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文档网 >方案大全

小学优秀教案7篇

教案的准备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提高教学的有序性和高效性,编写详细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以下是顺风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优秀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优秀教案7篇

小学优秀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三、教学准备

米尺、彩带、磁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小学优秀教案篇2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

(1)能够对过去某人所做的事情进行问答,如: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

(2)能够用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形式询问他人过去某个时间所做的事情并作答。如:did you go fishing last weekend? yes, i did. no, i didn’t.

(3)能够对某人过去某天所做的事情进行简单地叙述。如:zhang peng visited his grandparents yesterday.

(4)能够听懂会唱歌曲at the zoo

2、 知识目标

(1)能够掌握a,b局部let’s learn,let’s talk中的四会单词和四会句子。

(2)能够听,说,认读a,b局部let’s talk,中的加粗句子。

(3)能够认读pronunciation局部的音标:

(4)能够理解let’s chant局部的`内容,并能回答相应的问题。

(5)能朗读和理解let’s read局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限度的复述。

(6)能够了解story time,good to know,task time等局部的内容。尝试借助提示扮演故事中的局部内容。

3、 情感、战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目标: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

(2)学习战略:积极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加强合作,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3)文化目标:了解一些西方国家图标(signs)的意思。

二、单元教学课时布置: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main scene let’s start part a let’s learn let’s find out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短语: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

2、能够听懂问句: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回答。

3、能够运用新学语言内容完成let’s find out 中的任务。

三、教学重点

听、说、读、写短语“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听懂、会说句子: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四、教学难点

5个词组读音和书写,掌握动词过去式和其发音。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六张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六、教学过程

1、 warm-up

(1)daily oral practice.

good morning! glad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对话练习,已学知识的巩固。

(2)hang–man game. 玩游戏,猜单词。

( watch, wash, clean, play, visit)

2、 preview

(1) let’s chant (第六册书本page 7)

a. 听一遍录音

b、师生一起说唱

(2) let’s star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weekend? 说说自身的周末,复习动词短语。

3、 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一个日历给大家看,圈出今天的日子是sunday(weekend),然后问同学: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同学回答今天的日期, today is april the 10th. it’s sunday.

(2)、教师说:on sunday (weekend),i usually wash clothes, clean the room, play football, watch tv and visit grandparents.出示教师所说动作的卡片,同学跟读词组。跟着老师朗读几遍动词短语。

(3)、教师问同学: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s? 同学回答教师的问题。

(4)、教师再次出示日历,圈出上个星期天的日子,然后问同学:what was that day? 引导同学回答:it was last sunday? 板书并带读单词:last。教师:it was last sunday. it was the last weekend. 板书、解释并朗读词组:last weekend。同学跟读并掌握词组:last weekend。

(5)、引出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板书句型并朗读。

(6)、出现词组: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强调这些过去式的发音。/t/, /t/, /d/, /d/, /id/。

(7)、activity one: bingo!

(8)、师生问答。(语言内容,媒介)

(9)、activity two: 摘苹果游戏

(10). 教师领读 let’s learn局部。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let’s find out.

(1)、教师通过cai出示图片,提问:

what did zoom do last weekend?

板书并认读:do-did, water-watered.

(2)、教师问几个同学:what did you do?

(3)、do a survey。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并做好记录。

完成后上台进行解说。

(4)、填入所缺的单词。

(5)、完成活动手册的相应练习。

(6)、回家朗读课本let’s learn局部,誊写词组。

七、板书设计:

last weekend watch-watched wash-washed clean-cleaned

play-played visit-visited do-did water-watere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watched tv.

八、教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a let’s try let’s talk let’s find out c good to know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 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能够用过去式的一般疑问句形式进行简单的提问,如:did you clean the room? yes, i did. / no, i didn’t.

3、能够听懂并完成let’s try局部的联系。

4、能够运用新语言完成let’s find out 中的任务。

5、了解good to know当中的标志的意思。

三、教学重点

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

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四、教学难点

同学初步了解动词过去式的一般疑问句形式。识记help的意思。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若干张图片。

2、教师准备录音机与磁带。

3、教师准备该课时的教学挂图。

4、同学准备一张调查表。

六、教学过程

1、 warm-up

(1)、enjoy the song: at the zoo

(2)、daily oral practice

good morning. glad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what day is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2、preview

(1)、activity 1

(2)、let’s try.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 …

t: what about chen jie?

3、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talk

设计主情景“我是小小侦探”

(1)、“谁打扫了教室”

教师用课件动画形式出现一个明亮干净的教室。

出现一个老师和一个同学john。

look, our classroom. it’s very clean and tidy. but who cleaned it. i don’t know. i want to thank him. can you help me to find him?

j: i can help you to find him.

john跑了出去,碰到了sarah,john就问sarah. j: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arah: hmm! i watched tv.

john跑去问了wu yifan.

j: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hmm! i played football.

板书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 同学朗读。

教师头带john的头饰t: look, john come to our class. he wants to find who cleaned the classroom last weekend.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1: i …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2: i …

t: did you help the teacher clean the classroom?

引导同学回答。

板书help,并朗读。

(2)、activity 2

(3)、activity 3 make the chant.

(4)、“找到了”

通过课件展示john和zoom的对话。

j: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z: i played football at school.

j: did you help the teacher clean the classroom?

z: yes, i did.

j: oh, zoom. you are great!

(5)、听录音,跟读书本对话。

(6)、同学一起朗读对话。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对话操练:let’s find out. p28

(2)、完成活动手册相应练习

(3)、good to know

七、板书设计: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

help

八、教后小结:

小学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板书)(课件)

床前明月光,

夜 疑是地上霜。

思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设计思路

从背古诗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从初读──理解──诵读──唱读,使古诗教学充满韵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师:李白可是唐代有名的大诗人哦。还会背哪些唐诗?

2.指三四名背。(评价语:你背得真好听!你背诗的样子很可爱!等)

过渡:

咱班孩子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坐正,咱们要认真地学!请齐读这首诗。

二、认识二类字

过渡:这首诗里有10个字,我们一起来读。

1.幻灯:10个带拼音的生字,齐拼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静、床、光、望、乡”几个后鼻音和三拼音节的字。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幻灯效果:学生记住了哪个字,那个字即在屏幕中消失,同时配有鼓掌声,以此激励孩子。)

3.幻灯:再出现10个不带拼音的生字,多种方式认读。

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三、释题-理解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 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7.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老师引导: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过渡:

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四、吟读

1.师范读。(师边读边在黑板上画拍子:半拍、半拍、向上一拍、半拍。平声拖半拍,仄声向上拖一拍,读来饶有趣味。)

2.生自由读。

3.指一名学生汇报读。(师打拍子指导读:你看着老师的拍子读。)

4.集体汇报读。(师: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拍子读。)

过渡:

这样读诗才有味道。古人读诗的时候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时候是唱读的。我们一起来唱—

五、唱读

1.师(放《静夜思》音乐):来,我们一起唱。

2.师:喜欢唱吗?先诵后唱,我们再唱一遍。

六、总结

看着你们唱诗的样子,我要悄悄地告诉你们,你们不是小诗人,而是小诗仙了!小诗仙们,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古诗,唱读古诗。

2.认识10个二类字。

3.用二类字扩词,比比谁组的多。

二、指导写字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形成写字口诀:

拼“耳”字:ěr ěr

写“耳”字: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数“耳“字:“耳 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生边数边书空。

2.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的写字姿势。

3.评价学生作业。

三、实践活动

晚上观察天空,烁烁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用图画来展示。

小学优秀教案篇4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欣赏《小花鼓》

学唱《小鼓响咚咚》

音乐游戏: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各种各样的鼓文化

第二课时

欣赏《京剧锣鼓》

京剧中的打击乐器

第三课时

欣赏《鸭子拌嘴》和《老虎磨牙》片段

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

我的创造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及我国的鼓文化,为祖国拥有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感到自豪。

2、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并对他们产生兴趣;能听辩鼓、锣、钹等常见的打击乐器的音色及强弱变化;能用它们奏出以×—、×.×构成的短小节奏型,参与到音乐作品的表现之中。

3、能熟练的背唱和表演《小鼓响咚咚》

4、能尝试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探索用打击乐器及其他音源表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介绍几位神秘的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生:想)

(出示:老师手上抓着一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

2、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师演示)

老师把五颜六色的.小米放在一只小鼓上,以不同的力度敲击。小鼓敲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敲得轻,米粒跳得低。

(以音乐《小鼓响咚咚》的音乐作为伴奏乐,以“××××︱×××—︱”为敲击的鼓点)

3、师问学生鼓上小米粒的情况,生答。

4、学生学着老师跟着《小鼓响咚咚》的音乐敲击板凳或拍手(老师弹奏伴奏乐时随时改变音乐的强弱,要求学生作出敏捷的反映,根据老师弹奏的力度的变化改变自己敲击的力度)

二、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一)创设情境

1、:刚才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彩色的小米粒。有一个同学他也有一个神秘的好朋友,想不想认识一下?瞧!(多媒体或实物展示)

2、师:这个小朋友的好朋友是谁啊?

生:小鼓

师:你们想不想也和小鼓交个朋友呢?只要你学会了这首歌曲,小鼓就会考虑和你做朋友。

(二)学唱歌曲

1、听范唱

老师带领学生边听边用以下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注:在敲击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意引导学生根据词意,第一段前六小节用mf的力度敲击,最后用“f”力度敲击;第二段前六小节用“mp”的力度敲击,最后用“p”力度敲击。

2、唱法学唱歌曲。

3、随录音,用“lu”哼唱全曲。

4、唱歌词。

(三)歌曲处理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

2、启发学生畅谈演唱的感受及两段不同情绪演唱歌曲。(学生会根据听范唱、敲击伴奏的强弱处理歌曲)

三、制打击乐器作创编、表演。

:通过歌曲的学唱,老师知道你们已和小鼓交上了朋友,祝贺你们!老师还知道,你们今天带来了自制的打击乐器,你们和这些乐器交上朋友了吗?请拿出你们自制的乐器展示一下。

(1)展示自制打击乐器

(2)要求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鼓响咚咚》伴奏。

四、森林趣事

趣事一:“小鸭集合走路”的情景

多媒体展示:“小鸭集合走路”的情景,伴以打击乐

?鸭子拌嘴》片段,请学生跟着音乐作律动,告诉学生这段音乐就是用钹和镲表现的。(出示钹和镲)

趣事二:“鸭子吵架”的情景

活动方式:两人一组先用手掌模拟小镲自编自演。然后选自己认为合适的打击乐器进行即兴表演。

趣事三:“龟兔赛跑”的情景

方式:指导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表演。

趣事四:“老虎磨牙”的情景

方式:启发学生想象老虎磨牙磨牙时发出的声音,用身边的东西发出声音。如:用铅笔刮奏铅笔盒的边缘等

五、知识的延伸

1、了解少数民族民间打击乐器(例如:让学生看“藏鼓”、“新疆手鼓”的表演)

2、了解世界各地民间打击乐器

教师:今天,我们和小鼓、自制的打击乐器交上了朋友,老师真为你们感上高兴。森林里的趣事还有很多,请小朋友们回去想想,还有哪些趣事能用你们自制的打击乐器表现出来,下一节课,拿出来展示。(最后,边唱《小鼓响咚咚》,边在鼓乐声中结束教学。)

小学优秀教案篇5

设计说明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用游戏导入新课,可使数学知识在游戏中愉快地、自然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上课伊始,设计了老师说时间,学生用动作表示时间的游戏,这样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时间的回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直观演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重视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设计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以及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及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系。通过例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比较简明、方便,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渗透比较的数学思想。

3.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入手,加深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掌握。

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整节课以“一天”为主线,贯穿始终。出示主题图展示生活中的一天;通过春节晚会倒计时,了解一天的开始;探究一天有多少个小时。从生活中梳理出数学知识,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时钟模型

学生准备 时钟模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做游戏,认时间。

师: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老师说一个时间,大家不用口述,用动作告诉老师这时你在做什么,看谁表演的好。

(1)老师先说一个时刻:中午12时,用动作示范一下。

(2)老师报出下列时刻:凌晨3时、早上6时、上午11时30分、下午4时、晚上9时。(教师边板书边提问)

2.导入。

师:刚才我们说的是生活中常用的表示时刻的方法,叫做12时计时法。如果同学们用12时计时法表示时刻,那么应加“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或凌晨”等限制词。有没有一种不用加文字说明的计时方法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种新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分析、归纳出12时计时法的特点,并理解12时计时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12时计时法在实际运用时要有限制词,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寻找表示时间的更为简便的计时方法——24时计时法,引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经历过程,体验感知

1.体验生活中的“一天”。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教材82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说出在主题图中获得的信息。

(学生汇报小女孩在一天中的作息时间)

2.认识一天的开始——0时。

师:大家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吗?(学生发表意见,教师不作答复)

师:一天的开始到底是什么时刻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在一起迎接新年第一天开始的情境。(课件播放倒计时的录像)

师: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钟面上是几时?(12时)是什么时候的12时?(夜里12时)

师:到了夜里12时,就表示这一天结束了,同时又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作为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一般又把夜里12时说成0时。

师:0时我们通常在做什么呢?(睡觉)现在知道一天的开始是什么时刻了吗?一起说说看。(0时)

3.运用课件创设情境,感受一天的经过。

师:一天的时间有多长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大家可以一边看,一边随着画面和音乐表演。(课件演示)现在是0时,在睡梦中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

师:(钟面显示早晨6时45分)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现在是什么时候?小女孩在做什么?

师:(钟面显示上午10时15分)现在是什么时候?小女孩在做什么?

师:(钟面显示中午12时)时间真快,现在是什么时候?到吃午饭的时间了。

师:(钟面显示下午3时30分)小女孩和同学们在跳绳。

师:(钟面显示下午6时)现在是什么时候?到吃晚饭的时间了。

师:(钟面显示晚上7时25分)现在是什么时候?小女孩在做什么?

师:大家在睡梦中,时间又不知不觉到了什么时候?(夜里12时)到了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小学优秀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用略读和精读像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3、品读原著,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汤姆·索亚历的优秀品质,并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4、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背景

1、引导谈话:《哈利波特》这部小说有看过的同学说说哈利波特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2、引入: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塑造了一个与哈利波特一样家喻户晓的青少年偶像英雄汤姆·索亚。(板书课题 )

3、组织交流:对于《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及其作者马克·吐温大家知道多少?

二、学习“梗概”

1、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⑴梳理本课的字词,自主掌握。

⑵《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故事是围绕什么线索展开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⑶汤姆·索亚经历了哪些冒险?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特点?

2、读书过程中不明白的地方,交流解决。

3、提问:这部书中讲述的故事是围绕什么线索展开的?你能说说它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4、汤姆·索亚与孩子经历了哪些冒险?你觉得哪个最有趣?

5、从“梗概”中你了解到了汤姆·索亚的哪些特点?

三、学习“精彩片段”

1、布置学生学习“精彩片段”,思考:文中讲了什么内容?出现了哪些人物?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2、提问:“精彩片段”讲了什么内容?它出自“梗概”中的哪一部分?

3、片段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哪些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呢?

4、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汤姆的性格特点?

5、组织交流精彩语段,并让学生做好摘抄。

四、交流谈话,深化认识

1、你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吗?

2、汤姆·索亚这个人物形象对于我们现代青少年健康心理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小学优秀教案篇7

一、教学要求:

1.初步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宫、渣、仆、彬、耿、荐、怦、蔓”;会写“宫、渣、沾、仆、鹊、获、配、嚷、彬、忠、耿、盒、荐、怦、颈、腐”等。掌握“残渣碎屑、风尘仆仆、荣获、彬彬有礼、忠心耿耿、盒子、推荐、怦怦乱跳、脖颈、腐烂

2.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能靠“争”得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享有荣誉,最受人尊敬。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的,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最受人尊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初步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宫、渣、仆、彬、耿、荐、怦、蔓”;会写“宫、渣、沾、仆、鹊、获、配、嚷、彬、忠、耿、盒、荐、怦、颈、腐”等。掌握“残渣碎屑、风尘仆仆、荣获、彬彬有礼、忠心耿耿、盒子、推荐、怦怦乱跳、脖颈、腐烂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荣誉面前,每个人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见荣誉就争,有的为大家默默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要怎样对待荣誉呢,今天,我们来读一读《金奖章》这篇童话,看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读词语:

王宫、荣获、盒子、残渣碎屑

蔓延注意读音màn这个字还念wàn,你能组词语吗?

脖颈:分别查查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脖、颈这两个字意思相同。)

在本课词语中,你还发现有这样的词语吗?(腐烂、推荐)

想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

彬彬有礼:什么意思?

怦怦乱跳:这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之处?aabc

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有哪些?

忠心耿耿:什么意思?在构词上有什么特点?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风尘仆仆、金光闪闪)你还知道有哪些词语是这种构词形式?

3、整体把握,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1——14,15——25。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老师为什么让同学这样读?

引导学生认识到:1——14当听到地球环保组织要派使者来鸟国颁发金奖章时,群鸟纷纷争着说奖章应该归自己。乌鸦在一旁收拾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15——25使者代表地球环境保护组织把金奖章颁给乌鸦。乌鸦受到大家的尊重。

(2)你能照着板书,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能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出主要问题。

梳理学生问题,提出探究专题——群鸟为什么开始争奖章,最后都十分尊敬乌鸦?为什么金奖章颁给乌鸦?

5、作业:

书写生字、生词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最受人尊敬。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最受人尊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奖章》。回忆课文内容,谁来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明白道理。

1..以读代讲,学习1——14自然段。

群鸟开始怎么争奖章,乌鸦为什么受到群鸟的尊敬得到金奖章呢?

默读课文,在金奖章面前,乌鸦与群鸟有什么不同?画出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1)群鸟:

群鸟围绕奖章给谁而争论不休。

①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他们在得知有金奖章后争论。注意按提示语的提示读出相应的语气。

②指名读。

③评读。谁读得好,通过他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黄莺、百灵以自己唱歌好争;喜鹊以自己给人报喜争;老鹰凭自己有力气抢;喜鹊为争到荣誉讨好鸟王……)

④小结:群鸟们就是这样一扫平日彬彬有理的斯文样子,吵吵闹闹,吹胡子瞪眼,更有像喜鹊这样借机溜须拍马的,如果让你给这幅画面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群鸟争章、争论不休……)

(2)乌鸦:

出示第一自然段。

天已经蒙蒙亮了,可鸟国的王宫大厅里依旧静悄悄的。昨天鸟王孔雀过生日,鸟儿们喝得酩酊大醉,现在都还在梦里呢!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①重点体会: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对比:

乌鸦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只有乌鸦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

体会到什么?(体会乌鸦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

②如果让你给乌鸦不声不响劳动这幅图画起个名字,你又会叫它什么?(默默奉献、辛勤劳动……)

读出乌鸦和群鸟的迥然不同。

(3)小结:你能概括说说为什么金奖章给了乌鸦?(教师适时总结思考方法:思考问题应从乌鸦和群鸟两个角度谈出在荣誉面前,乌鸦和群鸟的不同。)

2.分析重点词句,学习15——25自然段。

(1)为什么金奖章颁给乌鸦?默读课文,思考并画出相关语句。

(注意从两个角度思考、汇报)

①群鸟:15——21

a隆隆隆,隆隆隆,天上传来直升飞机的轰鸣声,使者到了!只见他捧着一个系着红绸带的盒子,健步走进大厅。那一定是装金制奖章的盒子!鸟儿们的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此时鸟儿们什么样?你能想象当时的场景吗?

b抓人物对话、心理描写

快活、屏住呼吸、怦怦乱跳、叽叽喳喳、个个伸长脖颈、盼望等描写体会鸟儿们的急切心情。

分角色读,读出鸟儿们迫切地想得到金奖章。

②乌鸦:

a十分谦虚:

出示:第二十三自然段乌鸦的话。

朗读。

乌鸦大吃一惊地说——

乌鸦着急地说——

b对环境贡献大。

出示第二十四自然段。

a读介绍乌鸦贡献的语句。

b你还知道乌鸦对环境保护还起到哪些作用?(可结合学习链接、课外阅读资料、网上资料。)

③角色换位,明白道理。

鸟儿们不再争了。大家用尊敬的眼光看着乌鸦。你知道乌鸦为什么得到大家的尊敬?此时此刻你就是鸟王国里的一员,你尊敬他什么?

对比自己刚才的表现,你想对乌鸦、自己、其他鸟或大家说些什么?

3.拓展延伸

如果还有一枚奖章,你还打算给谁?说明理由。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7篇

小学五年级优秀作文模板7篇

小学劳动课教案7篇

小学开学礼活动方案优秀7篇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7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

小学三好学生优秀事迹材料7篇

小学生合作作文350优秀7篇

小学健康教育总结范文优秀7篇

小学生优秀小干部事迹材料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206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