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一份心得体会是督促我们不断进步的重要步骤,心得体会的创作方式和写经验总结的方式是类似的,下面是顺风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课程新标准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课程新标准心得体会篇1
4月27日早上,音乐组6位老师进行了钉钉线上教研活动,学习、研究新课标的内容,仔细解读党中央、国家教育部修订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新的教育教学大纲。大家一致认为:及时、深刻的学习新的艺术课程标准,对于广大的一线音乐老师来说意义重大。了解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修订原则”给我们一线的老师指明了方向。而“主要变化”这一块的阐述,则非常明确的指出了今后课堂教学中我们一线老师们要落实、细化的一些新举措。
在研讨中,蔡艳萍老师针对新课标中“优化课程内容结构”这一点,结合自己所任教的一年级学生学情,谈了谈自己的一些感想。在完成主题一致的教学内容时,大胆的采用跨学科整合教学非常有必要,特别是针对线上教学的网课,它的优势更加凸显。回想自己在教学歌曲《小小的船》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当时孩子们一看课题就马上兴奋起来,不自觉的就背起了课文,因为这是他们非常熟悉的语文课本上的课文。这时我就顺势让孩子们一齐背诵,激发兴趣。接下来提出了关于这篇课文的“朗诵节奏”问题,通过比较发现音乐的节奏美,对孩子音乐技能的培养和美育教育在悄然中就完成了。
王红政老师简明扼要的总结了新课标的优势: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更加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更加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总之,对音乐老师的艺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叶思佳老师从更高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的学习体会:通过对新课标的研读,我更加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和重点。特别注重把握在一二年级,兴趣和引导;三年级至五年级,深化兴趣,培养创造绿色作文网力,生活化的音乐关注与个性展现;六七年级,加强艺术实践,强化交流合作,增强文化自信;八九年级,拥有创编能力,对音乐现象可以生成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从本次的标准解读中可以了解到,未来的音乐学习,绝对不是简单的技能学习,音乐课程大致分成了欣赏,表现,创造,融合四类,而且还涉及了音乐与生活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例如音乐情绪变化的学习,演唱声部的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和音乐基础知识等。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也多次被提及,其中重点还是对音乐素养培养的涉及。未来音乐艺术的学习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兴趣学习,撇开他对孩子人生成长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说,其未来的趋势也指引着我们必须对音乐教育看重,其实这个是自中国古代教育中也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孔子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的就是一个人的修养从诗开始,完善于乐,其实美育是自古代孔子开始就有所提倡的。音乐老师任重而道远!
余伶俊老师则关注了下面这一点:新课标更要求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将更加细致的去贯彻落实。在肯定新课标更完善的指导性的同时,组里的其他俩位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赵海燕老师:2022音乐新课标主要针对五年制学校,对于六年制的学校有待于更加完善。
吴霄老师:1、低段一二年级的音乐教育从幼儿园主题性学习过渡,教材是也会作调整?书本中是否会有体现?2、与其他学科或者与生活的融合联系,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具体开展教学?
研讨活动结束时,老师们个个醍醐灌顶,同时也深刻的感觉到国家、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对艺术老师的高要求。这既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不断精进的动力。相信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我们一定会迎来美育教育的繁荣昌盛。
音乐课程新标准心得体会篇2
2022年5月7日上午,平顶山市小学音乐王雷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在主持人王雷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崔允漷教授讲授的“育时代新人,绘课程蓝图——《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解读。通过本次学习,我了解到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上的变革,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课程教育导向目标更明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人才基础。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贯彻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指引下,音乐教学中大力提倡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内容,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落实立德树人,体现国家意志,彻底改变了以往“以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单一的教学模式。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改变应试教育中音乐课出现的机械训练,教学枯燥、呆板的模式,新的音乐课标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思想性,体现育人为本。
其次,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体现了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和时代性,充分利用新技术的优势,探索数字化教材的建设,给我们提供了音乐作品在思想、音乐形象方面都是接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较强的参与、表现潜力,这些为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供的较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与学生产共鸣,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与同伴交流的习惯;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音乐、应用音乐的习惯。音乐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第三,科学研制学业质量标准,落实“双减”精神,让教与学更有章可循。新《课标》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科学制学业质量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很好地引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不仅为今后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了依据,更重要的是,让老师真正明白了怎么更好得进行教育教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读,只有准确领会内涵,认真贯彻执行,我们的教学才会更加有效,我们的教育才会更有品质。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音乐形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得去思考,让学生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
音乐课程新标准心得体会篇3
01
重视视唱
在“2022版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中,我们欣喜的看到:“在教学质量评价中,除了音乐鉴赏、参加艺术类演出以外,有一项要求被单独提了出来:要熟悉乐谱,能视唱。从学生的一年级开始,这项要求就放在了学业质量描述当中。从第一学段的“认识简单节奏谱和常用音乐符号,模唱简单旋律”,到第四学段的“熟悉常见的音乐符号和术语,识谱、记谱比较流畅和准确”,可见视唱对培养音乐素养的重要性”。我们从音乐本体角度,无论任何音乐作品,识谱的问题,犹如一个孩子学习母语时的“识字”问题,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音乐的识谱正如识字的笔画等要求,是一定要掌握的。
02
改革教学方法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改革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重要。要教好学就必须在教学中用科学、灵活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学重点怎么突破,教学难点怎么解决都需要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帮助。
我们必须适应形势,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用最优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人格素质。
03
注重能力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所设教学目的不再是如何让学生更容易学会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将教学重心从“教”转变为“学”。
04
提升素养
基于新课标的实施,我们的目标是关注素养,不只是关注知识点。素养目标不是靠上一节课、也不是靠听就能听出来的,要强化学科实践,自己去尝试去感受的过程。还有要推进综合学习、跨学科学习,做“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即要落实因人导学等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实施教学的时候要提前预设看看能提升学生哪方面素养,需要学生做什么,怎样的学习效果最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家庭、学校、社会混合学习,达到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的效果。
课程标准可以说是一根“指挥棒”,只有理解了,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2022版新标准的修订,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能够看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教育方针,国家都在不断地加强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之于孩子,不仅是个体与家庭的选择,更是国家教育和发展层面的战略!
音乐课程新标准心得体会篇4
?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指出:艺术课程所培养的艺术能力,不仅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门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大家通过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对课程的目标,课程的性质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
一、要有感知与体验的能力
艺术课中的体验学习,就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特定的游戏中,增强他们对艺术学习的兴趣,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逐步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跨越,转换等多种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人全面的发展。
二、增强课程中的互动体验活动
音乐课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方式:一通过活动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设体验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尽可能的多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探索性的能够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活动,在教学中体现出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娱乐性。
三、以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关注艺术与生活,自然,社会等关联,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充分的融合姊妹艺术。在课堂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促进音乐与姊妹艺术其他学科的联系和融合。引导学生关注各类艺术活动,积极参加舞蹈,曲艺等节目的排演。
四、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音乐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声音和音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探究愿望,关注更多的声音和音乐相关的现象,体会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对声音和音乐的探究。
这次新课标的学习,每位教师对学科本质与教学把握有了更深的体会。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对艺术能力得到提升,让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创造获得基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音乐课程新标准心得体会篇5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5月7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组长崔允漷在启动会上做了主旨报告《育时代新人绘课程蓝图——义务教育新课程解读》。
这次讲座主要跟大家分享四方面内容:课程修订的重要性、课程方案主要内容、课程标准四大突破、新教学与新评价的建构。课程修订就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描绘育人蓝图。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18岁前看一辈子的素养。教育目的就是想得到的美丽、课程标准是看得到的风景、教学目标就是走得到的景点。人是需要一步一步“树”起来的。
此次的课程标准有四大突破——核心素养、学业质量、内容结构化、育人方式。结合艺术课程标准我们要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
1、坚持以美育人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重视艺术体验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强调艺术课程的实践导向,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3、突出课程综合
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音乐课程新标准心得体会篇6
从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审美、创新、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学生为主体、自主性学习、音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是教学新模式的目标,更加贴近基层,尤其是教学的出发理念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变化,更加突出了实用性,使基层音乐教师又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通过新课标的培训,我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下面是我对新课标的一些理解。
1、学会利用课程资源,以情传知,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将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艺术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它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音乐教学多为感知教材,感受美的内涵以达到鉴赏美的目的。而设计的范筹是主要的新课的教法,唱又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体会形象美,表现形象美的关键。为了能够很好地感染教育学生,教学中,我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演唱表现音乐作品,让他们自己讨论设计表演作品,在参与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个性爱好,扬长避短,并适时选用乐器,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情绪,帮助学生掌握节奏,音高,丰富演唱效果,从而达到鉴赏美的目的。
2、加强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领悟音乐美
综合技能训练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教材内容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使教师了解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责任感。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示范法、指导法去学习,体会,让学生充分领悟、感受音乐美的所在。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再以学生是否知道这道题的答案来衡量学生的会与否,以知道一首歌是怎么唱的来衡量一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否,更何况音乐、美术等这些学科并不追求“标准答案”或唯一答案。我觉得教学的任务不仅是教,更是为了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自己去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
3、由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注重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是一种精神交流活动。作为音乐教师,课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将他们带入美的旋律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音乐知识,所以音乐课又被认为是技术学习课,因此在音乐课中过多的强调了学习技能、技巧,以致学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热情和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巧妙地将学生与音乐拉近,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逐渐地喜欢音乐。
4、角色的转换
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是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合作者。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改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合作,努力创设民主、轻松、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
音乐课程新标准心得体会篇7
通过学习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我受益匪浅,体会颇多。
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课程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大的冲击,也真正体验到了有滋有味的音乐课堂。 解读了《音乐课程标准》我认识到改革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重要。要教好学就必须在教学中用科学、灵活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学重点怎么突破,教学难点怎么解决都需要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帮助。一节课中怎样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怎样把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怎样让学生享受情感审美,这还得靠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帮助。不论从事哪一科的教学工作,我们的专业基本功都要胜任你所教的专业,要本着学习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但是,专业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短期的训练就能达到,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勤奋练习才能在不自觉中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在唱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审美,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自由的感情流露,这是学习唱歌的最基本灵魂!这样一来,师生同乐的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既学到了应学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又使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从兴趣入手,保持学生的积极心态
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培养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要建立在学生对音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上。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闪光点”并在学习活动中予以放大,把握好了,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一课的教学,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加入了拍手,吹口哨等有益的方式;《哈里啰》学生边唱边跳,既感受到音乐的活力,又充分的理解了音乐。
二、改变学习方式,增进互动交流
在音乐新课程中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音乐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教师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互动教学活动将不断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欣赏课的教学,改变原来单一欣赏一首曲子的方式,采取对比欣赏,如民乐《丰收锣鼓》与西洋乐《快乐的农夫》,这两首曲子都围绕同一个主题,但是各具特色,放在一起对比欣赏其氛围、节奏、表现方式等,唱一唱主题旋律,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中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教给学生唱一首歌,欣赏一首乐曲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作品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欣赏中,心灵受到滋润。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分析它的情感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动作和表情能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的理解和准备,课堂上要善于启发和引导,与学生一起通过深挖掘、细处理,把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揭示出来,在老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中,在抑扬顿挫的演唱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音像结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电教媒体图文并茂,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枯燥的音乐知识趣味化,给学生提供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刺激,合理利用电教媒体就能把音乐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大大激活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审美体验被推向高潮,为音乐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同学们在中小学时代学习到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又具有多才多艺的高雅素质,我们试想一下,当你看到我们的学生数年后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成绩时,做为他们的老师高兴而愉悦的心情是他人不会理解的。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而正是有挑战才会有提高。
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相信我们会伴随着新课程一同成长,和学生一起感受美丽的音乐人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并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新课标成为自己教学的风向标,让自己的音乐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