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文档网 >心得体会

关于《桥》的读后感500字推荐7篇

读后感是阅读的升华,让书中的思想真正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篇真诚的读后感不仅分享感受,更能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讨论,下面是顺风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桥》的读后感500字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桥》的读后感500字推荐7篇

关于《桥》的读后感500字篇1

?老人与海》——作者【美】海明威,想必大家都看过这篇中长版小说了吧,我想也是的,因为我的确是看得有点晚了。不过我想这没什么好遗憾的,因为即便是现在的我,也还是无法将这本书全部吃透。就好像是书中提到过不知道几十次的“钓索”,让人想象不到那到底是什么。

我看懂了一半。由于工具与动作的繁杂,使我不得不抛下那些疑问来专注我所熟悉的——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老人厄运的开始,也就是老人登场介绍时就提到的——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的悲惨命运开始,基调已展现出了低沉,无论是他被饭店里的渔人冷嘲热讽、窝棚简陋不堪还是孩子在父母的命令下不得不离开老人到另一条船去,老人都默默地承受着。我不知道他在遭遇着些所谓“倒了血霉”的事情后心里是不是还平静得像无波澜的海面,但我相信他始终是宽容的,没什么好抱怨,他有着无比的信心与勇气,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真的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儿”。此后,他在第八十五天前夜决定远行,开始了他的这次勇气与意志的较量。他拉着大鱼以及被拖着漂泊了3天的故事我真的不想再提。因为那要读上两个小时左右的文字中涉及到太多我不曾听过、见过的用具。而且由于这些的干扰使我无法对作者细致的动作描写进行想象与感悟。但是那字里行间显露出来的艰辛与坎坷真的是让我的心随着老人的一举一动而变得忐忑不安。所以,我不想再咀嚼一遍那身临其境般的苦楚。不过我还是会再读的,不过不光是为了要将那血液中流淌着的勇敢融入我的身体。

我想,我对他的崇敬或许基于同情。不过更多的是对他的理解。从他的自言自语与无边想象中,我看到了他与我的相同一面——神经在过度紧张的同时开始向绝望反弹,也许会开始胡思乱想,意志也会随之松懈,在埋怨着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的同时,却始终强调着不能认输。我也许永远做不到在面临生命危险的同时还努力告诉自己:“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这句话将会让我用一生来尊敬这个“不同寻常”的老人。

其中,老人与孩子的真挚感情在未远航之前淋漓尽致地渗透进作者笔下的一点一滴中,进而贯穿全文。海明威算是仁慈,他在原故事的基础上添加了这个从5岁开始就陪伴老人打渔的孩子,让孩子在老人孤寂的时候成为了依靠。

还有那梦中非洲海岸的狮子,我想,那是老人勇气与信心的化身吧。也正是这狮子,成了文章的最好作结。

老人是乐观的,他不会因为那条被鲨鱼吞掉的大鱼而一蹶不振。他还会兑现他的诺言吧——念几百遍的圣经。但愿他心中的真主保佑他,“卖”给他无论多大代价都要“买”回的好运。老人的故事还会继续么,他与他海洋中的兄弟们还会平静的生活么。祝福他,会的吧。

关于《桥》的读后感500字篇2

“文学是为了嘲笑人们而做出来的最好的玩具。”这句话是最后那个和阿玛兰塔·乌苏拉爱的死去活来的奥雷良诺的朋友阿尔瓦罗说的。那么加西亚·马尔克斯写这本书我可不可以看做他在嘲笑,而且不仅仅是拉美的历史。

今天下午在图书馆一口气读完了最后四章,其实早在读到老阿玛兰塔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不安了,虽说之后的家庭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复兴了另一种形式的家业,可是那种浮躁虚华正是预示从波峰下滑直至衰落的最好嘲讽。这个时代就这样没落的开始了。

作者以平直的语言讲着看似与他无关的故事,语气里没有表情,可是之中有似夹杂着弱弱的同情。每个人孤独的方式都不同,却又是一脉相传。这个家里是由女人来支撑的,所以孤独就显得风情和动人了。

然而,他是这么嘲笑的。追求科学与外世界的被科学和超脱的精神折磨而死;环球漂泊见多识广的最终还是回到这里离奇而死;一心操守家业,默默打理内务的被煎熬而死;参与战争、起义和游行活动的因对斗争的恐惧而死;纯真的升仙,恶俗的堕地,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全部被意识卷走,剩下干扁腐化的躯壳。

最后得知墨尔基阿德斯为这个家族早就准备好密码羊皮书,我仿佛看到了长满绿斑的吉普赛老头闪着黑色浑浊的眼睛嗤嗤地笑,笑这个家族以看不到的程式缓缓地进行。每个布恩地亚家族成员和与其有关联的外人本都拥有特殊的力量,所有人的力量在明处互相烘托,却在暗处抵消。让孤独占了上风。

关于《桥》的读后感500字篇3

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头。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该的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

关于《桥》的读后感500字篇4

“狼群已成为历史,草原已成为回忆,游牧文明彻底终结”,看到这我便觉一阵心寒。

?狼图腾》为我们展现了我们平时所不知道的狼群,他们智慧,威猛、勇敢,令人叹之,将它作为人类的守护神都一点不会违和。跟着书页的翻动,狼的故事,我对自己之前对狼的认识条上了大叉。平时的我们仅是知晓狼是凶恶的,却没有想过本质,大自然是需要食物网的,狼吃羊给我们狼的凶猛,却忘了这就如同人吃猪肉一般。他们是高智慧的存在。一只连母亲都未见过一面的小狼,可以为自己挖洞安家。它们是威猛的,在发起群狼攻击时,一岁的小狼也同样可以“参军”,它们用勇气更有气势。它们的存在,甚至令人都为自己的弱小而惭愧。

这本书的最后,“20__年春,巴图和嘎斯迈从额仑草原给陈阵打电话”,一个恶报的传来,我心中一震。“几天后,窗外突然腾起冲天的沙尘黄龙,遮天蔽日”。这个厄运的来至,清晰地告诉我,那些令人赞叹,崇敬的狼群已径永远地消失了,那片绿色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也彻底消失了,它们将只是曾经的历史了!我心沉了下去。人类,你们破坏自然生态还不多么?灭绝动物的还不够么?再常见的狼群,总有一天也会被人类亲手全部歼灭,武器上将沾上自然生灵的鲜血,只为了自己的领域可以扩大!那片草原将被盖上与自然不配的房屋,原本的主人——狼群所守护的这片草原被毁灭,这就是你们所想要的结果吗?

人类啊,你们什么时候可以放下手中的武器,体验一番草原风情!我随着主人公的脚步,走遍大自然,喜欢上了被误解为凶恶的狼群,它们却被你们赶出了自然,甚至是这个世界!自然的生灵就是如此值得推毁的吗?最后一页,我们佛“回”到了我曾“待”过的草原,黄沙覆盖,绿意只有星星点点,人们盖起了居住区,羊牛安逸地吃着草——多么令人心痛的结局。不仅为此感到可悲,可怜的人类,当你们放不下那把武器时,将会被大自然制裁的。

关于《桥》的读后感500字篇5

说到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西游记》由吴承恩编撰,又《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到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其中最有名的故事要数“大闹天宫”

和“三打白骨精”了。《西游记》文字以白话文为主,间有赞赋诗词,多用夸张、比喻手法,铺陈、排比句式,音调韵律铿锵,读起来朗朗上口。

西游记中的人物特色也十分丰富。唐僧有些啰啰嗦嗦,而且胆小怕事,动不动就哭,昏庸顽固,不分黑白。但他心地善良,信念坚定,从不动摇,最终修成正果;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性格洒脱,不轻易相信权威,崇尚自

由,十分勇敢和忠诚,遇到困难总能随机应变,救出唐僧,最后被封为斗战神佛;猪八戒的特点都家喻户晓,就是“贪吃”“贪睡”“贪玩”“贪钱”“好色”,但在危急时刻,他还会挺身而出的,被封为净坛使者;比起孙

悟空和猪八戒,沙和尚就要老实得多,在西行取经的路上,他一直都担任着后勤工作,但他却毫无怨言,履行好自己的义务,被封为金身罗汉。

在《西游记》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角色就是孙悟空,他英勇好斗,不轻信权威,悟性极高,也十分忠诚。在“真假美猴王”中,即使唐僧要把他赶走,他也要给唐僧磕几个响头再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一天不会遇到困难呢?人的一生又何止九九八十一难呢?人的一生也是这样,只有正视困难,并鼓起勇气,击败困难,才有可能到达西天,取得真经,获得成功。

关于《桥》的读后感500字篇6

小豆豆一个充满梦想,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又善良的小女孩,看完《窗边的小豆豆》,我就被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吸引了。

刚上学的小豆豆,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她对能上下开的桌子好奇,于是就不停地上下开关;她对窗外的艺人好奇,就叫来同学们一起看,使得老师没有办法上课,被学校开除了;她对路上的一座沙山好奇,使劲跳上去,结果陷进了水泥地,只能露出脑袋,还好被妈妈救了;她对地上的报纸好奇,又是猛地一跳,跳进了化粪池,被清洁工发现,才被救了出来。好奇心让她吃尽了苦头,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她的心情,她依旧开心自在,作自己想做的事。

小豆豆有好多的梦想。开始她想当一个间谍,但她发现售票员有很多车票,她就又想当一个售票员。很快她有改变主意,要当一个街头的宣传艺人。当小豆豆来到巴学园时,小豆豆又想当一名巴学园的老师,但巴学园却因为一场大火而消失了。虽然这些梦想很平常,和那些气壮山河的凌云壮志比起来微不足道,但却是一个平凡小女孩真实的想法,每个人的梦想都非要是科学家吗?

小豆豆有一颗善良的心。巴学园的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树,而泰明因为得过小儿麻痹而不能爬树,小豆豆就邀请他来爬自己的树。可是爬树对于一个残疾的孩子来说,是无比艰难的一件事,小豆豆想尽一切办法搬来了脚手架帮助泰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爬上了树,当两个人坐在树上惬意地听蝉鸣时,小豆豆一定会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幸福。

我喜欢小豆豆,喜欢她自由自在的生活,喜欢她天真无邪的心灵,喜欢她平凡却有趣的梦想,喜欢她的善良和热情。我多么希望自己也变成小豆豆,拥有一个美好快乐的巴学园。

关于《桥》的读后感500字篇7

阅读了夏丐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之后,我发现它们与课文郑振铎的猫有很大的区别。

先说夏丐尊的《猫》,这篇文章虽然和课文一样都是表达一种悲伤和后悔的感情,但悲伤的种类却不一样。

郑振铎的《猫》中第三只猫死时的悲伤是因自责和懊悔,还有对良心的谴责二引起的,而夏丐尊的《猫》中猫的死产生悲伤是最普通的悲伤,是对猫的感情而产生的。

夏丐尊的猫在家中的地位是大不如郑振铎的猫的,虽然之后夏丐尊的一家对猫十分宠爱,但这并不是对猫本身的一种爱,因为他们把猫当做死者的纪念物,与其说是爱猫,还不如说是爱死者,在他们心中猫只不过是一个用来转移并储存死者爱的生物罢了。

靳以的《猫》中的前后两种猫受到的待遇也很不同,前者受人爱戴,而后者却成了作者心中是一种累赘和悲哀的种子,在看待第二种猫时,作者心中更多的是对猫的不满,在形容它们时都是“麻烦”“累赘”一类词汇,也许在作者真正内心深处这两只猫是用来岔开母亲伤心的器物。所以靳以对猫所投入的情感远不如其他几篇文章的作者。

最后再说王鲁彦《父亲的玳瑁》,我认为这是这几篇文章中情感最真实的文章,其中玳瑁和父亲的感情甚至超过了“我们”对父亲的感情,这更体现出一种人与动物之间超越种族和血缘的爱,这种爱体现在各种小细节中,如只有父亲叫玳瑁,玳瑁才会立刻回应。父亲在很冷的天气时心里还惦记玳瑁夜里受冷,从这些平凡的琐事中更能看出爱。

总之在这几篇文章中我个人觉得写得最好的应该是《父亲的玳瑁》这篇文章,感情真实,内容明了,表达的情感也与其它的不同。

以上就是我对这三篇文章的看法与分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关于家乡的作文500字7篇

初一的读后感500字推荐5篇

关于感动的作文500字7篇

关于友谊的作文500字优秀7篇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500字推荐8篇

关于挫折的作文500字7篇

关于光的作文500字精选7篇

关于桥的活动方案5篇

关于诚信的演讲稿500字7篇

关于918的演讲稿500字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6719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