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文档网 >方案大全

蒙氏活动教案通用6篇

大家在分享教案时,往往会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一份详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顺风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蒙氏活动教案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蒙氏活动教案通用6篇

蒙氏活动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有规律的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它需要幼儿进行系统、连贯的思考。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按规律排序的概念,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穿项链》,活动中,幼儿在观察、发现、动手操作、集体检查中反复学习并掌握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与判断对象的排列特点。

2、尝试运用abab排列的规律穿项链。

活动准备:

1.吸管、雪花积木和其他材料交替排列串成的项链2—3串,画有简单间隔图案的实物或图片2—3张。

2、小筐内装若干长短粗细不同的吸管、用泡沫纸卷成的管子、雪花积木,每组一筐;穿绳人手一份、小碗每人一只。

活动过程:

(一)好看的项链,观察项链材料排列的特点

1、出示有间隔图案的实物,引导幼儿观察交替排列的特点。

这是什么?是什么图案组成的?这些图案是怎样排列的?

2、出示交替排列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形abab排列的特点。

这些图片上有什么图形?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3、出示项链,请幼儿观察项链的特点(材料、颜色、排列方法等)。

这些是什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几根项链是用什么材料穿的?是怎样排列的呢?(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项链两种材料间隔排列的特点)。

4.如果请你来穿一串项链,你会选哪两种材料间隔穿呢?

(二)我们都来穿项链,尝试运用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进行制作。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材料。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材料,将它们从小筐中取出来放在碗里。

3、幼儿按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方法制作项链。

(三)项链展览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1、以展示会的方式将幼儿穿好的项链展示给大家看,请幼儿介绍排列的方法。

2、检查幼儿的展品,看看是否按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进行操作。

蒙氏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锁,在动手操作中了解锁要用钥匙才能打开。

2、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锁。

2、密码箱、小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密码箱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教师:“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的礼物,礼物就在这个箱子里,看谁最聪明,能够想办法把箱子打开。”(幼儿观察箱子)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多种多样的锁

教师:“原来里边有这么多各种各样的`锁呀!下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都有什么锁?

(幼儿观察)

2、尝试开锁:

1)现在小朋友的手理都有一把锁,请你们看看琐是锁着的,还是开着的。(锁着的)小朋友们想不想把锁打开?(想)用什么把锁打开?(钥匙)

小朋友的锁只有一把钥匙能够打开,现在老师将这些钥匙方在了许多的小筐里,待会儿请小朋友们去找适合自己锁的钥匙,把自己的锁打开。(幼儿尝试开锁)

讨论:小朋友们是怎样找到合适的钥匙的?(尝试)

小朋友们在找钥匙时,发现了什么?

小结:小朋友们都很棒,找到了合适的钥匙打开了锁,发现自己的钥匙只能开自己的锁,锁和钥匙有大有小。

结束部分:

游戏:找朋友

师:“待会儿我们要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十位小朋友戴锁,十位小朋友戴钥匙,大家按锁和钥匙上面的颜色去找,看看你和哪个小朋友是好朋友。(幼儿自由选择锁和钥匙)游戏开始,看谁先找到。

蒙氏活动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经常问“为什么”。在“小博士研究所”里,孩子们用米粒、珠子、黄豆、沙子做实验,发现它们都能够穿越弯管子。于是,教师设计了本活动,抓住了幼儿这一兴趣点,意在通过游戏活动和观察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使幼儿感知到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和基本原理,由此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能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假设,乐意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并作记录。

2、通过实验获得有关物体特性的经验。

3、喜欢操作,乐意将操作结果告诉同伴,懂得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弯管若干,记录表一张,雪花片若干,一端系有螺帽的尼龙线若干,钢丝、手电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介绍弯管

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管子)这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一边做弯的手势一边问)(弯管子)

2、结合统计表,介绍操作材料。

这根弯管非常的神奇,许多小东西都想到它的身体里面去旅行,有钢丝、手电筒、带螺帽的线、嘴巴里吹出的气,(教师边讲述边演示),可是到底能不能穿越呢?它们想咨询一下我们小朋友,让我们小朋友来猜一猜,做个统计,好吗?

3、预测并记录。

(1)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统计表和许多的红片片、绿片片,绿的表示能够穿越,那么红的呢?(不能够穿越)你认为可以穿越的就在它的上面贴上绿片片,不能穿越的就在另一边贴上红片片。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吧!注意统计的时候一定要有秩序哦!

(2)教师与幼儿一起统计预测结果,公布于黑板上。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们猜测的结果吧!先看一下嘴巴里吹出的气,它能穿越弯管吗?(再看带螺帽的线、钢丝、手电筒照出的光)

4、验证并记录

(1)教师:小朋友对各种材料都有不同的意见,它们到底能不能穿越弯管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请你们去做个实验,然后把实验的结果用红色和绿色的雪花片记录到黄色的统计图上,不要忘了每一样东西都要试一试哦!

(2)教师巡回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过程及问题,提醒幼儿及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5、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统计图,探讨、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瞧,我们的实验结果出来了

(1)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什么材料是大家一致认为都能通过弯管的?(空气)?

教师:真的吗?让我也来试一试。哎,真的能够穿越,可真神奇!

那有谁知道空气为什么能够穿越弯管?(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因为空气它是流动的,所以能在弯管子里通过。

教师:那么除了空气以外,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流动的,也能穿越弯管的呢?

(2)教师: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线,哦,有的小朋友认为它是能够穿越的,有的小朋友认为是不能通过的,谁认为是不能通过的呀?请你上来试一试。(幼儿操作)谁认为是能够通过的,请你来试一试。

教师:原来线在穿越的时候还需要用一点技巧呢!要抖一抖才能够顺利的'穿越呢!为什么线能够穿越弯管呢?

教师小结:因为线是细细的,软软的, 那为什么老师还要在线上面绑一个螺帽呢?

(因为可以增加它的重力,使它能够更加方便的穿越弯管)

(3)教师:好,让我们再来看一下钢丝穿越弯管的统计情况。大部分小朋友都认为它是不能够穿越弯管的,为什么呀?

(幼儿回答,如果他认为能的就请他上来试一试。)

教师小结:因为钢丝是直直的、硬硬的,不能拐弯,所以不能穿越弯管子。

(4)教师:再来看一下手电筒照出来的光,有的小朋友认为是能的,有的小朋友认为是不能的,请你(能穿越的)上来试一试?(幼儿操作)

教师:你们看到的光它只能到哪里啊?

教师小结:手电筒照出来的光也是直射的,所以也不能穿越弯管子。

6、发散性思维。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发现钢丝和光是不能够穿越弯管的,它们都很着急,也想到弯管子里去旅行,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讨论)

教师:聪明的人们动了很多脑筋帮助它们穿越弯管了,瞧,老师这里有一根变形的钢丝娃娃,你们认识它吗?它的本事可大啦,能伸到长长的弯管里面帮助人们疏通堵塞的管道。

教师:光娃娃能到弯管里去旅行吗?(看老师演示)哇好神奇啊!想知道其中奥秘吗?那好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会儿再到教室里去做光娃娃旅行的实验。

7、幼儿收拾、整理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和。对有兴趣的活动,他们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参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也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让幼儿从学前期开始就有多方面学习的机会,我结合教育内容,开展了此次活动。让幼儿动手做一些好学易做,又符合幼儿认识水平的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使幼儿成为心灵手巧的人。

蒙氏活动教案篇4

目标: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对节奏活动的兴趣。

2、尝试用生活中的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

准备:情景设置:节奏之门,节奏小桥,节奏国,进口处贴有节奏符号的标记,废物利用的自制乐器,音乐磁带,录音机。

过程:

一、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要到节奏国去玩玩。(幼儿听音乐有节奏地来到节奏之门)

二、感知节奏

1、这里有一扇节奏之门,想要从这门过去,先要找到“机关”,(只要做对标记上的动作,就能打开门进去了)。告诉幼儿这个叫节奏符号,想一想要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2、引导幼儿说出节奏型××,并互相学习。

3、继续前进来到节奏小桥,要过桥先观察节奏符号×××。

4、幼儿说一说,做一做,互相学习(用脚的`动作来表示。)

5、和前一节奏进行比较,知道下面加线的节奏要快一点,引导幼儿用不同脚的动作来打节奏。

6、开火车:提出要求:每人做一节车厢,小脚有节奏的前进开过小桥。

7、引导幼儿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拍打出节奏。

三、尝试用自制乐器伴奏

小朋友真能干,奖励一件小礼物(出示自制乐器)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能用它了打出节奏么吗?幼儿尝试并互相学习。

2、分小组尝试看图谱伴奏

3、集体表演打击乐《哈罗哈罗》

蒙氏活动教案篇5

一、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0日早10:3012:00

二、活动地点:

xx县火车站镇小学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带幼儿参观学校,初步了解学校,熟悉学校环境、教师和学生,感受哥哥姐姐的学校生活,激发幼儿对入小学的向往。

2、初步发现学校与幼儿园的区别,找出不同之处,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能力。

3、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知道小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和活动方式。

4、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课间要先入厕,在做户外游戏,并且听到上课铃声或上课音乐声,能迅速回到自己的班里上课,在心理上做好适应这种学习模式的准备。

5、教育幼儿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时间观念的良好习惯。

四、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学校负责人,确定参观的有关事项。

2、提前通知家长做好幼儿参观学校的工作。

3、告诉幼儿听老师的指挥、不乱跑,不大超大闹,做个文明的参观者等参观前的谈话。

五、实施措施

1、请小学生给自己讲讲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校园趣事,说说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小学生。

2、组合幼儿到学校去实地参观。

3、教师讲解,幼儿观察了解学校环境。

4、教师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5、参观后讨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请幼儿从环境、作息时间、上课科目、纪律等方面说说。)

六、家园共育

1、家长配合幼儿园,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学校的生活,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

2、看电视录像,或让上小学的哥哥姐姐向孩子讲述小学学校生活,进一步了解学校。

蒙氏活动教案篇6

我们身边的塑料

1、使同学们具有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良好品质,加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拓展知识面。

3、培养孩子们善于观察力、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信心。

1、很高兴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关注生活,走进科学。

教师说:在上周,我在上下班的路上留意到一种现象,其实这种现象平时也存在,只是这回格外的触动我,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照片。

2、你们觉得在我们生活中这种现象多吗?哪来那么多塑料袋呢?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现象呢?在我们泰州,生活中有很多陋习人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什么叫陋习?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惯。比如;

(让学生说)随地吐痰、顺手扔垃圾等

但很少有人觉得不正常,是不是?但往往正是因为人们不以为然、满不在乎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你们说对吗?

3、现在我给同学们挖一个智力陷阱,看你会不会身陷其中?怎么样,敢不敢接招?请听题(音乐2下):白纸、白布废弃后是不是“白色污染”?(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白色污染”)目前,“白色污染”困扰着世界上许多个国家确确实实为我们人类出了一大难题,但是,这个难题被我攻克了。

我决定:向联合国卫生组织倡议一下:世界各国一律禁止生产塑料制品,你们看咋样?

4、学生一定会就塑料的好处发表看法。教师也可拿实物对同学们进行提示:吉他、跳绳等。

照片:百叶窗、电视、滑板车、钢琴、汽车方向盘等。

教师将准备好的教具贴在黑板上:吃、喝、穿、玩儿、乐器、装饰材料、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家具、农业等。

教师说:看来,塑料在我们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么广,它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它的诞生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到底是祸还是福呢?怎么样?想进一步了解塑料吗?先给我们这次活动起一个主题吧!

5、确立活动主题的名字

6、给同学们思考讨论的时间,明确自己最想探究的内容。教师下去指导,适当引导同学们拓展思路。

7、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提出问题。教师将其一一写在黑板上。指导同学们自己进行归纳整理。

8、将问题分成几类。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坐成一组。(如一组人太多就将一组分成两组)。

9、同学们进行研究讨论,教师到各组指导。加背景音乐。

10、同学们介绍活动方案。加背景音乐烘托气氛。

11、交流完活动方案,教师进行总结。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蒙氏家长开放日活动总结6篇

幼儿园蒙氏老师个人总结通用6篇

蒙氏上课教案7篇

蒙氏数学圆形教案8篇

蒙氏生活教案5篇

蒙氏生活课教案8篇

蒙氏生活教案模板7篇

舀铃铛蒙氏教案5篇

蒙氏生活教案参考8篇

蒙氏生活课教案优质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6054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