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高质量的事迹材料是可以让我们个人的能力被发现的,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激发我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下面是顺风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防疫先进事迹材料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防疫先进事迹材料篇1
有这样一位院长,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他依然在病房内从早到晚不停地处理各种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月18日上午10时58分,一个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线不懈抗争的白衣战士停止了心跳,他就是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刘智明。
走进刘智明生前的办公室,他的工作证和围巾还挂在墙上。许多同事直到现在依然不愿相信他已经离去的事实。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刘智明所在的武昌医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1月21日,刘智明去市里开会接到任务,要接收499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数仅次于金银潭医院。而武昌医院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完成院区改造和病人的转运。
不眠不休的三天,刘智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医院是综合性医院,短时间内按照传染病医院要求改建,难度极大。增加床位、调配医务人员、解决物资,每一件事都需要刘智明协调。
而此时的刘智明已经住进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结果显示,肺部严重感染,随后的核酸结果确诊为阳性。在icu里,刘智明的身份变了,可救死扶伤的使命和担当却没有放下。在病房里他不停地接打电话、回复微信,一会儿问病人收进来了没有,一会儿问院内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没有。同事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却说:“我是院长啊,我丢不下!”并让大家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复出院,再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刘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的护士长。丈夫感染后,她曾想过赶过去照顾病重的丈夫,然而,刘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里明白,妻子也在一线,把她留在岗位上,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生的希望。
2月14日,刘智明病情突然恶化,被转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进行抢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斯人已逝,在刘智明所带领的武昌医院收治的9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2024防疫先进事迹材料篇2
张恩泽,男,36岁,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双鸭山市公安局尖山分局富安派出所副所长。在农历新年到来之际,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疫情肆虐,他不怕危险主动请战;危难重重,他是防疫阵线上的排头兵,始终奋战在公安防疫工作第一线,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赤胆忠诚、无私无畏、勇于奉献,警服为战袍,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一、关键时刻显担当,危急时刻见本色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张恩泽同志主动放弃休息,他返岗之后,勇于带头签下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请战书。他主动作为,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他动员全体民警注意防护自己,戴好口罩、手套,耐心讲解防护疫情的安全知识。面对辖区面广的现状,他想到的还是要紧紧依靠群众,让群众参与到做好科学防控疫情,落实群防群治工作中,他经过细致思考,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安排所内民警分工协作,合理布置巡逻防控工作,排查高风险地区及外地归来人员,做到细致严谨,不许遗漏,要求自己及民警责任到辖区每一个居民。他勇挑重任、冲锋在前、不言辛苦、不分昼夜、连续作战,他知道防止疫情就是跟时间赛跑,多排查一处地点,百姓就少一分危险,他守牢守死每一个关键部位,为了维护辖区稳定而展现出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
二、严峻形势走基层,违法犯罪勇亮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强化疫情重点人员管理,他针对辖区居民疫情防控情况,做了大量工作,带领民警冒着凌冽的寒风,每天对辖区人员易聚集场所开展巡逻,挨家挨户了解居民近期往来去向,测量体温,人员检查,宣传疫情防控。由于辖区内老年人比较多,每次巡逻过程中,他都会特别关注老年居民,上门宣传各类防疫知识,他耐心解释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反复叮嘱他们没事不聚集、少出门、出门戴口罩、要勤洗手、多通风等等,做到细致入微。为了全面保障好居民的日常生活,他对辖区内所有的商超进行了规划,安排每个购物点设置疏导人员,让居民分批购物,防止居民大量聚集。疫情期间,他制定了“打、防、控”的巡逻方案,带领派出所民警张巡逻各类场所,查处并关停各类场所200余家。张贴横幅20余条。目前,辖区内除保障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店、药店外,所有人员聚集场所均已关停。
就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竟然还有少部分居民视生命安全为儿戏。2月4日中午,他在疫情防控排查工作中发现有人在馒头店内聚集打麻将,他带领民警迅速前往现场进行处置,屋内共有6人,空间较小,空气流通不好,病菌易传播。他向房主及参与人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对违法行为人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
现今,由于居民都“宅”在家里,网络世界成了人们交流的平台,但也有一些网民在网络上口无遮拦,肆意辱骂警察。2月6日,他接到上级命令,在他辖区内有一名网民在微信群中发表辱警等不当言论,通过调查,他迅速带领民警将该网民将之传唤到所内,经询问,该网民对在微信群发布的辱警等不当言论的行为供认不讳。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该网民对自己的行为也进行了深刻的检讨和悔悟,最后予以治安拘留十五日的处罚。
张恩泽同志一次次出警,一次次巡逻,辖区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充分理解公安民警的辛苦,辖区居民趁他们巡逻的时候,偶尔煮上一锅热腾腾的饺子送给他们,警民关系异常融洽。他说:“保一方百姓、守一方平安,这是我的责任,是我应该做的,百姓们安居乐业我们才能过的舒心,疫情来了我们也要抗争到底!”通过努力,他所在的辖区秩序平稳有序。
三、为国为家保平安,坚强后盾勇向前
疫情来势汹汹,时间刻不容缓。接到上级的返岗命令之后,他很愧疚地跟妻子、女儿说:“节前一个多月我都没怎么在家,我以为过年会轻松几天好好陪你们过年,去看看爸妈,结果赶上了疫情,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第一时间站出来,这个特殊时期,我必须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为难关头,公安不退,只有大家众志成城才能共抗疫情!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我必须回到我的岗位上,希望你们理解!”妻子理解他,只是说了一句:“注意安全,平安回来,我们不会给你们添乱!”,女儿很骄傲的说:“我以爸爸为荣!”。他带着妻子和女儿殷切的关怀投身到这种没有硝烟的战斗当中,他知道他的背后是一个坚强的后盾,是一个可以让他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
在疫情面前,张恩泽同志不畏艰险、挺身在前、逆行而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实承诺。战役还在继续,正是因为有像他这样坚守一线岗位“负重前行”的人,才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人民幸福安康!
2024防疫先进事迹材料篇3
疫情面前我先上,防疫战中显担当。在疫情防控期间,宋培秋校长冲锋在前,以高度使命感、责任感站好岗位,用扎实的工作展现教育人守土尽责的勇敢与担当,用坚毅与执着践行初心和使命。
做抗疫“明白人”
自新冠疫情以来,宋校长一直高度关注疫情防控有关的消息,时刻关注县疫情防控工作群的文件通知等,并仔细研读,迅速传达各项指令。按照上级指示,迅速收集汇总各种信息,按规定时间上报。面对每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他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每日体温检测的收集上报、核酸检测、重点人员摸排信息报送等工作宋校长都完成得井井有条。在学校全员核酸检测、每日核酸抽检中,宋校长对全校的核酸检测信息及时汇总上报,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重点人员摸排上,对全校71个教学班的摸排数据每日进行整理汇总,并逐一梳理数据,对学校涉教重点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当学校“放心人”
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宋校长严格领会学校疫情防控的工作精神,以更严的要求来完成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在值班值守中,宋校长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保证每个师生的安全。在上学放学期间看到有学生和家长不戴口罩的情况也会主动提醒,获得家长朋友们的认同。在工作中,他默默奉献,从未跟组织提过任何困难,一心一意做好手中的工作。每个假期,都坚守岗位职责,每日都做好应检尽检人员排查跟踪台账、师生外出健康管理台账和所有师生的核酸结果统计等工作,工作虽然繁琐,但宋校长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创一线“带头人”
宋校长不是一个喜欢高谈阔论的人,但面对疫情防控工作,宋校长却常常叮嘱教师们:“疫情防控无小事,我们要以低姿态、高标准、严要求去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核酸检测的现场、在消毒消杀的校园角落,总能看到宋校长的身影,他正是用真心与奉献守护着校园的平安。
在疫情面前,宋培秋校长正是用一件件事实谱写了一位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
2024防疫先进事迹材料篇4
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2018级一班陈科宇,他正根据住户的需求,在一丝不苟地挑选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他说:“参加这次志愿服务,主要是想为社区出一份力,为防疫奉献自己的力量。”
购物是一件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有的居民所需食材的名称写错了,与实际物品名称对不上,他会电话询问;有的时候又需要添加新的品种,他又协商添加......他尽自己所能做到精准为住户服务,不出差错。对于参加这次志愿活动他说:“累是当然的,但是劳动完会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2024防疫先进事迹材料篇5
____年,注定在历史上写下不凡的一页,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夺走了春节的热闹与喜庆,对病毒的不安,在防疫中隔离成了过新年的常态,但与此同时,有这样一批逆行者,他们毅然走出家门,用平凡的肩膀担负起不凡的艰难使命,用“身体”为群众搭建起了一堵防护墙,他们就是社区工作者,李晓中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年轻的“老社区人”
李晓中,男,__岁,中共党员,____年考入城西街道以来,先后在城西街道高溪社区、城西街道综治办、城西街道未来城社区、城西街道龙溪社区工作,常年的基层工作,让他练就了“轻松愉快地和居民群众打交道”的本领,他有时开玩笑说“我要把城西街道_个社区都服务到,老社区人了”。____年春节,李晓中正就职于未来城社区党政办,也正是在这时,他“遇到了湖北返凯重点人员”,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与同事并肩作战,化险为夷,为凯里新冠疫情防控迎来“春暖花开”。
一条通知匆匆返岗:“宝宝,跟爸爸说再见”
“全体干部立即到岗到位……”。时值大年初一,万家团圆的喜庆正浓,一条工作通知在城西工作群闪动,李晓中立马整理行装,告别他异地工作才见面_天的妻子,和一对牙牙学语的龙凤胎宝宝,踏上返岗行程。
“你放心去吧,爸妈和宝宝我会照顾好”,临行前,妻子不舍地抱着两个孩子送他上车。
“喂,您好,请问近期您和您的家人有湖北旅居史吗?”,一返回社区,李晓中就投入了全辖区地毯式摸排,这句话每隔一分钟便在李晓中的口中说出,社区电话排查人手紧缺,座机不够,他就用自己的手机,饿了,就与同事一起吃泡面,就在一次次询问,一次次排查,一次次解除警报中度过了春节“假期”。
“我们辖区有_户湖北返凯重点人员”
____年_月__日下午,在凯旋厂片区开展排查时,得知厂区内有_户湖北返凯人员,厂区的气氛惶恐凝重起来,李晓中压着紧张的情绪立即联系医护人员排查了解,并详细记录相关人员的基本信息。李晓中向他们宣传凯里相关防控政策,叮嘱他们做好每日体温监测,得知有一户湖北返凯人家没有体温计后,李晓中便立即跑往就近药店为其购买体温计,并送到他们手中,同时一再嘱咐他们做好居家隔离观察。
“爽约的爸爸”在坚守疫情防控线
____年_月__日这天是李晓中的一对龙凤胎宝宝的周岁生日,说好在晚上_点前赶回家陪伴孩子过生日的他,这次又“爽约”了,他说类似的“爽约”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看到爱心企业送来的水和方便面,看到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看到全体同事们顶着熊猫眼在各卡点、各小区奔走,他把对家人的愧疚藏在心中,用消瘦却坚实的肩膀,扛起一名党员干部、一名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在____年_月__日这天下午,他投入到动员凯旋厂_户湖北籍返凯人员到凯里市指定的集中隔离点隔离工作中。然而,动员工作并不顺利,有两户人家始终不同意前往集中隔离点,从下午四到晚上九点,电话里磨破嘴皮子也依然不见效的李晓中和同事们,陷入了不知所措中。
“大家跟我走”,街道党委书记周益民的一句话打破了凝固的空气,就这样,大家共同大踏步走向了“钉子户”,此时什么病毒、危险、防护服等统统抛在了脑后。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通过长达_个小时的思想工作,当日晚上__点终于将这_户人员全部安全送到凯里市集中隔离点。回到家中已近凌晨__点,孩子们都睡着了,但回想起能够顺利将_户人家送往集中隔离点,便也无遗憾了。
此后,在这_户人家中有_人被确诊。然而,正是通过前期一系列政策宣传、思想动员、隔离防护等工作,才避免了疫情蔓延,为辖区甚至为凯里市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
“强哥,还有菜没?今天需要点啥?”。____年_月,经过医疗部门多次鉴定之后,湖北返凯_户家庭中未确诊且达到居家隔离条件的回到了厂区居家隔离,隔离期间他们不能出门,吃饭购买居家用品成了难题,这时,李晓中又得忙碌起来,他每天除了通过电话微信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外,还了解他们的“吃饭”情况,只要他们“有求”,李晓中同志必定“有应”,直到疫情缓解。
疫情反复 责任不缓
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后,疫情防控宣传、重点来凯人员、重点场所排查及疫苗动员接种又成了日常工作,李晓中坚持一次次深夜入户排查,一次次解除“警报”,始终按照防疫工作要求,做到第一时间核实、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反馈,尽职尽责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____年_月,国内疫情多点爆发,此时,“警报”再次拉响。地毯式排查,挨家挨户走访又成了日常工作,“您好,请问您及您的家人都接种疫苗没?”这句话一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从_楼走到顶楼,又从顶楼下到_楼,不断的重复着就是为了能够摸清辖区人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并在其身体符合接种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动员接种,为建立好疫情防控屏障贡献自己的力量。几天奋斗下来,李晓中同志所负责的片区累计排查___户____人。
自疫情发生以来,李晓中走街串巷,逐个楼栋排查,挨家挨户宣传动员,累计共排查____余人次,跟踪监测重点对象___余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李晓中始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恪尽职守,将辖区居民群众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当疫情暂缓,看着久居家中终于出门踏青的人群,看着只能遥寄相思到团圆相聚的居民群众,从惶恐不安到回归正常的生活,深感欣慰,他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这一岗,我站好了”,他深知,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无数个和他一样的基层党员干部,携手并肩,给他力量!
2024防疫先进事迹材料篇6
于水平,男,1970年3月出生,民盟盟员,绥化肇东市嘉亿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肇东市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肇东市甜城义警协会会长。
于水平是一位地道的东北汉子,有着肇东人特有的硬汉性格,敢作敢为,敢为人先,越是艰险越向前。应对新冠肺炎上一线、义助病人做康复、抗洪抢险运物资,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到一次次危难时刻显身手的义举,再到与新冠肺炎的战“疫”,总能看到他一往无前的风姿和他身后坚定的甜城义警和爱心志愿者们!疫情无情人有情。2020年春节,本是举国同庆的日子,可新冠肺炎来了,于水平作为肇东市爱心志愿者协会、甜城义警协会会长快速做出反应,向肇东防控指挥部请战,带领志愿者们随时待命,愿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贡献一份力量。1月28日下午,在等待指挥部指令的同时,他紧急召集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为肇东抗击疫情献出一份力,筹集第一批防疫物资:口罩2000个,医用酒精100桶(10斤/桶)。次日早上,他就带领志愿者,分组将这些防疫物资送到了一线的民警和社区工作者手中。他表示,协会还在继续筹集物资,将陆续发放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他向团队发出了“带头加强防护、依法有序参与、加强正面宣传、助力排查治理,为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贡献更大力量”的倡议,作出了“疫情不灭,爱心不退”的庄严承诺。
近一段时间,于水平带领他的团队协助西园区东顺社区管辖的无物业的老旧小区、西园区兴顺社区管辖的粮食小区、教育大厦等小区200多个单元进行整体消毒;协助肇东市公安局、派出所、社区悬挂宣传条幅、安放废弃口罩垃圾收集箱,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提高大家安全意识,不造谣、不信谣,传播正能量;协助交警实施交通管制,每天带领30至40名志愿者参加协勤,分散到12个管制点,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配合市公安局管制车辆,一直到交通管制结束。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带领志愿者、义警冲锋到了第一线。病魔无情人有情。当一个偏远农村的普通农民家庭为年仅6岁的脑肿瘤患者求助无门的时候,于水平站了出来,他身后的团队跟了上来。2016年1月,肇东市尚家镇6岁男孩田璐嘉扁桃体切除手术后,又被发现脑部有肿瘤,手脚活动不协调需要康复治疗。钱从哪里来?医院怎么去?这个家庭一筹莫展。于水平和他的团队来了,“钱我们帮着筹一点,接送孩子去医院我们全包”,于水平率先捐出了1000元钱。三九严寒没有挡住志愿者的热情,58次往返接送理疗,小璐嘉神奇地肢体康复了,能够正常的行走玩耍了。孩子妈妈激动地拉着于水平说:“真的太感谢三哥你了,要是没有你,孩子到现在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于水平说:“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我已经把小璐嘉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只要孩子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就尽管来找我。”洪水无情人有情。宣化乡的干部群众永远也忘不了2017年8月2日这个日子,这是一个极端天气,仅一天时间当地的降雨量就达到了187毫米,有人说:“那雨下的,俩人离着一米远,互相都看不见。”宣化乡是肇东市的最低点,周边的雨水都向这里汇集。党委政府一边组织抢险,一边组织群众转移,极需人力物力。于水平站了出来,他身后的团队跟了上来,仅3天时间就募集到10余万元的抢险物资,80多位爱心志愿者冒雨把这些物资及时运送到了抗洪一线。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肇东社会各界人士和爱心企业募捐100多万元资金,有力支持了党委政府抗洪抢险,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这就是于水平和他的团队——爱心志愿者协会和甜城义警协会,他们用赤子之情和博爱之心不断点亮互助之火,传递志愿精神。
他们坚信:手拉手就能汇流成海,心连心就能筑起长城!
2024防疫先进事迹材料篇7
宋太东,健康管理学院20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二班学生,现担任健康管理学院的学生会主席。近日,宋太东同学带领学生会成员积极投身学校防疫一线,为学校防疫工作贡献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一名大学生,宋太东同学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尽己所能,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毅然决然的加入了学院的防疫志愿者队伍,他说:“只要学校需要我,我就不会停下脚步。”
2024年4月3日,太原市小店区陆续出现了本土病例。学校积极响应太原市防疫政策,立即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到目前为止,学校共进行两次核酸检测,一次抗原自测。核酸检测工作开展以来,他不怕苦,不怕累,积极配合学院领导和相关的工作人员。“请同学们有序排队,保持两米间距,提前拿出身份证”,他用洪亮的声音温馨提醒,并在检录工作完成后疏导学生有序离场,保证检测高效进行。他积极呼吁大家要勇于面对疫情,不要因为疫情乱了阵脚,同时,也希望同学们科学防疫,不信谣、不传谣,以科学的理念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共同面对。
2024防疫先进事迹材料篇8
我们来认识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人民医院的一位呼吸内科医生——张恩莉,疫情暴发后,她第一时间跟随贵州省援鄂医疗队进驻鄂州开展救治。她说,疫情面前,每一位医生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鄂州市中心医院,四岁的小敏和妈妈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年前,她们一家六口从广东回到鄂州老家过年,不幸全部感染新冠疫情。刚来时,小敏病情较重而且不愿吃药,治疗过程也不太配合。
针对小敏的情况,张恩莉和医疗组商议,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品种,还给小敏买了小画笔和纸张,让孩子画画,帮助她放松心情。在她和队友们的细心呵护下,小敏逐渐配合治疗,现在她和妈妈都已痊愈,等待出院。
作为第一批贵州省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从2月1日进驻鄂州市中心医院,张恩莉和战友们已经奋战了一个多月,作为呼吸内科的主治医生,查房、诊断、调整治疗方案,高峰期时,她每天要负责40多个病人。
2017年,张恩莉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时,曾跟随钟南山院士学习。新冠疫情疫情暴发后,看着自己昔日的老师、同事不断冲上前线,张恩莉也早就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看到新冠疫情中医治疗方案中提到了薏仁米,并不富裕的黔西南州特意捐赠了10吨薏仁米让医疗队员们带去湖北。截至目前,贵州省支援鄂州医疗队共治愈患者766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