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心得时一定要注意语句段落通顺才行,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赶紧拿笔写份心得体会记录你的想法吧,顺风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教育的艺术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教育的艺术心得体会篇1
班级管理工作中,表扬与批评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是班主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表扬与批评都会对学生的情绪、感情、心理、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听人批评是难堪的事。班主任批评学生主观上希望通过批评促进他们克服和改正错误的思想行为。批评含有品评、判断、指出好坏,其积极作用应该可以激励人、鞭策人、教导人。只有适时、适度、有效的表扬与批评,才能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因此,要做好班级工作,班主任必须掌握必要的表扬与批评的言语技巧,在批评学生时更应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性。
一、批评学生的语言要客观公正,要有所指。
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客观公正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教师要明确要批评的是针对学生的哪一件事,哪一个行为。点明了某一值得批评的行为,教师不致于将犯错误学生的所有行为笼统地纳入批评的目标,也不至于因某位同学有违纪行为而在班会上批评全班同学。
二、批评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场合与时机。
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和场合,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一般来说,对于个别同学批评宜单独进行。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批评场合与时机。对于那些一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比较固执的学生,可以适当在办公室进行批评,借助其他教师言论的旁敲侧击。对于自尊心很强又"爱面子"的同学,则应以单独聊天的方式进行批评,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其在与老师平等交谈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被批评的错误具有代表性,批评一人可以教育全班学生时,才可公开批评,起到对全班同学"敲警钟"的作用。另外,对于学生缺点错误的批评应随机进行,不可等错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采取措施,应随时发现,随时批评。
三、语言要和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要用训斥、威胁的口气,也不要用斩钉截铁的语气,那种瞪眼睛、拍桌子,大声叫嚷等发怒的表现都是不得法的,会使学生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也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用平等和气的态度,讲究委婉含蓄,设身处地为接受批评的学生着想,班主任满怀爱心,满怀理解,用平等和气的态度点明学生的错误,用真情感化学生,启迪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自我批评的意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四、要侧重转化,达到学生积极效果的内化。
批评时要说明该做的事,指出改正的方向,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思考批评的问题。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后悔,这时教师应给予关心和体贴,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通过教育有了正确的反应,接受教师的指点并积极付诸于行动,改掉了错误的行为习惯,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赞许,恰当地给予表扬,批评转化为表扬,达到了批评的最佳效果。
五、多以鼓励代替批评。
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宜通过鼓励达到批评的目的。使他们从鼓励中发现不足,看到希望,增强信心。例如我班有一名班干部工作一直积极主动,各项工作做得很好,深得老师赞许和学生认可。但有段时间学习下降,作业也不认真做。同学们也说她这样不行、那样不好。该同学就背上了思想包袱,工作再不像原来那样积极、主动、热情了。我多次找她谈话,查找原因,提出奋斗目标。学习上每当有了进步,就特别提出来表扬。使她坚定了学习信心,各方面又像原来一样好了。
六、批评过后要多关心学生。
关注情绪变化,防止过激行为。严厉批评后要关注其情绪变化情况,个别情绪不稳定的同学可能会做出逃学、出走、破坏、报复等过激行为。关注改正错误的情况,防止坐失良机。批评的目的是促其改正错误,所以认为批评结束就万事大吉,而要进行有意识的观察、辅导、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注意安抚技巧,批评后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向学生表明为什么要批评,为什么要这样批评,以消除感情上的隔膜。
总之,教师在工作中不要过多地使用批评,以免造成学生消极悲观,应少运用且善于运用批评才是上策,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艺术性,以提高教育学生的实效性。
读教育的艺术心得体会篇2
教师的天职是育人,肩负着民族兴衰的重任,被广泛誉为园丁、春蚕、蜡烛、人梯、灵魂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怎样才能不辜负这些美称呢?在此谈谈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心得体会。下面是第一心得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心得体会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矢志不渝铸师魂。
自任教以来 我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德育首位的原则,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实事求是,公正严明,在学生中威信很高。我坚持以德治教,以德育德。坚持从育人环境抓起,从学生行为规范抓起,从每一名学生抓起,给学生营造了和谐的环境,唤起了学生的自信,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学会做人,努力成人,振作精神,奋发进取。
2.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我们这的杜顺老师,他不幸患上了脊髓空洞症,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3.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教师魅力。
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其次,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的规律与教育的艺术,提升人生品位。
4、学会宽容,敬业爱生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力量源泉。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
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心得体会想查看更多相关信息,请上第一心得范文网。
读教育的艺术心得体会篇3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作为班主任,仅仅德才兼备、刚柔并济还不足够,还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只有注入了爱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今年是我第一次接触一年级。我们班有一个家庭情况“特殊”的小朋友,她有一个新妈妈。小朋友面对新妈妈时会显得比较任性。特别表现在早晨迟到这一点上,每天早晨穿衣服都要一件件试,直到满意才肯出门。第一次迟到时,我尽可能地耐心劝阻,对她讲道理。可是小朋友似乎不能听懂我的话,眼睛直直地看前方,问她迟到的原因和以后的想法,一点反应也没有。几次三番下来,我的耐心也渐渐告罄。于是,我便改“利诱”为“威逼”,表情严肃地批评了她,希望她能觉得羞愧而改正过来。哪知,她却像是被我吓到了,隔天早晨又迟到后,她竟站在校门口,怎么也不肯进校门了。听到这个消息,我赶忙来到校门口,叫她赶紧进班级,可是她却一动都不动。我想:这次说什么也不能让她在这么任性了,一定要“悬崖勒马”,让她养成遵守校纪校规准时到校的好习惯!于是我下课见到她,就更频繁地提醒她。结果却发现她“守门”的次数更多了。我心中越发焦急起来。
正在我纠结该如何教育这个孩子的时候,我有幸研读了《陶行知教育著作》一书。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读了这本书,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需要爱心,儿童渴望得到爱。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于是,我潜下心来,认真反思我一直以来的教育方式,我发现问题可能出现在这些地方:其一,原来我在教育这个小朋友时,总是站在我的角度,过于重视老师的需要,没有真正让她明白她自己守时的需要。其二,发现她“屡教不改”后,我对她总是以批评的方式来教育,没有考虑到孩子本身的个性特点。这个孩子个性比较强硬,直接的批评教育让她很难接受,最后导致她和我在心灵上越来越远。其三,我没有及时去了解孩子行为表现出的内心的感受。她守在校门口不肯进来的行为,正是在说明她对我这一教育方式的不认同,相同方式的教育再多,都是起不了作用的。
明白问题所在后,我改变了教育的方法。当这个小朋友再一次在校门口因迟到而不肯进门时,我没有板着脸叫她自己走进来,而是若无其事地走上前,轻轻地牵起她的小手,轻轻松松就把她带进了教室。知道她可能暂时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接受我,路上我并没有说多余的话。孩子进了教室的表现也镇定多了。回班级后,阅读课上,我和大家一起欣赏了一本《迟到大王》的绘本,孩子们都被迟到大王的各种理由逗笑了,她,也笑了。故事的结束后,孩子们对于“守时”有了比原先更丰富的想法。下课以后我留心观察了这个小朋友的反应,欣慰的发现,在开心之余她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懊恼。我想,这一次“讲道理”的教育,可算是成功了吧!中午吃饭时,小朋友吃得特别快也特别干净,我马上为她竖起了大拇指。在她高兴时,我有意提了一句大家都很喜欢她,想要早上想早点见到她的想法,她也眼睛亮亮地点头答应了。果真,她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也越来越活泼了。
经过这一次的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并不是流于表面的教育,也不是“锦上添花”的夸赞,而是要设身处地的以学生的立场来思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来为孩子选择他能接受的教育方法。
教师给学生的爱,应该像母亲那样细腻而温柔,应该像父亲那样广博而深沉,让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沐浴着的都是温暖的阳光。只有不断学习,用师爱谱曲,用师责填词,才能脚踏实地地当好一名小学老师。
读教育的艺术心得体会篇4
1.艺术起源-巫术。
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的基本内容是动物形象,这些壁画彩绘而成。
史前艺术家用兽骨做成空心管,将色粉吹到石壁上造成丰富的层次感,整个画面极富动态,驰骋的动物与红色的天穹一起烘托出原始的自然生命,恢宏而神秘。
这些壁画对应于人类原始劳动的狩猎时代。
可以断言艺术来源于劳动。
法国史前岩画
现在推想:他们画这些动物并不是为了审美的需要,而是为了举行某种仪式的需要。
这种仪式就是原始的巫术。
原始的巫术并不是科学的还是情感的,是一种劳动之前激发和呈现共同情感的活动。
在巫术活动之后,原始人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劳动,投入了与野兽的搏斗,投入了汗流浃背的狩猎生活中。
原始人需要巫术,是为了表达和保存生命的情感与信念,这对生产活动的成功和共同体的维系至关重要。
今天这样的仪式也很重要,比如作战之前,部队喝摔碗酒,也是情感的需求。
中考,高考之前,学生也要做思想动员,举行宣誓仪式,这一点与原始人的巫术类似。
今天我们不再讲巫术,但是艺术让永恒的理想化身在现实之中,由此展现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也唤醒重新奋斗的精神力量。
2.怎样跨过艺术的门槛?
艺术从一开始就与人的生存情感纠缠在一起。
人类的一切生存情感都包含着对某种“超越性存在”的领会。
人类的生存情感通过艺术得以保存。
但是仅有生命情感也不能成为艺术。
常言道“愤怒出诗人”,这句话只有一半的真理。
如果仅仅只有愤怒,是无法写出诗来的。单独的一声呐喊,并不算诗,没有感染力。
情感的直接流露和宣泄,仅仅具有心理功能上的意义,离开真正的艺术作品相距甚远。
生命情感只有通过形象的塑造才能真正得到表现,这是跨过艺术门槛的关键。
正是通过构形这一环节,人类情感才发生了质变,它解除了日常情感的对象性负荷,转变为生存情感的自我观照。
某人写下这样的句子:我很忧愁!我很惆怅!我很伤感!(没什么感染力)
秦观这样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无边丝雨细如愁
李清照写思念: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艺术仿佛是一道门槛,日常情感在跨过这道门槛时发生了质变。
3.艺术作品的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一个可以让我们细细打量的生存的世界。
郑板桥画竹,是为了让大家看到真正的竹子,实际上众人平时都未曾看到过真正的竹子。
确实竹子是可感事物,人人都能看到,艺术家要教人看竹子,那是对真理的观看。
在郑板桥画的竹子中,我们才能看到竹子所勾连着的那个生存的世界。
如,马致远的诗作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话最要紧)
这首诗中,一口气排出许多事物,这些事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出奇。
然而,却因为最后的那一句话而展开了一个游子在外生存的世界,立刻使这些事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变得不平凡,它们都进入了天涯游子在其命运中所归属的那个世界。
游子的世界呈现
因此这篇文字便是诗,是艺术作品。
读教育的艺术心得体会篇5
八月,骄阳似火。在这火热的日子里,我参加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暑期教师研修活动和县里组织的小学音乐教师暑期新课标培训活动,倾听了各级专家老师们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整体解读》,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对新课标充满着期待。下面,是我对新课标的真情感悟。
一、坚持以美育人,提升学生美的情操。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4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学习和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开阔艺术视野。
课堂是我们育人的主阵地,音乐课堂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在音乐体验中唤起学生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并受到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这些教育目标需要教师在以后的课堂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来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用准确、声情并茂的范唱去感染学生;用科学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自然地接受音乐的美。
二、重视艺术体验,激发学生创造力。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4年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强调艺术课程的实践导向,使学生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音乐教育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很大的作用。从教育的效果看,音乐能力的培养与智力的发展成正比。实践证明,音乐才能发展好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反应敏锐,记忆力好,语言表达能力也强。演唱、演奏和欣赏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音乐作品,可以扩大音乐视野,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要鉴赏艺术,那么,你应当是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
想象力是发明创造的一种能力,也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一种能力,而没有想象力的音乐可以说不是好音乐。音乐中的想象力与思考事物的想象力,在思维方法上是一致的,只是音乐的想象力往往更为强烈。
同样,音乐创作和科学创造都是灵感的产物,科学创造更需要灵感。爱因斯坦是开创“相对论”的伟大科学家,他在思考问题时,离不开音乐,碰到难题就去拉拉小提琴或弹弹钢琴。爱好音乐的伟大科学家岂止爱因斯坦一人?有的科学家自己不会演奏乐器,但当他在实验与研究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常请别人为他演奏名曲,以便在音乐欣赏中解决难题。
我国宋代的沈括,明代的朱载堉,既是精通多种学科的科学家,又是闻名后世的音乐家。在我国当代科学家中,李四光、梁思成、华罗庚、钱学森等都是音乐爱好者,有颇深的音乐造诣。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之所以喜爱音乐,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提到很高的地位,绝不是他们对音乐的偏爱,而是他们深感音乐启发了他们的智慧,培养了科学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突出课程综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4年版)》将原来的音乐、美术、艺术综合三门课程“三合一”组成了一门艺术课程,并且加入了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三个学科。此次课标修订,由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五个学科共同组成了一门艺术课。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4年版)》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注重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以后的音乐课堂上,欣赏课可以让学生听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畅想大草原上的牛、羊,是如何在蓝天白云下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用朗诵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内容,可以用彩笔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戏剧的形式来表现牛儿、羊儿你追我赶在草原上玩耍嬉戏的情景等等。
可以看出,课程综合对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陶冶高尚情操,扩大知识领域、发展智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加强课程标准的学习,强化素养育人的意识,提升新课标的转化能力,为打造有质量的音乐课堂做好储备,这是一线音乐教师的使命与责任。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各方面逐步转变教师角色,不断适应新课标,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唯有这样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我们的音乐教育才能够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担负起培养人、塑造人的神圣使命。
通过学习新课标,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努力改变自己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用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勇于创新,在学生的音乐艺术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坚信,新课标将带来全新的改变,定会给学生们带去新的惊喜,带领我们走向新的征程。
读教育的艺术心得体会篇6
我们知道没有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校需要艺术教育,实施艺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艺术教育浓厚学生的艺术文化,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阅读了赫伯里德的《通过艺术的教育》后,我感到其主要思想是主张依据受教育者的自然倾向,通过适当的艺术教育,养成受教育者的创造精神,养成和谐人格.将赫伯里德的"通过艺术的教育"思想的有益部分尝试应用于我们目前的艺术教学,也就是张扬学生个性,发扬教学民主,降低艺术教学的难度等,这对我们艺术教师是个很好的启发。
书中提到艺术教育不能一瞰而就,不能心浮气躁,不能做样子打快拳,它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我结合自己的艺术教育教学的时间深深地感到: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措施有多种,而首先就是应注重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取多种办法。以音乐教学为例,通过讲解音乐背景、情节等,通过画面展示、播放幻灯或电影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曲目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强烈兴趣。例如,根据民间传说的爱情故事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其美妙的旋律令人无限神往,其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但是,如今学生对于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完全熟悉,尤其他们欣赏是该曲时,也并不一定能够充分理解。若在欣赏此曲前,教师将故事的梗概以及“草桥结拜”“同窗共读”“十里相送”“婚变投坟”“化蝶”等情节向学生讲述清楚,便能激发学生欣赏该曲的强烈兴趣,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受到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和实践者的注意。有论者认为,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启发、诱导、感化、影响学生心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激发他们认知上的需要和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通过在不同的班级分别进行听磁带录音和通过多媒体欣赏乐曲,对学生注意力集中情况进行对比后发现,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我还感到浓厚学生的艺术文化不仅落实在艺术课堂中,还应落实在中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因为课外活动是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各类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建立艺术教育评估体系与标准提到日程上来,艺术教育教学考核、评估是检查学校艺术教学质量、改进教学的必要手段,是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
而艺术教师要扮演好培养者、促进者的角色,艺术教师是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者和促进者,作为一名艺术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改变传统的单一备课、授课方式。其次,艺术教师要以与学生平等的姿态进行教学活动,建立个师生同乐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师生在一个同思索、共发展的环境中,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师要做到蹲下身来和学生讲话,耐下心来听学生做事,全身心地参与学生的活动。教师要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活泼多样的艺术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艺术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或表现不当时,教师不是求全责备,而是给予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敢于行动,敢于探索和思考。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艺术教育,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样才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真正的目的。
总之,通过阅读学习我感到浓厚学生艺术文化的实践研究不是短期的而应是个长期的过程,潜移默化地陶治学生的性情,纯洁心灵塑造,是美的集中体现。事实上,素质的提高,不单是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需要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标准个人意识、道德修养等的提高;素质的提高,也能使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得到提高。
读教育的艺术心得体会篇7
新修订的《艺术课程标准(xxxx版)》正式发布,我们在绵阳市张晓蓉名师鼎兴工作室的组织下展开了新课标学习和思考。学习新课标,感觉较之旧版相比,有很大变革,我的主要的体会如下:
一、强调核心素养。
首先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目标重在关注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学习。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备课设计中不仅要注意阶段性知识目标,更要深入思考在整个学习阶段中,该堂课能提升学生的哪些素养?怎样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能达到最好效果?知识领域间有哪些联系?又通过什么有效方式更客观、多层面检测学生的学习达成情况。
二、内容扩大、综合性增强。
高中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综合为艺术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去掉了图像识读,将其包含在美术表现里面。美术表现改为艺术表现,更宽泛包含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审美判断改为了审美感知,更加突出了本次课改更注重感受和体验的特点。“综合”是这次艺术课程改革的精彩亮点。艺术课以人文主题式学习方式为主,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多种艺术综合共生互生。通过听觉+视觉+知觉,促进通感能力,体验+情感+思维提高艺术修养,完善人格。这些让我认识到我们要从一个美术教师的角色努力向着合作型教师、创新型教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艺术教师。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
改变往昔以师为主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为以生为主、师为辅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增强学生主体人格。而美术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本学科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差异性以及表现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老师作为主导,起向导,顾问作用,指导学生快乐地学习。
四、明确学业质量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艺术课学业水平考试与评价结果纳入中考。艺术课的学习成绩评价涉及到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和教学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过程评价方式的设计,选择科学、实效的方式,客观地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艺术素养的发展。
总之,这次学习是一次很好的“充电”机会,让我对未来的美术教学有了全新的目标和方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及时更新观念,调整方式方法,做成长型教师,迈向新的征程。
例如,美术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4类艺术实践,涵盖16项具体学习内容,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中。整体结构图更系统,更具有全面性。
2、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时代性和国际视野。
由以往的学科本位取向转到育人本质取向。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教育取向是全世界课程改革的共同方向。
3、带来美术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每一学段详实阐述具体学习任务,包含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教师和学生更具有任务的明确性,自然带来教与学的变革。
4、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科学化、具体化;
新美术课程标准解决知识技能如何转化为育人导向、功能的科学化教学设计,将目标落实在具体的课堂环节。
5、落实“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根本要求。
美术学习的成果并非仅仅是看到学生的美术作业,更重要的评价指标是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内化于心的内在素养提升,具体反馈点在增添了学业质量的阐述。
?艺术课程标准(xxxx版》的阅读,我还停留在认知的舒服区,它的精华,需要我静下心来去梳理、去思考、去实践。我们会用开阔的人生视野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美育课程。
读教育的艺术心得体会篇8
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在此分享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心得体会范文。下面是第一心得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了《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这篇讲座后,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艺术的基础与定位。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为教育是公益服务事业,教师是提供这种公益教育的实践者!在许多学校的标语中经常可以看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话更加说明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而教师是引导者。同时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一个个将来为国家为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人,而不是一个有着言听计从的因循守旧的人。所以,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要充分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教育艺术。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以下几点:
一、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学生教育中,学生身心发展有着客观的规律,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其选择的教育内容、方式和途径也各有差异,这就要求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拔苗助长。同时,在教育中,由于学生家庭环境不一样,学生个体间也存在着差异,因此,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及对不同知识感受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材施教,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自身特点来进行教育。
二、提升自身修养。
教师的自身修养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美,给孩子创造美的环境,和孩子一起来分享、品味生活中的美;要增加自身的行为体验,可以带着孩子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增加自身的体验,在体验的积累中学习知识,从而逐步提升自身修养。
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教育修养,消除功利思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与理解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
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心得体会范文想查看更多相关信息,请上第一心得范文网。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