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一篇优秀的作文,往往依赖于细腻的细节来打动读者的心,以下是顺风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广西三月三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广西三月三作文篇1
尽管距中国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还有2天,但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已经进入狂欢状态——各地民众忙着享受各种民俗活动,包括唱山歌、抛绣球,上刀山以及祭祖等等。
庆祝活动在4月17日前后陆续开始,南宁市一些学校还将“三月三”歌圩搬进校园,并展示少数民族歌舞和民族体育比赛等,以增进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理解。而在一些社区,民众在歌舞之余还一起分享了艾叶糍粑、5色糯米饭和三角粽等传统美食。
古代女子有抛绣球招亲的'习俗,每年三月三,少数民族的节日时,少男少女对唱山歌,女孩觅得心目中爱郎,便将绣好的绣球抛给对方,作为订情信物——在南宁举行的“三月三·赶大圩——华南城首届民俗文化商贸节”上,也举办了广西首次巨型绣球展,素有“中华巧女”之称的黄肖琴现场展示巨型绣球制作工艺,为民众展示中华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同样是由广西电视台综艺频道携手华南城举办的活动,还有“狮子上刀山”、免费抓猪鸡鱼、跳火绳、打火球、下火海、抢亲、顶竹等特色活动。
四月二十一日是农历三月三,广西全体公民放假两天。在节日期间,由广西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在全区各分会场以“欢度‘壮族三月三’,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举办150多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诸如骆越祭祖大典、“三月三”歌圩以及各类民俗文化节日,也将井喷上演。
2024广西三月三作文篇2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壮乡的传统节日。
今年的“三月三”又快到了。时间在飞逝,明天就是我早盼望来到的“三月三”了,我的心情哪,甭提多高兴了。
晚上,我妈妈就开始作起“三月三”的食品准备。首先看见妈妈拿来红兰,炒了一下就滚了热水,就把红兰泡入水中,妈妈就用手拿红兰,不过多久,红兰便冒着热气,水变成了红紫颜色的了,香透了。我心里想……彩妈妈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红兰水,等到明天早晨蒸。听了妈妈说明天蒸,我焦急了。但还是得明天吃上这香喷喷的糯米饭,因为明天是“三月三”嘛,这只是准备。然后,妈妈做另一种食品,就是鸡蛋。
第二天清早,我一骨碌地爬床来,穿上衣裤就闻到一股糯米饭的香味。于是,我赶忙来到厨房。早起的妈妈见了我说:“快快来吃糯米饭了。”我兴奋地欢呼起来,拧开饭的盖,哇,好香啊,只见饭里乘着美丽的糯米饭,有黄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我抓起一大把的糯米饭,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了一会儿,妈妈又递给我鸡蛋,我惊喜极了。于是,我又津津有味地吃起鸡蛋来。原来这些美味食品是妈妈一清早起来做的。我想:“……”这天,有的小孩子还结了个鸡蛋网,挂在胸前,网里放着个红通通的鸡蛋。我们还拿着鸡蛋,和别的同学斗呢,真是有趣。
我想:人们为什么要做各种颜色的糯米饭,肯定是它表示着使人们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利的含义吧!鸡蛋呢,也许是祝愿我们小孩呢感快长快长,健康成长呢。
2024广西三月三作文篇3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白族都会在苍山脚下举行一年一度的“三月街”。
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年在大理县的中和峰麓,中溪河畔的空旷地上举行。每到“三月街”期间,远至千里,近到邻县的商人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交易。市场商品,从药材到食品、家具、牲畜,应有尽有,它是滇西商品交易的最大聚集地。每到这个时候远至千里的商人都会慕名而来。各族人民都要把最好的工艺品,土特产品拿到三月街上出售,把最优秀的'文艺节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选最好的骑手参加赛马。并且在三月街中还有有赛马赛龙舟等比赛。
徐霞客在他的记述中赞道“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可以看出三月街有多热闹而且卖的东西也非常的齐全。在三月街上我们一家看到了许多名贵的中草药和各地区的民族特产。在三月街上可热闹了,可以说是磨肩接踵。人很多,今年三月街刚好是五'一节天很热人很多,人们挥汗如雨但赶街的兴致未减。人们都在这儿卖到了自己满意的商品都很高兴。说声。唱歌声。欢笑声。响成一片很热闹,这也是最牛的街。
这么热闹的三月街是怎么由来的呢?原来是这样: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暴君每天吃一对人的眼球,给当地白族人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有个充满神奇威力的勇士,为了给白族人民除魔灭害,在三月的一天巧施妙计,把暴君骗到苍山的中和峰麓,唤来神狗消灭了他。为了纪念这个勇士和白族人民得救的大好日子,人们便每年在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聚集在苍山脚下,欢歌乐舞。年复一年,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
这就是我们白族的风俗:三月街。
2024广西三月三作文篇4
三月三头一天,奶奶准备了好多好多的材料。光是染饭的材料就有三四种,加上做菜的总共有十多二十种,爸爸、妈妈都上坡种地了。我看到奶奶忙得团团转,虽说是阴雨天,可是奶奶满头是汗!我在旁边只是干着急,总是插不上手,只好在一旁一边看,一边听奶奶讲着三月三的食俗。奶奶说:三月三这一天,我们布衣人家要吃五色糯米饭,五色表示五谷丰登。五色饭要在头一天做好,因为有色的饭都是用山上植物的叶或花煮水后分别泡制,然后单独蒸好搅拌而成,要的材料多,手续也多。奶奶还说:蒸糯米饭不单单为了吃,更重要的是为第二天上坟祭奠做准备。听奶奶把故事讲完,五色糯米饭已做好了,看着看着,我的嘴角渐渐湿润起来。
三月三一大早,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我和爸爸、妈妈、大伯、哥哥、姐姐、弟弟等一大家人背着一块腊肉、一只公鸡、一盆蔬菜、一些作料和昨天蒸好的.五色糯米饭,带上一些炊具、香烛钱纸,扛着锄头,拿着刀,就向我们的坟山走去。来到坟山后,大伯就为大家分好了工。大伯、爸爸负责杀鸡炒菜,妈妈等女同胞负责热饭洗菜,我们哥弟几个负责找柴和烧火。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饭菜终于摆上了坟前的石桌,爸爸和大伯点上蜡烛,烧了钱纸,我们哥姐几个磕了头,放了火炮,爸爸们倒了一碗酒后,我们就高高兴兴的吃饭了。不知是什么原因,这顿饭我吃得特别的香,味道就是特别的美。可能是我完成了一个美好心愿的缘故吧!
吃过饭,我唱着老师教的《三月三》歌儿回了家。三月三呀三月三,您真是一个让我难以忘记的日子!
2024广西三月三作文篇5
我的家乡在南宁市郊武鸣县,那是一个以壮族居多、民风古朴的民族。每年的三月三日,壮族男女老少都要带着糯米、糕饼、粽子和山兰米酒,从四面八方赶来娘母洞前纪念祖先,以对歌和舞蹈祈求本民族繁衍幸福。壮族劳动人民都以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个吉祥盛日。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壮家的盛大节日。
今年的“三月三”歌圩安排在武鸣县城东大草坪举行。我们全家一大早就从南宁出发了。真没想到,沿着武鸣县兴武大道,一直往武鸣县委的方向已经人山人海。场面可真热闹。迎面走来的全是参加歌圩活动的人,我们随着拥挤人流往前移动。突然,不知从哪里传来一阵阵悦耳的歌声。我环顾四周,才发现大草坪周围的树荫下,已经站满了一帮帮男女青年歌手。女青年一手拿着绣球,一手打着花伞;男青年三五成群的站在一旁,时而窃窃私语,时而高声对唱。男女青年一唱一答,歌声婉转动听,博得观众阵阵的喝彩声。妈妈告诉我,如果在对歌中哪位女青年,看中其中一位男青年,就把绣球抛给他。绣球一旦抛出,就代表着女青年已经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托付给男青年了。
“哟,喂,咦……”嘹亮的'山歌;“咚咚,咚咚,咚咚……”厚重的鼓点;“啪啪,啪啪,啪啪……”清脆的竹杠声汇成一片,太热闹了。“嘭嘭、啪啪,啪啪、嘭嘭……”鼓点合着竹杠敲击的声音一响起来。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和爸爸赶过去。在武鸣县城东60米大道上,竹杠阵一路摆开,千余名身着五颜六色民族服饰的男男女女,随着音乐声跳起了竹竿舞,哇塞!人竹杠阵,太壮观!我和妈妈情不自禁加入到欢乐的人群中跳了起来。爸爸立刻掏出照相机拍下了这一盛况。
接着我们还观赏了场面紧张激烈的抢花炮比赛。只见红色的花炮还未落地,数十名男子冲上前去,抢夺花炮。很快,花炮落地处队员们叠起了“罗汉阵”。裁判只好吹哨把队员们分开来。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花炮究竟落在了谁手里?比赛紧张有趣的进行着……
2024广西三月三作文篇6
今年,我第一次到乡下姥姥家去过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壮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出名,我是早有耳闻的。一听见五色糯米饭这个词,我嘴都谗了。
到了姥姥家,我叫姥姥演示一次做糯米饭的程序给我看,姥姥笑了笑就答应了。开始,姥姥把枫叶放在臼中捣烂,晒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姥姥还说,这枫叶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继续做。第二天,姥姥把叶渣捞出来滤净,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体。黑色染料液体要放入锅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
姥姥接着把黄栀子的果实提取,再将黄栀子捣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黄橙色的杂料液体。紧接着,姥姥又用同一品种而叶片形状不同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的红色杂料液体和紫色杂料液体跟糯米浸泡。姥姥还告诉我说,这些植物叶片稍长的,颜色就稍深点,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的,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经姥姥这么有一讲,我才知道:原来一种植物还会有两种颜色呢,真是太神奇了!姥姥说,用这些杂料浸泡过的'糯米分别放在锅里蒸十几分钟,就能得出各种各样的糯米饭。说着说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饭啊!可是当姥姥还没有做好五色糯米饭时,邻居的小伙伴已经来叫我去赶歌圩了。
我听了立刻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赶歌圩呀。我和小伙伴边走边聊天起来,虽然他们说的壮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壮族人民是很热情好客的,就连小孩也不例外。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土坡上,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肩并着肩在土坡上对歌,周围都围满了观众,真是热闹非凡啊!
2024广西三月三作文篇7
农历三月三,也叫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三月三活动,广西首次在三月三节日放假两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细雨绵绵,我来到了壮乡。这壮乡隐藏在群山怀抱之间,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脚楼,满地都是嫩绿的野草,一副多么美丽的田园诗画啊。朴实的壮族人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进屋里歇息,避雨。我进了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热情地给我沏上了一杯热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谈起来,对三月三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传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人们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雨住了,人们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热起来了。只见方圆几十里的壮族男女青年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来到了精心搭制的歌圩台上载歌载舞。圩台周围人山人海,煞是热闹。我好奇地望着舞台上,只见男女分成了两个队,像抛绣球一样,你抛来一句,我就回一句。对山歌到了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内容也更精彩纷呈了。姑娘唱问:“什么结果一条心?”小伙子唱答“就是芭蕉结果一条心呀!”还有很多斗智的歌词,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带入到了思索歌词之下句的境界中了。蓦然回过神来,才知壮乡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壮乡人民对于歌曲的追求之多,这些早已把人们都折服了吧。
天色晚了,人们渐渐散去了,但这壮乡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了人们心中。
2024广西三月三作文篇8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大的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是壮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吃五色糯米饭、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等,预祝五谷丰登。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留下了壮族先民绘制的众多崖壁画。铸造和使用铜鼓在壮族已有2000多年历史。壮锦是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
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仍有此俗。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二层干栏,楼上住人,楼下养畜堆物。近年来已有改变,实行人、畜分居。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还有许多地方仍保留着本民族服饰特点,且各地不一。男子多穿唐装。衣料过去多为自织的土布。过去有文身习俗,现已改变。饮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主食大米和玉米。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壮族妇女粉、糕。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时,必赠槟榔。除祭祀祖先外,还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太阳神等。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有传教士到壮族城镇建立、天主教教堂,但影响不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