儿整理学习用品的能力,让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这个关键期,为入学打好基础。现在的幼儿都是家中的小皇帝,从小爸妈惯着,爷爷奶奶宠着,养成了一种依赖的性格,不主动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为了使幼儿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我设计了“整理小书包”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书包的结构和各部分的用途,并学会爱护小书包。

2、学习整理书包,培养有序整理文具、书本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清楚并大胆的讲述自整理书包的方法。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书包的结构和各部分的用途。

活动难点:学习整理书包,培养有序整理文具、书本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书包、(幼儿用书、田字格本、水彩笔、绘画本、铅笔、橡皮、铅笔盒)。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师:孩子们,让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音乐吧!小朋友们好听吗?歌中唱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哦,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这是一首好听的《上学歌》。我们天天来幼儿园都带什么来了?(书包)那好,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我们的小书包。

二、引导幼儿了解书包的结构及用途

1、师: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书包呢?(幼儿介绍书包)

2、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咱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心爱的小书包上面有漂亮的颜色和图案,还有两根背带最重要的是小书包有许多层,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小书包的两侧还有两个小兜。小书包有这么多层和兜,用起来一定会很方便。

3、引导幼儿了解书包的用途

师:(拿一书包)这个小书包有几层?一样大吗?你认为每一层放什么比较合适?

咱们的学习用品也是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大层放大一点的学习用品,小层里放小一点的学习用品。这样呢,容易放,也不会损坏学习用品。小书包还有两个小兜呢,可以把常用的小东西放在里面,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出来。小书包用起来很方便。

三、幼儿整理小书包

1、幼儿尝试整理书包

小书包到底应该怎么用呢?老师准备了你们常用的物品你认为所有这些东西放在书包的哪一层、哪里合适呢?现在,试着把这些东西放进书包里。)

2、个别幼儿介绍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放的?

教师小结:我们把大书本放在大层里,小的物品放在小的里面,铅笔盒放在最外侧的一层里,经常用的纸巾放在侧兜里。

3、引导幼儿分析探讨整理小书包的最佳方法

师:小朋友的放法不太一样,但是怎样放才最合适呢?

让幼儿充分的交流、讨论。一致认为刘涛小朋友的放法比较好。因为分类分层放拿取东西方便也很快。

4、爱护小书包

师:小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天天和我们在一起,那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小书包呢?

教师总结:孩子们,现在咱们都学会了自己整理小书包了。如果我们每次整理小书包都像现在这样分类分层来放,每一样东西都放在固定的地方,那拿取会更方便,再拿就知道上哪去拿了。要学会爱护我的小书包,脏了就把书包洗一洗。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没有和小朋友不一样的整理方法?请你再次整理一遍。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表现很积极,兴趣很高,充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很适合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让孩子们学会了怎样整理书包,书包的整理是孩子最有益的经验,通过实践练习整理小书包,幼儿都能熟练地把小书包里的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了。在活动最后,我又利用歌曲“上学歌”,让幼儿在唱唱、跳跳中进一步感受背上小书包的神气,激发上小学的愿望。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目标设定上不太合理,在让幼儿介绍自己书包是应让孩子多说,老师少说,在活动中要照顾到全体幼儿,教师应该简单介绍整理方法,让幼儿更直观的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

中班整理教案篇5

教案是我们课堂授课的蓝本。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中班社会《我会整理》教案,供参考阅读!

活动目标:

1、知道要保持房间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齐。

2、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能按物品的种类有序的摆放物品。

活动重点:

知道要保持房间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齐。

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能按物品的种类有序的摆放物品。

活动准备:

1、请家长提供幼儿房间的照片。

2、练习册。

3、故意弄乱教室。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讨论进入活动。

1、师:你有自己的小房间吗?你的房间里都有什么?

2、师:爸爸妈妈的房间里有什么呢?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二、教师出示照片,让幼儿猜猜这些分别是谁房间的照片。

1、教师:猜猜这是谁的房间?照片上的房间让你有什么感受?

2、幼儿猜测并回答。

3、教师小结:照片中的房间有的比较凌乱,有的比较整齐。

三、引导幼儿讨论使房间干净整齐的方法。

1、教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房间整整齐齐的呢?

2、幼儿交流讨论。

3、请房间整洁的幼儿说说自己或父母整理房间的经验,如按照物品的归类,将物品有序地摆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等。

四、让幼儿学习按照有序的方法收拾教室里的用品。

1、教师:你们看,我们的教室很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收拾教室吧!

2、幼儿开始动手分区域收拾教室。

五、幼儿间交流将教室收拾整齐的`方法。

教师:现在你们自己动手整理了教室,也把原本凌乱的教室整理得整整齐齐了,你能从中找到整理教师的好方法吗?谁能来说一说?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呢?

师、幼小结:按物品的用法、材质等归类摆放好。

六、介绍练习册的操作方法。

1、教师:在我们练习册的第六页有一个“我会整理”的练习题,需要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打分噢!看看你能为自己打几分呢!

2、教师:首先看看自己会做哪些事?是不是每天都在做呢?还是今天做了,明天又不做呢?

3、教师小结:整理不是一天的事,我们只有每天都在整理,时时在整理才能让我们的教室、寝室,我们自己的小房间整整齐齐的。

中班整理教案篇6

设计思路:

在生活中,人们常需要将一些材料、物品进行收拾、整理,而学习收拾、整理物品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就是一个学习分类的过程。让幼儿为分类并整理好的物品制作标记,能使幼儿对标记的含义的认识具体化。结合新年给弟弟、妹妹送礼物设计了此次按物品特征及用途归类的活动,在引导幼儿按物品特征逐级归类的过程中,幼儿有序整理物品的`能力和习惯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归类,并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2、在活动中学习有条理的收拾、整理物品。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按标记或用途分类的基础。

2、教学具准备:

(1)实物10种:薯片、饼干、果冻、儿童衣服、裤子、围巾、帽子、小汽车、油泥、万花筒。(数量从4-10不等)。

(2)大小相同的塑料篓10只、塑料袋10只、纸箱3只。

(3)黑色水彩笔(同幼儿数)、白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1、以整理礼物为情景,引导幼儿将物品按种类摆放在一起。

(1)各种物品散放在桌上。“托儿所的弟弟妹妹收到许多的新年礼物,但他们不会整理,送来想请你们帮他们整理。先看看有哪能些礼物。”“怎样整理才整齐呢?”(把果冻和果冻放在一起……)“这有许多篓子可以把相同的东西放进一个篓子里,要摆放整齐。”

(2)根据幼儿整理的情况分别说说每个篓子里放的是什么礼物?有什么用?

2、学习按用途归类:

(1)讨论归类的标准:

“托儿所给了我们三个纸箱让我们把礼物装进去,你们看看可以把哪几种礼物放进一个箱子里。”“为什么这几样礼物可以放进一个箱子里?”

讨论结果:按这些礼物的用途(吃、穿、玩)分别装箱。

(2)分别将物品放进塑料袋

“怎样将这样礼物放进箱里才不会放乱和碰坏它们呢?这里的塑料袋能用吗?”(幼儿分工合作将礼物装入袋中,分别放进三个纸箱里)说说三个纸箱里都放的是什么礼物。

3、为礼物设计标记:

(1)启发幼儿制作物品标记

“这三箱礼物运到托儿所怎样让弟弟妹妹知道箱子里装的是什么礼物?”

(2)幼儿自己设计与制作标记

教师展示贴有幼儿制作标记的纸箱,引导幼儿说说箱子里装的都是什么礼物。(箱子里有小汽车、万花筒、油泥都是玩的礼物。)

4、结束活动:

将礼物送上托儿所来的汽车。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角中,教师可提供具有明显职业特征的物品,让幼儿进行归类,并设计相应的标记。如:将医疗器械、理发工具、炊具等进行分类。

活动反思:

通过小朋友亲自参与整理,让他们体验到有效整理物品,感受有序地进行整理的成功感和快乐感。通过活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加强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发面我要都下功夫。

中班整理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并按自定的标准来分类。

2.与同伴合作整理游戏区,培养收拾玩具的习惯。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事先确定要整理的游戏区,如:建构区、娃娃家。

2.篮子。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一起检查游戏区是否整齐,提议整理游戏区,把玩具分类放好。

2.与幼儿讨论怎样把玩具分类,例如:

按颜色分类;

按类别分类;

按玩法分类。

3.与幼儿达成共识后,老师协助在篮子外贴上标志或指示语,如“洋娃娃”或“红色的玩具”等。

4.幼儿自愿组合分成几组,分别负责整理不同类别的玩具,请幼儿分工合作把玩具分类放好。

5.玩具分类整理后,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检查各个篮子,看玩具分类是否正确,表扬幼儿将游戏区整理得非常干净整齐,并谢谢幼儿的帮助。

活动评价

能把游戏区的'玩具分类放好。

能与同伴合作整理游戏区。

活动反思

数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幼儿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去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同时它又具有逻辑性和严谨性,我们要注重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手脑结合,才能让他们更易理解和接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班领域教案参考7篇

中班袋鼠妈妈教案7篇

颜色歌中班教案7篇

语言中班教案通用7篇

语言中班教案优质7篇

中班篮球游戏教案7篇

青团中班语言教案7篇

中班笋娃娃教案推荐7篇

中班关于足球教案7篇

中班情绪教案参考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6896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