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在上课之前写好教案之后是会让自己上课的时候更轻松的,热门的教案不仅在写的时候要注意逻辑思维,写作之后更要反复琢磨内容,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5的加法减法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5的加法减法教案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95~ 97页例1、2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答案 2000-493=答案
2、 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 教授新课
1、 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 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组合作
(1)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
(2) 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 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3、 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
(1) 小数点对齐
(2) 数位对齐
(3) 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 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 复习巩固
1、 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 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 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 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四、 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略)
5的加法减法教案篇2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和选择合适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复习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复习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回顾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再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算理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
2.重视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提炼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把计算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计算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课件出示:计算下面各题。 175+62= 985-423=259+148= 806-714= 325+464= 310-207=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3.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每一位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1。计算减法时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被减数中间有0的减法,要连续退位,0被退位以后要当作9来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时,重点突出加、减法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使学生在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注意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确率,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巩固运用 1.课件出示教材109页1题中的表格及问题:一架飞机先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行690千米到三亚,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 航线 里程/千米 北京——上海 1088 北京——成都 1542 北京——广州 1907 北京——台北 1729 北京——三亚 2541 北京——乌鲁木齐 2464 (1)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一架飞机先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行690千米到三亚。所求问题: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多少千米) (2)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 一共飞行的千米数:1907+690=2597(千米) 比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飞的千米数:2597-2541=56(千米) (3)检验以上两题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加法的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用差加减数(或减数加差),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4)根据表中信息,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和一个减法问题,解答之后检验,然后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5的加法减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计算。
理解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体会分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和价值。
[重点难点]:
1.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意义。
2.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
3.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4.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5.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6.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教学建议]:
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引入同坟墓分数相加减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己探索、自主列式、自主计算、自主说理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课时安排]: (共 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
4、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课时
5、打电话…………………………………………………………… 课时
第一节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 复习引入
1、 提问:哪位同学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单位?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分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 教师课件出示一组习题
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导入。
师:同学们,过生日时高兴吗?(生:高兴)哎呦,怎么这么高兴,快说给我听听,也让我高兴高兴。
生1:我又长大了1岁。
生2:可以有很多朋友聚在一起,边吃边聊。
生3:我能收到很多礼物。
生4:我可以吃蛋糕。
生5:我可以买一本书。
……
师:同学们这么一说,我也替你们高兴,同时我也希望你们天天这么高兴!
设计意图:用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新知。
师:刚才说到过生日吃蛋糕,下面是小红过生日时,妈妈特意为她准备的一个大蛋糕(如图),首先,妈妈把它平均分成8份,小红吃了3块(在图的上边涂鸿的处写上“小红吃了3块),爸爸吃了1块(在右边涂绿色处写上爸爸“吃了1块红),妈妈吃了1块(在右边涂黄色处写上“妈妈吃了1块”)提问:小红、爸爸、妈妈各吃了多少个蛋糕?(如图所示)
生:小红吃了 个,爸爸吃了 个,妈妈也吃了 个。
师: 表示什么?
生: 表示把“1”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
师: 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生: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师:根据我给你们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蛋糕?
生2:小红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蛋糕?
生3: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蛋糕?
生4:小红一家三口一共吃了多少蛋糕?
生5:小红比爸爸多吃了多少蛋糕?
生6:还剩下多少蛋糕?
生7:一共吃的比剩下的多多少?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非常好!这些问题能不能自己解决呢?
学生异口同声的说:能!
师:那赶快动手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之间画像学习、互相探讨,从中解决一些困惑,实现“兵教兵,兵强兵”,提高课堂效率。
二、 放手探究,发现规律
学生开始自己解答以上问题,教师巡视。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 收集信息,总结规律
师: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没有。
师:你们没有,我可有几个问题要请教你们,我的问题是求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蛋糕,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生: +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因为是求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
生:求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也就是把小红吃的和爸爸吃的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好。这是应用率什么的意义来列的计算?
生:整数加法的意义。
师:谁还记得整数加法的意义?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师:整数加法的意义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师:谢谢你们帮我解答了第一个问题。我的第二个问题:从图上我们知道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 个蛋糕,假设我告诉你们爸爸吃了 个蛋糕,如何求小红吃了多少个蛋糕?
生: - = (个)
师: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
生:知道了小红和爸爸一共吃了 个蛋糕,也就是知道了小红和爸爸吃的蛋糕的和,又知道了爸爸吃了 个蛋糕,也就是告诉了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应该用减法来计算。
师:分析的真好。这就是根据前面学习过的整数减法的意义,它对于分数减法也同样适用。
师:我的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 + = ?
生: 是3个 , 是1个 ,3个 加上1个 就是4个 , 是1个 ,也就是 。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 = =
3个 1个 4个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认为小红吃了3块,爸爸吃了1块,一共吃了4块,也就是8块中的4块,所以是 个。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 = = =
师: 也就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生:二分之一。
师:凡是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的,如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定要月份化成最简分数。
师:会计算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了吗?
生异口同声的说:会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补充、完善同坟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反方面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从学生总结规律中发现学生的思维漏洞,便于及时补救,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看上面的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分母相同。
师:这就叫做同坟墓的分数。今天学习的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联系刚才做的题,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也可以小组讨论,小组长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师:下面请一个小组的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的结论。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或想减。
师:哪个小组还有补充?
生:前面加上一句:“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这样就完整了。
生: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师:这就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请同学们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词最关键?还有什么疑问?
生:老师,为什么分母不变?
师:你的问题提的很好!谁能来解答?
生: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数单位没有变。
四、 巩固练习,反馈矫正
师:下面我们就根据刚才学的法则来做几个练习题,好吗?同时比一比,哪些同学做得好,掌握的扎实!
完成教材第90页做一做。
学成做完后小组检查,让出错的学生说明错误原因。
设计意图:做练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法则,并灵活、熟练地运用法则。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要约分。
第2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1课时(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检验的学习习惯。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重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的城市现正在创建卫生城市,每个居民都要为建设文明、卫生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2.引入新课: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随便扔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生活垃圾呢?一般情况我们把垃圾分为四类(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布图),其中纸张和废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二、探索新知
1.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
(1)采集信息
问:从这个表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两三名学生回答)
(2)处理信息
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能说说计算过程吗?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口答,教师根据需要在黑板上板书)
(3)探索方法
解决问题:纸张和废金属等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②观察比较: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③思考方法:你能想办法把它变成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吗?
④小组内讨论怎样变成学过的知识
⑤学生展示汇报,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学生的方法可能会有化成小数计算、画图计算、先通分在计算等方法。
(4)教师总结
同学们说的方法都是要先把单位统一,然后再相加。具体请看——(课件动态演示通分的过程。)
(5)自主选择二次探究,方法择优
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 = + = + =
引导择优: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不用化成小数的方法、画图的方法?能不能找到一个都通用的方法?
提问小结:谁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法怎样计算?
2.自主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
(1)教师启发引导:我们已经解决了纸张和废金属等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你能计算出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的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3)集体订正,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们首先应该怎么做?再怎么计算?
三、深化应用
1.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只解决了两个,剩下的问题中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来解答吗?
学生选择问题,独立解答问题后交流订正。
2.完成书第95页做一做第1、2题。
3.深化应用:练习二十四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2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第96-9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增强数感,培养良好计算习惯。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在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基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一些特殊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
教学重难点
1.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等能力,发展他们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答:我们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式题时采用了什么方法?(通分),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了同分母分数。(板书)
2.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板书课题)
二、重点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生说说怎样计算的,强调计算法则。
2.练习二十四第5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么想的?
3.练习二十四第6 题。
(1)算一算: - = - = - = - = - = - =
(2)想一想:算式中的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写下来。
(3)试一试:用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
- = - = - =
(4)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四第6题
4.练习二十四第7 题。
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
三、拓展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9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填写。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2. 练习二十四第10题
(1)学生利用课前完成:调查填好表中相关数据,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2)课堂展示交流调查制作分析及解答过程。
四、独立练习
练习二十四第4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律,这个规律是: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1 ,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了。
第3节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1课时(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习新知的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交流意识及合作的能力。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云梦森林公园参观。
(课件播放森林公园的美丽景色及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对比统计表。)
2.引入新课
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对比
地貌类型 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
乔木林
灌木林
草地
问: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选择“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这一问题
(1)学生独立,再在组内交流。
(2)小组汇报算法:
(3)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种算法?
(4)总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2.课件出示下表:
森林和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对比表
地貌类型 储存为地下水 地表水 其他
森林
裸露地面
(1)问:从表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2)学生独立解答。
(3)展示学生不同的解法:
三、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1.计算小能手评比
书p99 做一做第1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李明用1m长的铁丝做了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边是 m,另一边是 m,第三条边有多长?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
3.给 、 、 排排队,谁能用这三个分数编出一道加减混合的计算题?试试看你能编几道题,把它写下来,选择其中的两道算一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3节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第101-102页练习二十五第1、3、4、6、9、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习新知的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交流意识及合作的能力。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出示练习二十五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
2.揭示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二、重点练习
1.练习二十五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展示汇报,说一说计算过中要注意什么。
2.练习二十五第3、4题
(1)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说一说怎样想的。
(2)第4题
3.练习二十五第6题
①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用分数表示自己每天各项活动时间占一天的几分之几。
②自己提问并解答后与同桌交流。
③学生汇报展示,教师指导点评。
三、应用拓展
1. 练习二十五第9题
把6个同样大小的苹果分给8个孩子,可以怎么分,每个人分得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思考后,说一说怎样想的。
(2)强调:无论把多少个苹果分给8个孩子,求每个人分得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就是“把这些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就是八分之一”。
2. 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学生独立思考在草稿本上演算,书上填写。
(2)同桌交流思考过程。
(3)汇报展示明确思考切入点。
3.练习二十五思考题:有趣的七巧板
学生合作探究,展示汇报明确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
今天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在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你要注意什么?
第4节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第99-10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经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这一过程,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地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难点:根据分数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回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有哪几个?怎样用字母表示?
板书: 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2.下面各等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5+36=36+25 (17+28)+72=17+(28+72)
6.2+2.3=2.3+6.2 (0.5+1.6)+8.4=0.5+(1.6+8.4)
揭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适用于整数和小数,是否也适用于分数加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下面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关系?
+ + ( + )+ +( + )
教师指明:整数的加法的运算定律既适用于整数和小数,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2.学习分数的简便运算。
(1)出示:
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问:当上面式中的字母换成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2)出示例2
+ + ( + )+ +( + )
问:仔细观察题目,你能很快写出答案吗?你是怎么算的?
(3)提问:
①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②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4)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5)计算: + + +
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点?
思考:怎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 + +
=( + )+( + )
= +1
=1
交流:这道题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加法结合律?最后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
总结: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计算,这样会比较简便。
3.教学例3
(1)学生根据步骤图自己学习。
(2)反馈交流,明确思路。
三、巩固反馈
1.完成书p99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具体说一说哪一步如何应用加法运算定律的进行简算的。
2. 完成书p100- p101练习二十五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每道题思考的依据。
3. 应用提高:书p101练习二十五第8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展示观察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5的加法减法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巩固与提高。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与计算起来铺垫的作用。本单元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之间的练习,体会数学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面
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数学思考方面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解决问题方面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 教学安排
两位数加两位数………………………………… 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2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课前三分钟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35+34=69
(1)35+30=65 65+4=69
(2)30+30=60 5+4=9 60+9=69
(3)30+34=64 64+5=69
课后反思
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比较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那根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11页例2,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
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
(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2)两位数的退位减。
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生:列式65-48.
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 ):
先算65-( )=( )再算( )○( )=( )
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
(3)比较算式。
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
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
课后反思
本堂课是让学生在能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看做“两位数减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并且在口算过程中(尤其是退位减法中)体会其优越性,能很好地掌握并使用这一方法。整节课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出多种算法。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虽然整节课体现了每个学生都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感觉教的很轻松,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急需改进:
由于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在探索多种口算方法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时间,练习量不够。我应多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也便于巩固加深。
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例3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口算。(课前三分钟)
53+6= 85-5= 67+9= 72-6=
20+40+3000= 900-700+80= 300+20+60=
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3.拆数游戏。
(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 480 520 790 210
(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720 270 450 840 910
二、探究新知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1)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计算:380+55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3: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十个
3 8 0
+ 51 5 0
9 3 0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提问:
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
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所以是9)
注意: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1”,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百位相加为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9。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550-38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
算法2:55个十减38个十等于17个十。
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
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十个
5. 5 0
- 3 8 0
1 7 0
师介绍:竖式计算减法,从个位减起,遇到不够减的从上一位退一当十继续减。如550-380,个位相减为0,十位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则十位上多了10个十,加上原来的5个十,是15个十,减去8个十,十位上为7,同时百位上退1后剩下4,减3,为1。
追问:为什么百位上是1?
注意: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推掉的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位点。
3.总结算法。
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上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请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小组内以开火车的方式说答案,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4.完成“练习三”第4题。
先说说解题思路,然后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在笔算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55-38=17,所以550=380=170。
(2)百十个 百十个
3 8 0 5. 5 0
+ 51 5 0 - 3 8 0
9 3 0 1 7 0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但是在上课时就管不住自己,说的太多,有些等不及。原本准备让学生发现算理,总结方法,但实际没有那么理想。
第4课时:估算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找近似数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填空(课前三分钟)。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如果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学生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
(2)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8题。
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三”第5题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估算
221+239≈400(人) 221+239≈450(人) 450﹥441
220 230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以“估算”为线索,展开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1.学生对估算的意义不够理解。我在教221加239的和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许多学生都是算出准确数。我就引导学生说221和239接近哪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有一部分学生都不能很快地说出来。因此,我觉得学生对估算的意义不够理解。
2.学生估算的方法掌握不够好。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探索估算策略的多样化”。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自主地探索估算的方法,但大部分学生没有一点的估算意识,我只好把估算的方法教给学生,没有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估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旧知
1.课前三分钟
学生主持,找出一些数的近似数。
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 )或( ),再进行计算,取( )数还是( )数,要视情况而定。
二、基础训练
1.一台电扇145元,一口电饭锅287元,妈妈有4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
2.幼儿园有男生286人,女生193人。一共有500个苹果,如果每个人吃一个苹果,这些苹果够吃吗?
三、 拓展提高
妈妈用500元买了几件物品,猜一猜她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几件?
故事丛书 裙子 电扇 电饭锅
118元孙 134元 230元 248元
反思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三第七、6、7、8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充分自主地探索估算的方法,但个别学生没有一点的估算意识,这有待于以后多练习、多强调。
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举例说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口算(课前三分钟)指名学生主持。
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课前作业处理)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计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课件,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
(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约是600,441大约是400,600-400=200,大约多200个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约多180个座位。
……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给予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
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课后反思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第7课时:练习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练习册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进一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填练习册
5的加法减法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知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增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提高对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养成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重点:知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难点: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导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 )。
2、812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 )个 117 是917 ,712 里有( )个112 。
4、3个13 是( ),47 是4个( )。
5、把912 化成最简分数是( ),2430 化成最简分数是( )。
二合作探究
1、认真观察课本89页图画,说说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要求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说说该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
3、你能把你的计算过程完整地写下来吗?
4、在计算时分母有没有变化?分子呢?
5、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6、要求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说说该怎样列式计算?
7、从你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8、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
9、请你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三练习
1、 计算下列各题。
26 + 36 = 910 + 710 = 1617 - 517 = 78 - 38 = 16 + 26 + 36 = 78 - 38 - 18 =
910 + 310 + 710 = 1617 - 517 - 1117 =
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
59 + 29 + 89 =1527 =59 ( ) 1314 - 314 - 514 =2114 =32 =112 ( )
3、计算课本92页第6、7题。
第6题; 第7题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 五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尹雪霞 高素兰
课题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课时
学习目标 1、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和验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感受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中增强环保意识。
重、难点 重点: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导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
1、 计算。
59 +19 = 18 +38 = 1924 -1124 =
1213 -1013 = 34 +14 +14 = 1415 -315 -815 =
2、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二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教材第93页例1,并认真思考完成下面的问题:
1、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2、要求纸张和废金属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3、要求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该怎样列式?
4、观察上面两个式子,思考:
⑴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就表示什么不同?
⑵分数单位不同可以直接计算吗?
⑶不能直接计算怎么办呢?
5、试着计算这两道题。
6、归纳计算方法:
7、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算这两道题。
8、各小组交流自己合作探究的收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如有要补充的意见,要大胆展示自己。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进行验算。
三达标测评
1、 + 表示8个( )加上6个( ),和是( )。
2、计算47 + 59 时,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 )不同,所以要先( )才能直接相加。
3、计算下列各题。
+ = - = - =
+ = + = - =
4、解决问题
(1)王彬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 。还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
(2)小明睡觉的时间占整天的 ,学习的时间占整天的 ,吃饭时间占整天的 ,问小明每天有几分之几的时间做其它的事情?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 五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尹雪霞 高素兰
课题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讨论,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难点:带小括号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导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
1、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 16-4+21 24-(18+3)
2、计算:
+ = + = - =
- = - = +
二合作探究
1、认真观察教材第97页例1的表格。
(1)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交流: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3)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列式计算
(4)观察书上的计算方法,集体交流。
方法一: 方法二:
(5)观察算式,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_________通分,也可以__________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
2、仔细观察教材第97页内容思考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1)认真分析并思考表格内容,想一想: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2)列出算式: 或 。
(3)观察书上的计算方法,并写出计算过程。
(4) 学生交流归纳概括出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总结概括: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三、达标测评
计算下面各题。
1、 45 - 310 + 23 12 - (34 - 38 ) 12 + 14 - 16
56 -(12 +13 ) 78 - 512 +16 23 +(12 - 14 )
2、小芳做数学作业用了 小时,比语文作业少用 小时,小芳做这两项作
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2、王彬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6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 。
剩下 全书的几分之几?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 学科 备课人
课题 分数加减简便运算 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讨论,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3、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难点 重点: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导学过程 备注
一知识链接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53 + 36 + 64 + 97 1.5 + 3.8 +6.2
28.6+0.54+0.46+1.4 1.8-0.45-0.55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减法的性质:
二合作探究
1、观察下面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样的关系?
+ ○ + ( + )+ ○ +( + )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了:整数加法的( )律、( )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2、认真观察分析,先独立试做,再在组内交流算法。
56 +112 +712 13 +27 +15 +23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利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加法运算变得简单。
三、达标测评
1、用简便方法计算:
11- 710 - 310 + +
2、填上合适的分数使计算简便,并计算。
+ +( ) 5- -( )
+ +( )+( )
3、农业科技站今年种了 公顷棉花, 公顷水稻, 公顷玉米。尝试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 五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尹雪霞 高素兰
课题 解决问题 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有关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2、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难点 重点:掌握有关分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导学过程 备注
一、自主学习教材第99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你知道了那些信息?写在下面。
第一次:一杯纯牛奶,喝了 杯。
第二次:兑满热水,又喝了 杯。
问题:
我的解题思路是:
.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一杯纯牛奶,喝了一半加水,实际上是加了( )水,杯里( )是牛奶,( )是水。牛奶与水是相溶的,再喝半杯,实际上喝的半杯里( )是牛奶,( )是水。画图表示如下:把( )看作单位“1”。
各小组展示交流自己合作探究的收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如有要补充的意见,要大胆展示自己。
总结:无论是求喝了多少牛奶还是喝多少水,都是求每次喝的占整杯的几分之几。
三、练习
1、李华喝一杯牛奶,先喝去它的一半,接着又喝了剩下的一半,共喝去这杯牛奶的几分之几?
2、 小明倒了一杯饮料,先喝一半后加满水,再喝 后,又加满水,最后全部喝下。小明喝的饮料和水哪个多些?
3、 五(1)班同学去革命老区参观,共用去10小时。其中路上用去的时间占15 ,吃午饭与休息时间共占310 ,剩下的是游览的时间,游览的时间占几分之几?
4、 自己独立完成课本101页第7题。
5、完成课本第101页第8题。(小组合作讨论)
作业布置:
总结反思:
班级 五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人 尹雪霞 高素兰
课题 打电话 课时
学习目标 1、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 重点:理解找出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的方法。
难点: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导学过程 备注
一、自主学习教材第10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请你提取这个实际问题的关键信息,写在下面:
要通知的人数:
通知的方式及用时:
对于通知的要求:
请你写出你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①
②
③
④
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方案一: 要 分钟。
方案二: 要 分钟。
方案三: 要 分钟。
方案四: 要 分钟。
探索最优方案的规律。
1分钟一共通知( )人
2分钟一共通知( )人
3分钟一共通知( )人
4分钟一共通知( )人
……
总结规律:全员参与通知2分钟通知的人数= ;3分钟通知的人数= ;4分钟通知的人数= ;……按照这个规律,5分钟一共通知 人;6分钟一共通知 人; 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 分钟。
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全员参与通知,2分钟通知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
三、练习
1、学校合唱队共有队员31人,暑假临时接到演出任务,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最少要花多长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2、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周末有一个紧急任务,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打电话通知,每分钟通知1人,最少要花多少时间能通知到每一个人?
4、老师要通知学生到学校开会,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2分钟可以通知1人,18分钟最多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5、假期里,拉丁舞班的张老师要通知38名同学来上课。设计一个方案,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通知到全班同学。时间至少多长(一个电话3分钟)?
5的加法减法教案篇6
教材及学情分析: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学生在这册教材的第四单元刚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以表格、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使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究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沟通整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突破方法:
通过理解小数的意义,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在计算中,要把小数点对齐。
教法和学法:
“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观看过跳水比赛吗?跳水项目,一直是中国体育运动的强项,请看大屏。(课件出示中国跳水运动员劳丽诗和李婷跳水的视屏)中国队又赢了,这样一个值得骄傲的时刻,我提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庆祝一下祖国的胜利吧。
在体育赛场上,不仅有激烈、好看的比赛,还蕴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同学们,你们想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吗?
2、(课件出示跳水决赛统计图)依次出示中国队第一、二轮的得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3、引出课题:同学们看一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列出的算式都是小数加、减法的算式,小数加、减法的算式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提纲,明确自学任务。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教师明确自学任务: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自学我最棒。认真自学课本96页例1、97页例2,然后完成自学提纲上的问题,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自学开始。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适时提醒:已经完成自学内容的同学就可以在组内进行两两交流。
三、小组讨论,解疑答惑。
1、师:同学们刚才的自学都非常的认真,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自学的成果和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入小组讨论环节。(课件出示小组讨论提纲)请小组长快速的上来领取你们小组的讨论提纲。让我们比比哪个小组的讨论最积极、最认真,小组讨论开始。
2、巡视:提醒各小组交流要注意的地方。
四、交流展示,教师点拨。
1、师:刚才,老师看到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每个小组都表现得非常积极。接下来,就让各小组把你们的讨论成果与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一起进入下一环节:讨论成果大展示。(课件出示:讨论成果大展示)
2、请第一个组作交流展示。(课件出示交流内容)
3、请第二个组作交流展示。(课件出示交流内容)
4、教师点拨:在刚才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列竖式的时候当相同数位对齐了,小数点有什么特点呀?(小数点对齐)所以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我们只要把小数点对齐,那么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板书:小数点对齐)
5、师:那么小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请下一组同学来为我们作一个小结。
6、请第三小组作交流展示。(边交流教师一边用课件出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7、齐读一遍。(课件一条一条出示,学生读。)
五、巩固运用,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学会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了吗?敢不敢接受挑战呀?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争夺冠军,今天谁能成为我们班学习上的冠军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到今天的“学习成果大比拼”的比赛中去一决高下吧。(课件出示:学习成果大比拼)
2、请同学们拿出技能训练题,为比赛做好准备
3、第一关:聪明小法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回答,同桌交换批改。(课件出示第一关:聪明小法官)
4、第二关:细心计算我最棒。(课件出示第二关)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批改出每组做得最快的小选手,然后请他来当小老师,帮助批改本组其他同学的作业。
5、第三关:改写小数我在行。(课件出示第三关)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自己批改。
6、第四关:学以致用我能行。(课件出示第四关)小组合作完成后,请一个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说完后教师出示课件订正答案。
7、教师小结:在解决刚才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我们的数学知识,它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统计一下自己的成绩。夺得本次比赛全部星星的同学请起立。站着的同学们就是我们班今天的冠军了,让老师为他们颁发奖杯。祝贺你们!(课件出示“奖杯”)我们一起为冠军送上热烈的掌声吧。其他没有夺得冠军的同学们可千万别灰心,今天你们也表现得很棒,继续努力,相信我们班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冠军。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那谁能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呀?
板书设计: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大班漏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