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需要与课堂实际情况相符,灵活调整,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培养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下面是顺风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二年级数学下教案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二年级数学下教案篇1
设计说明
在人类的智慧生长期,有5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即动作表征、表象表征、符号性表征、口头语言表征和现实情境表征。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就要灵活地实现5种表征之间的转化。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多种表征之间的转化,让学生借助学具分一分、摆一摆,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并结合动作,用语言说清楚,从而加深理解。
1.在操作中体会和感悟。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一边分一边说,反复强调“每2个一份”,体会这种分法与前面所学的分法的不同,同时理解不管分的结果是几份,每份一定是同样多的,突出平均分的含义。
2.重视动作表征或符号性表征到口头语言表征的.转化。
在分一分、摆一摆等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填一填、说一说,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的语言表述,为学习除法的含义奠定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旧知迁移
1.复习平均分的含义:昨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复习平均分的方法:二(1)班的小朋友要去科技馆参观,买了好多食品,昨天我们帮他们分了一些,现在还有8个果冻,要平均分给4名同学,各小组帮着分一分,然后说一说每名同学分了几个果冻。
3.学生以组为单位,用小棒代替果冻动手分一分,然后汇报。
4.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把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方法,现在老师要把这道题改一改,请同学们动脑思考,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出示教材10页例3文字部分)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
设计意图:以继续参观科技馆为线索,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然后把学生熟悉的问题进行改编,提出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探求新知,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经历包含分的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一分,然后汇报分的过程及结果。
(2)学生分组探讨解决“能分成几份”,一边分一边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然后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
2.探究包含分的含义。
(1)(课件出示例3分果冻的直观图)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如果不动手分,你能知道这个问题的结果吗?
(2)学生讨论,然后汇报方法。
方法一:刚才把8个果冻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个,要是每2个一份,一定是分成4份。
方法二:8个果冻,每2个一份,8能分成4个2,就是能分成4份。
(3)教师小结:这位同学能动脑思考,把这个问题想成8里面有几个2,真棒!这道题实际上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8里面有4个2,就可以分成4份。
3.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卡,探究平均分和包含分的区别与联系。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具体感知“每2个一份,8个能分成这样的4份”。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年级数学下教案篇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6页的内容及第17页练一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中掌握3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与掌握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
小棒。
学具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帮助小熊一起解决“需要几个轮子”这一数学问题,大家打开课本16页,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有一个小朋友在给三轮车安装轮子。
师:大家发现图中的数学问题了吗?
生:一辆三轮车3个轮子,9辆车需要几个轮子?
二、探讨新知
1、数一数,填一填。
师:一辆车3个轮子,2辆车几个轮子?
生:2辆车6个轮子。
师:好的,下面大家就用圆片代替轮子摆一摆、数一数,看看3辆、4辆……9辆车分别需要几个轮子,并把表格填完整。
(学生独立摆、数、填,老师个别辅导。)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填的?
生:我是每次加3、6加3等于9、9加3等于12……
师:好办法,就是每多一辆就多了3个轮子。用连续加3的办法可以算出9辆车需要27个轮子。
2、合作学习,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
教师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问: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生:摆一个三角形要3根小棒。
师:一个三角形是几个3?能列一个乘法算式吗?
生:1个3,1×3=3或3×1=3。
师:很好,同学们的乘法知识掌握得很不错。大家能编句口诀记住1×3=3吗?
生:一三得三。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自己编出乘法口诀。接下去,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两人一边摆三角形,一边说算式,编口诀,并把算式和口诀填写在课本16页试一试的第2小题中。
(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编写情况。)
3、集体交流反馈。
师: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同桌之间合作得非常认真。相信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少的收获吧!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呢?
(引导学生说了算式和相对应的乘法口诀,老师可以多让一些孩子反馈,加深他们对乘法口诀的印象。)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自己编出了有关3的乘法口诀。下面,每个小朋友自己把乘法口诀读一读。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记住3的乘法口诀。
4、找规律,记忆口诀。
(1)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中交流。
(2)全班反馈。
师: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
生1:我想,如果忘记了,可以用加法算一算。
师:哦,你是把乘法算式转化成加法算式来记的。其他小朋友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发现上下两句口诀得数相差3,我背诵的时候只要每次加3就可以了。
师:你的发言真精彩,其他小朋友发现这个规律了吗?大家试试,用××同学的方法是不是能较快地记住3的乘法口诀。
(给学生再次用规律记忆口诀的时间)
师: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都要善于观察、思考。这样,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三、巩固练习
1、口诀接龙。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诀接龙比赛,接得又对又快的小组获胜。
2、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用口诀的情况和认真观察题目的习惯。
(可以采取同桌交流的学习形式进行反馈)
3、练一练的第2题。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后填数,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找到的规律。
四、总结
师:最后我们用今天学的3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3的表内乘法,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用口诀求积最棒。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计算并说出所用的口诀。)
五、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教案篇3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
2、出示只题图:你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3、揭示课题。
二、感受新知
1、 动手操作现在老师想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可以怎样分呢?谁来帮帮老师呢?
2、学生汇报分的情况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电脑上拖动苹果演示学生的分法。
3、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分
4、 根据这种分法,你能说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
1和9 1+9=10 9+1=10 10-9=1 10-1=9
2和8 2+8=10 8+2=10 10-2=8 10-8=2
……
4、对数游戏
老师出示一张数学卡片,你伸出的手指数和老师的数字合起来是10。如我出2,我出8,2和8组成10。
三、巩固练习
(1) 连线
(2) 摘苹果
(3) 猜电话号码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下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搭一搭、认识余数
教学目标:
1.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经历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教具: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淘气和笑笑在玩摆小棒的游戏,4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多少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大屏幕出示主题图)
二、合作探究
1.学生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交流思考过程。,把学生摆小棒的`过程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2.认一认,想一想。
如果用除法竖式算一算,应该怎样列算式呢?想一想,结果又是多少?同桌合作完成。汇报
横式应怎样列呢?134=3(个)1(根)
你能说一说每个数在操作过程中表示什么?
特别是余数1,为什么它要剩下?
填写单位是难点,所以引导学生说一说。
3.搭一搭,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1)小组合作并填写表格。汇报填写算式和单位。
(2)观察表格,比较每个算式的余数和除数
思考:可以发现什么?有什么问题?余数一会大一会小,怎么回事?余数都比除数小,为什么?
(3)说一说余数和除数分别表示哪部分?
4.再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试一试。
三、练习巩固:
完成书练一练1-3题
四、错题解析:
264=56 324=78
五、课堂检测
1、把16块西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块还剩( )块。 ( )( )=( )(块)( )(块)
2、 有23条鱼,每7条放在1个鱼缸里,可以放( )个鱼缸,还剩( )条。 ( )( )=( )(条)
集体订正答案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搭一搭(一)
134=3(个)1(根)
竖式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欲,学得积极主动。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也获得了实施新课标的一次成功体验。
稳定性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要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节课,学生学习情趣高,个个抢着发言,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想下位子,看来比较乱,但是他们都是为了学习,这样的乱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表现。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年级数学下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利用6-9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体会乘法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不同学生都能学到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让思维敏捷的学生能拓展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轻松运用关于6、7、8、9的乘除法综合知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运用6、7、8、9的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和谁一块儿去的?
师:在游乐场里,你看到了哪些游戏项目?
二、问题探究
1、观察主图,明白图意。
今天,我们玩的第一个项目是小火车。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小火车的附近,同学们,你们看见什么?
2、肯定学生观察认真,现在丁丁和丽丽要考考大家,你们接受挑战吗?
请一位学生说说丁丁提出了什么问题?谁能愿意解答这个问题?肯定这位学生说得好,再请一位同学说说丽丽的问题。谁能愿意解答这个问题。肯定这位学生解答得好
3. 让学生同桌互动
4. 反馈
我们先请大家来提出问题。谁愿意先说呢?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肯定解答学生做得,再请一个学生提出问题。
5、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6、有9个人坐碰碰车,够吗?
三、体验感悟
今天的飞行塔和同学们平时玩的不一样,老师在飞行塔里的`每一架飞机上都贴上一道算式。只有把算式的得数计算出来,飞机才能真正起飞。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1、第1题 同桌同学互相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2、第2题 独立完成。老师指导。
3、第3、4题:小组同学一起完成。
五、小结
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游乐场
提问: 回答
买5张碰碰车的车票需要多少钱? 55=25(元)
24人能坐满几节车厢? 244=6(节)
二年级数学下教案篇6
【教学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
情感与态度:
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课本插图。
?课时按排】
本单元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
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左右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平均分(一)
?教学内容】12页—14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最近我们五小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
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
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
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三)连一连、圈一圈
把10条鱼平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
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2、练习三1~3
第1题:给每个花瓶里插上花,应该怎么插?如果要求每个花瓶里插上同样多的花,又应该怎么插?插几枝?
四、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感悟平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拼图。
教学准备:
课件、七巧板每人一副。
教学过程:
一、 动画演示,引入课题
1、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来了一位熟悉的朋友是谁呀?
2、多啦a梦给大家变魔术了? 像什么?
3、 (揭示课题)多啦a梦的魔术宝贝是什么?
4、知道七巧板是哪国人发明的吗?
二、 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 多啦a梦介绍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图形玩具,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几百种不同的图形,外国朋友对我们的七巧板也很感兴趣,给它取了个神奇的名字叫东方魔板。
设计意图: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这里安排多啦a梦吧变魔术来激发学生的拼图兴趣,又在介绍来历时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产生迫切想玩东方魔板的愿望,为下一层次的学习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
2、 认识七巧板。
谈话:学到这里,你知道这么有趣的拼图为什么叫七巧板了吗?七表示什么?
(1)分一分,一副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2)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3)比一比,哪些图形是大小完全一样的?
三、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谈话:巧又巧在哪儿呢,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七巧板,我们一起去探寻七巧板的巧妙 之处。
1、 用两块拼。
(1)谈话:先来简单一点的,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
(2)集体操作。
(3)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4)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品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
(5)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呢?
2、用三块拼。
(1)集体操作。
(2)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交流,要求说出用哪几块板拼出了什么图形。
3、用四、五、六块拼。
(1)谈话:这一次我们要来难一点的,大家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要求用七巧板的四块、五块或六块来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
(2)小组合作拼图。
(3)小组长介绍本组用了哪几块板拼出了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不应示范,不应包办,充分放手让学生操作,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思索、领悟,体会图形的变换,促进思维的发展。
4、用七块拼。
(1)谈话: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欣赏课件)
(2)你们看看,除了这些,你还能拼出什么,和小伙伴说说。
(3)用七块图形拼出你喜欢的图形,然后全班一起开个展览会。
(4)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5)参观、点评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观、评点作品,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融合,同时也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四、拼图故事,思想教育
1、欣赏七巧板拼成的图形:兔子、树、人。
2、说说你想到了哪个故事。
3、听故事:守株待兔。
4、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课后延伸,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二年级数学下教案篇8
教学 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 重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是啊,阳春三月,这么好的天气,你们最想干什么呢?
生:春游、植树……
师:我们的好朋友笑笑所在的班级正准备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春游呢!
课件出示过河情境图
师:同学们快来看看,他们现在在哪儿?
生:河边。
师: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他们想要过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过河》(板书课题)
二、新课传授
出示过河情境图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现在请同学们动动脑,想一想,帮助笑笑他们解决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29+25=54(人)54÷9=6(条)
师:如果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列成综合算式,谁来试一试?
学:29+28÷9
师:这样列式行不行呢?为什么?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汇报结果:这样列式不行,因为这算式是把女生人数去除以9,而不是用总人数去除以9。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示这部分应该先算呢?学生探究:实物台上展示——用小括号(29+25)÷9
师: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板书)
那么这个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读呢?
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相信同学们知道了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算,请快速准确的在书上写出来。
指名完成:(29+25)÷9
=54÷9
=6(条)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帮助笑笑他们解决了”过河“问题,现在坐着6条船来到了河岸,这时,来了几只小动物,他们想考笑笑他们,你们愿意参加吗?
课件出示:
1、比一比,谁的眼力好。(说出运算顺序)
30+8×4(30+8)×4
5×2+35×(2+3)
80-64+880-(64+8)
5×9-5(26-20)×8
2、比一比,谁判断的最准确。
(1)(10+3)×5与10+3×5都要先算乘法。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81减去6乘6的积,列式为(81-6)×6。
3、比一比,谁算的又对有又快。
5×(36-29)(83-35)÷894-(25+19)
4、生活应用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笑笑班级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出示森林图)他们在这玩得可开心了,临走时,笑笑想买一些土特产带回去,于是他来到森林特产店。(出示购物图)野菜4元,木耳5元,叶帖画3元,竹笋2元,根雕6元,拐杖7元。
笑笑买了些什么?
生:她想买一袋野菜和三袋木耳。
师:淘气呢?
生:野菜和木耳各买三袋。
师:那他们要付多少钱呢?请你们帮忙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展示不同计算方法
四、归纳
师: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生:认识了小括号。
生:帮助笑笑解决了问题
生:知道了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
师: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