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文档网 >方案大全

大公鸡花公鸡教案8篇

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思想,认清自己的课堂节奏,教案是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事前书写的文字报告,下面是顺风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公鸡花公鸡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公鸡花公鸡教案8篇

大公鸡花公鸡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这是一个诙谐、生动的故事。故事通过公鸡和啄木鸟、蜜蜂比美这一情节,让幼儿明白:美不美就要看他能不能帮人们做事的道理。让幼儿欣赏故事,续编故事,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自己设想故事情节,并与同伴表演,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目标

1、知道“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要看他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的道理。

2、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要看他能不能帮人们做事。”的道理。

活动准备

公鸡、啄木鸟、蜜蜂、老马等头饰。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的兴趣:一只美丽的公鸡走来了,它走到啄木鸟跟前干什么呢?我们来听听故事《骄傲的公鸡》吧。

2、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段后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情节。

(1)、公鸡看到啄木鸟、蜜蜂和老马各说了什么?

(2)、啄木鸟又说了什么?蜜蜂也又说什么?老马呢,也又说什么?

3、请幼儿边听故事边模仿公鸡和啄木鸟的表情、动作,学说他们的话,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

(1)、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公鸡还是啄木鸟,蜜蜂,为什么?

(2)、再听故事,你们还可以表演公鸡或啄木鸟、蜜蜂、老马的表情及动作或说话

4、请幼儿续编故事。

5、请幼儿表演自己编的故事的结尾。

6、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尾。

7、小结。

8、延伸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自由选择头饰表演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活动选择的故事是一个诙谐有趣、有矛盾冲突并有深刻意义的故事。首先本次活动目标的定位注重发掘这个故事的深刻教育意义。另外,在活动的设计上设置悬念,让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创编故事的结尾,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让幼儿欣赏故事,教师用对比强烈的语气和夸张的动作来感染幼儿。让幼儿能了解故事中两种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对话,帮助幼儿去创编故事和表演故事。另外,教师在活动中还是比较注重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编故事的结尾和自主的表演。

不足之处在于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的提问环节中,启发性还不够,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对个别幼儿的观察不够全面,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以致有些幼儿的情绪不够高,进步不快。如何在幼儿兴趣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启发引导,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我想如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注意语言的启发作用,让整个活动更加全面,充分调动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效果。

大公鸡花公鸡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倾听故事的乐趣。

2、愿意与教师交流,鼓励幼儿大胆回答问题。

3、理解词组:东瞧瞧西看看,学习复述简单句。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故事视频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地上怎么这么脏呀?这是哪来的饭粒呢?

引导语:"这么好吃的饭掉在地上真可惜!"请幼儿把饭粒捡起来扔到垃圾桶,然后回到座位上来。

2、看图讲述故事。

教师:小朋友,你们平时吃饭掉不掉饭粒呀?你是怎么吃饭的?

出示小弟弟玩具,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这个小弟弟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猜猜他在做什么呢?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小弟弟吃饭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大公鸡和漏嘴巴》。

(1)看背景图讲述,请幼儿回答。

教师:这是哪里呀?(院子)教师:院子里都有什么?(小房子、小篱笆、牵牛花、蝴蝶、大公鸡)

(2)讲述故事一、二段后提问。

教师:大公鸡看见什么了这么高兴?你们猜猜大公鸡高兴的时候会说什么?

(3)引导幼儿复述故事中的简单句:好运气!好运气!今天碰到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

教师:大公鸡抬头一看,看见什么了?

(4)引导幼儿观察小弟弟的玩具,说出小弟弟的裤子上有饭粒,衣服上有饭粒,嘴巴上有饭粒。

教师:谁是漏嘴巴呀?

教师:小弟弟是怎么吃饭的?谁能帮助小弟弟想出一个不掉饭粒的好办法?

教师:奶奶是怎么说的?(复述词组:东瞧瞧西看看)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一次小弟弟有没有撒饭粒?那他是怎么吃饭的?

教师:大公鸡找到饭粒了吗?为什么?

3、操作台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小弟弟真的是漏嘴巴吗?大公鸡为什么说小弟弟是个漏嘴巴?

4、结束部分。

请幼儿说说,平常在吃饭的时候怎样才能不做漏嘴巴。

活动延伸:

在进餐过程中组织"不做漏嘴巴"的游戏,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大公鸡花公鸡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钢琴。

活动过程: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进行简单地歌表演,重点提醒幼儿左手动作。

二、学习歌曲《大公鸡》。

1、欣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学习按歌曲的节奏用左手打拍子。

3、学唱歌曲《大公鸡》,边唱边拍手。

4、分小组继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

6、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处理为默唱。

大公鸡花公鸡教案篇4

【教案目的】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漏嘴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2、教育幼儿吃饭要专心,不要浪费粮食;进餐时不随便讲话,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教案准备】

故事的ppt、录音。

【教案流程】

一、看图引出课题。

(请幼儿看图)师:小朋友们,你看看图画上的是谁呀?(大公鸡、小弟弟)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大公鸡和小弟弟之间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公鸡和漏嘴巴》。咦,漏嘴巴会是谁呢,难道小弟弟的嘴巴是漏的吗,听一听故事就知道了。

(环节一是导入。我以看图的形式引出故事的两大主人公:大公鸡和小弟弟,并且开门见山说出故事的题目,引发幼儿的猜想:小弟弟是不是就是这个“漏嘴巴”呢?请幼儿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故事的欣赏与理解。这符合幼儿的好奇心理,让幼儿有听故事的兴趣。)

二、倾听与理解故事。

1、第一遍完整欣赏(录音)

师: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第二遍分段欣赏(结合ppt)

师根据ppt引导幼儿说出图片内容,提问如下:

——“小弟弟坐在院子里干什么?小弟弟碗里的饭为什么撒得到处都是?”

——“大公鸡来了说什么?然后做了什么?大公鸡为什么说小弟弟漏嘴巴?大公鸡唱的是什么儿歌?”

——“小弟弟为什么哭了?奶奶对小弟弟说了什么?后来小弟弟还撒饭粒吗?”

(环节二是故事的欣赏与理解。该环节是接下去第三环节的铺垫,只有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才可以引发幼儿的讨论。因为是小班幼儿,所以在第一遍完整欣赏采取录音播放的形式只是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简单的感知,故事的理解主要以分段欣赏为主,因此在故事的第二遍欣赏时同时采用了ppt资料,并且随故事进展设立问题让幼儿在思考中一步步理解故事内容。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图以及回答问题较好地理解了故事内容,对于故事的主旨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即小弟弟的“漏嘴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三、引发讨论,体会故事主旨。

1、幼儿讨论:漏嘴巴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平常吃饭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做漏嘴巴呢?

2、教师总结:漏嘴巴是一个坏习惯。小朋友吃饭时要专心,不要浪费粮食。同时将幼儿的讨论结果编成一首儿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调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饭,饭菜全部吃光光。

(环节三是讨论环节。由于这是一次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上一环节对于故事的欣赏和理解只是该环节的一个铺垫。幼儿通过故事感知了“漏嘴巴”是个不好的进餐习惯,那么在进餐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不漏嘴巴呢,为此特引发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加深印象以在日后的进餐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这是本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文学作品回归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以提问:“漏嘴巴是不是一个好习惯,平常吃饭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不做漏嘴巴呢?”为切入,并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先自己探讨出好的办法,最后我及时地将幼儿的回答小结成儿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调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饭,饭菜全部吃光光。)

【活动延伸】

在日后进餐过程中组织“不做漏嘴巴”的游戏,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大公鸡和漏嘴巴》活动反思故事教学是幼儿园在社会教育中常用的方法,这与单纯的说教相比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大公鸡和漏嘴巴》是一个形象生动、又极具社会教育价值的故事。《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能力和习惯形成是靠日积月累的,并富有重复性的特点,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教育。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知道“漏嘴巴”是个坏习惯,同时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附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

一只大公鸡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找不到虫子吃,急得“咕咕咕咕”叫。

小弟弟捧着饭碗,坐在院子里吃饭。他一边吃,一边瞧着花蝴蝶飞来飞去,饭粒撒了一身,撒了一地。

大公鸡看见了,可高兴啦!它连忙跑了过去,嘴里嚷道:“好运气,好运气,!今天找到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

大公鸡跑到小弟弟身边,啄起地上的饭粒来,“哆哆哆”啄得可真快呢。真好玩小弟弟越看越高兴,连吃饭也忘了。

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地上的饭粒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大公鸡抬起头来看了看,好咧,小弟弟的裤子上也有饭粒,我来啄小弟弟的裤子了。

小弟弟说:“大公鸡,大公鸡,你怎么啄我呀!”

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我不是啄你,我是啄饭粒呢!”

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裤子上的饭粒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大公鸡抬起头看了看,好咧,小弟弟的衣服上还有饭粒,就来啄小弟弟的衣服了。

小弟弟说:“大公鸡,大公鸡,你怎么啄我呀!”

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谁啄你了,我是啄饭粒呢?”

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衣服上的饭粒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大公鸡抬起头开看了看。好咧,小弟弟嘴巴旁边有一饭粒,就开啄小弟弟的嘴巴。

小弟弟,害怕了,端起饭碗来就跑:“大公鸡,大公鸡,别啄我,别啄我!”

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别跑,别跑,我不啄你,你嘴巴旁边有饭粒,让我吃了它!”

大公鸡张开金翅膀,一跳,跳到小弟弟的肩膀上,朝着他嘴巴上的饭粒,“哆”的啄了一下。

小弟弟哭了起来:“奶奶来呀,奶奶来呀!”

大公鸡可高兴呢。他说:“小弟弟是漏嘴巴,掉下饭来让我吃得乐哈哈,”

奶奶来了,小弟弟问奶奶,“奶奶,我的嘴巴漏吗?”

奶奶说:“傻孩子,哪有漏嘴巴呀,是你吃饭的时候,东看看,西瞧瞧,把饭粒撒了。”

奶奶又给小弟弟盛了半碗饭。“快吃,快吃,可别再撒了。”

小弟弟,端着饭碗吃饭。大公鸡又来了,它说“我还没吃饱呢,漏嘴巴,漏嘴巴,撒点饭粒让我吃呀!”

大公鸡等呀,等呀,怎么了,一个饭粒也没吃到。哦,小弟弟这回吃饭,可不东看看西瞧瞧了!

小弟弟把饭吃得干干净净,拿着空碗让大公鸡瞧了瞧,对它说:“我是好弟弟,不是漏嘴巴。”

大公鸡没办法,耷拉着脑袋,只好去找虫子吃了。

大公鸡花公鸡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地听故事,能记住故事的名称、角色,理解其内容,对故事有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找出故事中优美的语句,并能初步理解其词义。

3、在一边听、一边议论故事的过程中,知道公鸡因为贪吃,又爱听恭维的话才上当受骗。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金鸡冠的公鸡》故事图片、道具:公鸡木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交代任务,教师出示公鸡木偶,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啦?它不是一只普通的公鸡,它是一只“金鸡冠”的公鸡。

二、基本部分:

幼儿听故事。

1、教师结合图片讲故事一遍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

2、教师再次讲述故事,提醒幼儿注意各角色间的对话及个角色间的不同语调。

(1)“请小朋友想象公鸡被狐狸捉走几次?”“狐狸每次是怎样骗公鸡的?狐狸每次骗公鸡说的话一样吗?”老师示范狐狸第一次骗公鸡和第二次骗公鸡的语言,让幼儿讨论有什么不一样?

(2)老师示范狐狸第三次骗公鸡的语言,请小朋友讨论和第一次、第二次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引导幼儿讨论后启发小结:狐狸很狡猾,为了把公鸡骗出来,所以三次说的话都不一样。

(3)“公鸡为什么会被狐狸捉走那么多次?公鸡有什么缺点呢?”引导幼儿讨论后启发小结:公鸡有缺点,因为贪玩,爱听好话,所以才受骗的。

3、这个故事很好听,“里面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找出来好吗?”

听后组织幼儿讨论。

1、“画眉鸟、猫叮嘱公鸡什么?什么叫叮嘱?”

2、“公鸡为什么忍不住?什么叫忍不住?”

3、狐狸把公鸡捉走,走过了什么地方?

(1)什么是黑幽幽的森林?

(2)什么是急腾腾的河流?

(3)什么是高耸耸的山顶?

(4)画眉鸟和猫去救公鸡时,在狐狸洞前唱了什么?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听了三遍故事,小朋友喜欢这个故事吗?下次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课后反思:

?金鸡冠的公鸡》是幼儿园语言教材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部文学作品,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生动、形象,是幼儿所喜欢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故事 的提问时能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引出问题讨论,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我班幼儿能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渐渐对这个故 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指导老师点评(张燕飞) 指导老师点评(张燕飞)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通过向幼儿提出启发性问题来帮助幼儿理 解故事内容,使幼儿对《金鸡冠的公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充分挖掘故事的教育作用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对故事情节的记忆还不熟悉,建议下次活动应该重点在幼儿对故事角色之间的对话的理解和掌握上下功夫。

大公鸡花公鸡教案篇6

案例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表演游戏是幼儿的一种游戏形式,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的戏剧活动,它以文艺作品为内容,以幼儿扮演作品中人物(角色)为表演手段,通过表演再现文艺作品的内容与文艺作品的情感。它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的重要手段。儿童文学作品中鲜活而有趣的角色是幼儿爱模仿的对象,虽语言简单、重复.动作零碎,幼儿却乐此不疲。为此,根据我班幼儿爱模仿,喜欢表演的特点,我选用了《金鸡冠的公鸡》做为表演游戏的内容。如何让大班幼儿将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生动形象地表演出来,我进行了以下探讨。

总目标

1、幼儿能大胆地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文学作品,在表演中能合作表演,协商分配角色,互相化装。

2、培养幼儿的表演欲望和自信心,乐于参加表演。

第一次活动:故事《金鸡冠的公鸡》(一)

活动目标

1、通过反复地听故事,使幼儿能记住故事的名称、角色,理解其内容,对故事有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找出故事中优美的语句,并能初步理解其词意。

3、在边听、边议故事的过程中,使幼儿知道公鸡因为贪吃,又爱听恭维的话才上当受骗。

活动准备

?金鸡冠的公鸡》的故事图片和录音,公鸡木偶。

活动过程

(一)、交代任务。

1、出示公鸡木偶,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公鸡)它不是一只普通的公鸡,它是一只“金鸡冠”的公鸡。

2、介绍故事名称。

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讲讲它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金鸡冠的公鸡》,仔细听听故事里有谁?

[反思:我以出示木偶公鸡的形式引题,符合幼儿的具体形象性特点,为后面活动的开展做了铺垫。同时,向幼儿抛出问题,为此,小朋友们最想知道的是这个故事讲了什么?故事里有谁?]

(二)、听故事。

1、老师结合图片讲故事一遍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猫、公鸡、画眉鸟、狐狸)

2、老师再讲一遍故事,讲完后提问:

(1)请小朋友想想公鸡被狐狸捉走几次?

(2)狐狸每次是怎样骗公鸡的?狐狸每次骗公鸡说的话一样吗?

老师示范狐狸第一次骗公鸡和第二次骗公鸡的语言,让幼儿讨论有什么不一样?

老师示范狐狸第三次骗公鸡的语言,请小朋友讨论和第一次、第二次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

幼儿讨论后小结:狐狸很狡猾,为了把公鸡骗出来,所以三次说的话都不一样。

(3)公鸡为什么会被狐狸捉走那么多次?公鸡有没有缺点呢?

幼儿讨论后小结:公鸡有缺点,因为贪玩,爱听好话,所以才受骗的。

[反思:本环节通过教师的语言示范,引导幼儿在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故事的内容和主要情节。幼儿很快地明白狐狸为什么对公鸡的三次对话都不一样,知道公鸡因为贪玩,爱听好话,所以才上当受骗。]

(三)、这个故事很好听,里面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找出来好吗?(听故事录音)听后组织幼儿讨论:

1、画眉鸟、猫叮嘱公鸡什么?什么叫叮嘱?(“叮嘱”就是告诉一遍又一遍,告诉一遍又一遍。画眉鸟、猫再三告诉公鸡要听话,不要上狐狸的当,受狐狸骗。

2、公鸡为什么忍不住?什么叫忍不住?(因为贪吃,听狐狸说不给他吃小豆,就赶紧把头伸出了窗口说:“干什么不给我吃!”)

3、狐狸把公鸡捉走,走过了什么地方?

(1)什么是黑幽幽的森林?(就是一大片很偏僻、很安静,光线很暗的森林。)

(2)什么叫急腾腾的河?(就是水流很急,水的浪花像跳起来一样。)

(3)什么是高耸耸的山顶?(就是山很高很高,很陡很直,很难爬上去。)

(4)画眉鸟和猫去救公鸡时,在狐狸洞前唱了什么?

(四)、总结

今天我们听了三遍故事,你们想不想表演这个故事?下次我们就来表演吧。

活动反思

?金鸡冠的公鸡》是幼儿园语言教材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部文学作品,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生动、形象,是幼儿所喜欢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故事的提问时能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引出问题讨论,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我班幼儿能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渐渐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指导老师点评(张燕飞)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通过向幼儿提出启发性问题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对《金鸡冠的公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充分挖掘故事的教育作用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对故事情节的记忆还不熟悉,建议下次活动应该重点在幼儿对故事角色之间的对话的理解和掌握上下功夫。

第二次活动:故事《金鸡冠的公鸡》(二)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初步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学习狐狸和公鸡的对话以及猫和画眉鸟的语言,并试着让幼儿学习旁白。

2、启发幼儿初步能用表情、动作、语调的变化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地参与表演。

活动准备

头饰

活动过程

(一)交代任务

老师知道小朋友都想上台为大家表演,老师也很想表演,现在老师来表演,谁来帮老师讲旁白。

(二)老师表演一遍,幼儿分析、评价学习。

1、狐狸用什么样的语言、动作骗公鸡的?(狡猾的声音)

2、怎样才能表现出狐狸狡猾的样子呢?

引导幼儿分析讨论后小结:狐狸的声音要尖尖的,声音要拉长,身体要扭来扭去,眼珠子要转来转去。

3、公鸡被狐狸捉走后,心里怎样想的?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向猫和画眉鸟求救?

幼儿讨论后小结:公鸡很着急、很害怕,声音要喊的越来越大,猫和画眉鸟才听得见。

4、公鸡不听话,一次一次地被狐狸捉走,猫和画眉鸟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幼儿讨论后,学习猫、画眉鸟和公鸡的对话。

[反思:此环节充分体现了幼儿启发性和创造性原则,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启发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表现狐狸、公鸡的语言和动作。运用分析、讨论法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三)请个别幼儿带上头饰表演,幼儿集体配旁白。

(四)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们观看了表演,你们喜欢表演吗?如果大家都来表演,我们的道具又不够,怎么办呢?(小朋友讨论)

范淑婷、宝阳、余晨小朋友都说:在做些头饰。

李婧萱说:叫妈妈教我做狐狸的衣服,我要表演狐狸。

廖振杰说:我也要表演狐狸,我要做狐狸头饰。

高俊杰说:我要做鸡冠,我要表演公鸡。……小朋友们你一句我一句议论开了,于是,生成了第三次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大胆地让幼儿对故事中“狐狸、公鸡、猫和画眉鸟”的语言进行分析、评价的尝试,让幼儿在相互讨论中,加深对故事情节以及角色对话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相互对比,最终讨论出符合角色特点的语言和动作进行表演,大胆地刻画角色的形象,为后面的表演做好铺垫。

活动的最后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没想到小朋友表现出对制作道具有很强烈的欲望,于是决定下次活动让幼儿自己来制作表演道具。

指导教师点评(张燕飞)

1、教师生动形象的示范演出,使幼儿在耳濡目染中产生了表演的冲动,并逐渐为幼儿所演绎。

2、本次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幼儿在众多答案中进行总结,问题的设计灵活。

3、教师能在活动的最后能抛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激发幼儿再创作的欲望,思路清晰,想法独特。

第三次活动:制作表演道具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废旧材料表现头饰、服装等表演工具。

2、运用基本元素的发散性联想:寻求相同的表现方式进行学习表现。

3、操作完毕后,将桌面、地面收拾干净。

活动准备:

1、各种废旧材料(如:塑料袋、编织绳、碎布、纸袋、挂历纸、卡纸、纸盒等)

2、剪刀、双面胶、透明胶、胶水、油画棒、牛筋等。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你们想表演《金鸡冠的公鸡》吗?那么,你们想自己做表演道具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老师提供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思考这些材料可以做什么。

子烨:纸盒的纸很硬,可以做头饰。

陈瑶:挂历纸可以做衣服,我要用它做公鸡的羽毛。

昱恒:老师,做操的器械戴在头上可以变成“鸡冠”。

苏畅:我们玩游戏的“尾巴”也可以做成狐狸的尾巴。

婧萱:老师,这些布可以做成画眉鸟的翅膀。…….

师: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动手吧。

[反思:这一环节,运用直观性原则,让幼儿观察老师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并根据材料激发幼儿想像的空间,引导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想像,为后面的制作活动打下基础。]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小朋友们自己选择材料来做你喜欢的道具,也可以多做一些,不同样式的都可以。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进行评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针对上次活动结束时引发幼儿讨论时生成的活动。在材料的准备上做了充分的准备,投放的材料便于幼儿操作和探索,对于较难操作的材料,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了一些半成品,这样,幼儿通过努力就能完成。幼儿的想像力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所想的'、所做的、出乎意料。

在做头饰时幼儿画的头饰图案比例掌握不准确,多数偏小。于是,在活动中,我及时该变方式,自己先用铅笔为幼儿画上轮廓,幼儿进行钩边、涂色,最后帮助幼儿上牛筋,老师和小朋友共同完成。

指导教师点评:

1、为使幼儿的表演游戏在自然状态下得以逐步升华,视表演冲动内化为主动活动,教师及时因势利导,创设良好环境,提供自由空间和丰富材料,扩展表演内容和形式,确保游戏展开,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并引导幼儿自制服饰道具,就地取材,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和创造潜能,使之不断获得愉悦的成功体验。

2、幼儿的想像力非常丰富,想出了许多好的方法和建议,但,毕竟幼儿年龄小,能力有限,做出的道具比较粗糙。建议:这次活动如果能开展成“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收效一定更好。

3、在幼儿制作道具过程中,如果能播放一些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操作会更好。

第四次活动:我们来演童话《金鸡冠的公鸡》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主动学演的基础上,要求幼儿自由结合,协商分配角色,合作表演。

2、要求幼儿表演时,声音响亮,让人听明白。自己布置场景、准备道具,共同商量决策。

3、积极愉快的表演角色。

活动准备:

1、为幼儿提供小图片:琴、山、树片篮子和家长为小朋友准备的道具。

2、幼儿在活动中制作的部分道具。

3、家长为幼儿制作的道具。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活动

(1)师:你们想表演《金鸡冠的公鸡》吗?如果想表演,你们可以怎样表演?

(2)老师组织大家讨论:在分配角色时因该怎么分比较好?(大家互相协商)

2、决策性活动

(1)教师先请几位组织能力强的幼儿(7位)担任每组的组长,其他小朋友自由组合,大家商量、分配角色。

(2)提出表演的要求:表演要在指定场地进行。

(3)幼儿自由活动。教师分别来小组了解幼儿“决策”情况。

4、分组表演,教师观察指导。

[反思:观察中发现廖振杰小朋友这组表演得很好,他们并不是完全照搬,有一定的创新。于是,立即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肯定、表扬。婧萱这组小朋友表演完后,他们懂得交换角色再进行表演。宝阳这组的小朋友在场景的布置上与众不同,他们自己将“公鸡”的家和狐狸洞进行了装饰。活动中我没有给幼儿太多的指导和暗示,目的在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协商,分配角色所需的道具,以次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不过在游戏中还是出现个别幼儿争角色和抢表演道具现象,发现后,我及时进行处理,让幼儿自己说应该怎么办?让幼儿明白:大家不相互合作是不能表演好的。]

5、游戏评价

(1)幼儿自评和互评。

请小朋友说说你们表演的好吗?你觉得谁表演的好?为什么?

[反思:评价环节我采用了幼儿自评、互评和老师点评的形式进行。在幼儿自评和互评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自信,勇敢地说出自己表演得好,也能大胆地对同伴的表演进行评价。通过幼儿的相互评价,我认为对幼儿辨别是非,以及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不能避免幼儿间违心的对他人的评价,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加强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2)教师评价(教师从幼儿角色分配情况、道具的使用情况以及表演中幼儿语言、动作的表现上进行分析、肯定。)

活动反思:

教师不仅是一个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更是一个观察者。做为一个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幼儿,并对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同时,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好的想法,有创造性的活动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不仅能使幼儿更好的进行下一环节的活动,而且,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演欲望。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幻想能力与大胆创造表现能力同时都得到了发展,而且还在与同伴诉说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的感受中提高了语言交往能力。

指导教师点评:

1、教师在组织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在幼儿玩表演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演角色的形象,为幼儿提供了宽松、愉快的表演环境。以至于每组幼儿都能创造出同一内容的不同语言和动作,表演得生动、形象。

2、教师始终运用启发性原则,启发、引导幼儿进行分析和思考,让幼儿学会与同伴进行协商、分工、合作地进行表演,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合作意识以及交往的能力。

3、最后的评价环节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对自己的表演和同伴的表演进行评价这样非常好。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判断事物的分辨力。

4、如果能将整个活动过程拍摄下来,让幼儿观看后再进行评价活动会更客观,效果会更好。

三、案例研究启示

1、通过此案例的研究,可以看出幼儿对表演文学作品的兴趣。他们通过玩表演游戏,以具体、生动的形式来体会所表演对象的思想内容,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明辨是非,培养了幼儿美好的心灵和积极的情感,寓教于乐。

2、幼儿在玩表演游戏时,要协商分配角色、共同准备道具、场景,要克服怕羞、胆怯,并克制自己大胆地扮演角色等,这就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自信心和表演欲望。

3、在玩表演游戏过程中,幼儿接触了大量丰富、优美的语言。并学习运用语调、表情、动作去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情绪,这对发展幼儿的语言和表演才能有重要作用。

4、通过表演游戏的组织,教师从中受到很大启发,在道具的制作上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

5、引导幼儿进行角色分配时,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决定。(如:锤子、剪刀、布或轮流的方式等。)

大公鸡花公鸡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愿意自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乐意向同伴学习新编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了歌曲《大公鸡》。

2、大公鸡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大公鸡》。

2、要求把默唱部分唱清楚、唱准。

二、进行韵律活动《大公鸡》。

1、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自己创编歌词。

2、教师出示公鸡头饰,问:大公鸡是什么样?它们在干什么?请你用动作做出来?

1)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教师可指导幼儿用左手和右手结合做大公鸡的动作。

2)教师找出表演有特色的幼儿,为他带上大公鸡的头饰,并带领大家一起做。

3)引导幼儿在“扑棱”“扑棱”出摆动四次手避(公鸡扇动翅膀),动作要合上音乐节奏。

4)鼓励幼儿自己结伴(面对面)进行韵律活动。

大公鸡花公鸡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会唱歌曲。

2.尝试用动作表现公鸡的形象和洗澡方式。

重点难点:

反复感受、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会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教学电子资源:《大公鸡》。

2.歌曲:《大公鸡》

3.钢琴。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清唱歌曲两遍,请幼儿仔细倾听,并说一说歌曲的主要内容。

歌曲里面唱了谁在洗澡?它是怎么洗澡的?

三、播放教学电子资源中的歌曲,请幼儿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公鸡的形象及洗澡方式。

1.请幼儿讨论用什么动作表现歌词内容。(如果有个别幼儿创编的动作很好,可以请个别幼儿示范;如果幼儿没有更好的想法,教师可以示范。)

2.请幼儿尝试伴随歌曲做动作。(提醒幼儿关注歌曲的节奏,要随音乐一下一下地做动作。)

四、教师钢琴伴奏,请幼儿学唱歌曲。

五、播放音乐,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

六、分组表演。

七、小结。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贫困生申请书大1学范文推荐8篇

花主题策划活动方案优质6篇

花主题策划活动方案通用7篇

安全大排查总结报告8篇

撤销大处分申请书推荐8篇

撤销大处分申请书精选8篇

大单元说课心得体会8篇

大区域心得体会8篇

机修大班长年终总结8篇

18大调查报告推荐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922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